好意施惠能否要求返还 好意施惠能否要求返还彩礼

更新时间:2022-11-24 13:01:11作者:佚名

好意施惠能否要求返还 好意施惠能否要求返还彩礼

1、施惠者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下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

施惠者在主观故意的情形下应承担全部责任,在重大过失下根据过失程度及案件实际情况决定责任承担的大小。

2、施惠者为一般过失或双方均无过错时,由受惠者自负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人们认识到风险,也自愿承担这些风险。当个人单独从事危险活动时,由自己承担风险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如果与他人共同从事危险运动时,风险由谁承担?如果受惠者的风险责任由施惠者承担,那么,施惠者的风险应该由谁承担?车主要承担包括乘车风险在内的诸多风险,但是,作为好意同乘者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就享受了像车主那样的便利与快捷,而且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与责任,对两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法律是调整不同群体利益冲突的技术和方法,法律的公平与公正是相对的;当利益冲突无法协调时,法律的价值倾向是保护多数人利益、牺牲少数人利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做好事还要承担责任,与人们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相违背。

3、好意施惠者不能因先前的“好意”减轻责任。

有观点认为,依社会公平观念,施惠人无偿施惠而有侵权行为时,类似于无偿契约,故其责任应相对减轻;也有观点认为,对人的生命健康权的注意义务,不能因好意施惠而为减轻,仅将其限定于故意和重大过错。第一种意见显然混淆了好意施惠行为与后续的侵权行为。好意施惠行为中施惠人的“好意”仅限于施惠行为时的主观状态,正因为施惠人仅仅是出于“好意”这一主观情谊要素,使该行为因欠缺法律行为意思表示要素而得到特殊介定,此时,施惠行为本身不受法律调整。当“好意”通过施惠行为得到实现后,我们不能再以“好意”来重复评价其后造成的侵权行为。侵权责任要考虑的是侵权者在实施侵权行为时的主观过错对侵害结果的影响,而行为人的“好意”与行为人的“善意,注意义务”是两个不同的主观范畴,谈到行为性质时,考虑的是“好意” ,谈到侵权责任时考虑的是“善意,注意义务”,因此,好意施惠人的侵权责任不能因先前行为的“好意”而减轻。

综合上面所说的,好意施惠双方是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从而也是为了帮助他人,但这种情况如果发生了事故,造成了他人的受伤,那对于好意施惠的一方就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案件的情况不大,从而也会结合好意施惠的条款来进行考虑减轻刑法。

本文标签: 好意施惠能否要求返还  

为您推荐

刑法关于持有伪造的发票罪法定量刑档次

明知是伪造的发票而持有,数量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2023-01-31 11:01

有关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的刑事立案标准是怎样规定

《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量刑标准有所调整。基础刑由五年变为三年,新增“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量刑规定。详细内容如下:《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

2023-01-31 11:01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构成要素有哪些

拒绝提供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客体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机关的正常活动;3、主观上是直接故意;4、客观方面表现为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

2023-01-31 11:01

偷盗国有财产2020元怎么判(偷盗国有财产2020元怎么判定)

1、按照刑法264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人民法院会在法定原则内,根据案件的事实结合自身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罪与罚相适应的判决。司法

2023-01-31 11:01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成立犯罪该怎样判罚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2023-01-31 11:01

车船税应该怎么去交,车船税怎么交税

1、全程的大部分的汽车的车船税每年可以减少大概60元,而且计算费用是按年进行申报,然后根据每个月的使用情况进行计算,一次性缴清,也就是说车主不用像以前一样每个月去交一次费用,2、可以节省一定时间,对于

2023-01-31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