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年的故事 民间关于小年的传说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6-14 09:20:06作者:佚名

关于小年的故事 民间关于小年的传说有哪些

1、传说一:小年为什么祭灶?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2、传说二:小年为什么吃灶糖?

传说,北宋时期的宰相吕蒙正从小家境贫穷、四处流浪。后来,他和母亲栖身于彰德府东北永和县境内的一座寺院内,即现在的安阳县曹马村洪元寺。寺内的长老,满腹经纶,且有一手做风味小吃的绝技——制作芝麻糖。

吕蒙正虽一贫如洗,但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所以深得长老器重。长老不仅每天教他读书识字、吟诗作赋,还常赏些芝麻糖让他母子品尝。公元976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灶”这日,人们都在忙着送灶王爷上天。吕蒙正见百姓用食物供奉灶王爷,而他没有东西可供奉灶王爷,便用寺院里的芝麻糖粘到灶王爷画上。

待灶王爷返回天宫,大帝询问时,他欲说但张不开口,只是一味点头。玉皇大帝以为“灶火之神”连连称赞吕蒙正人品,于是就颁旨降福,赐官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果然居天下数百名举子之冠,考中状元。

为报答长老教育接济之恩,他扩修寺院,并拨黄米、小麦各500担,芝麻100担,让长老广授芝麻糖制作技艺,作为当地百姓谋生之本。以后,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日,百姓也纷纷效仿吕蒙正用芝麻糖供奉“灶火之神”,祈求玉皇大帝降瑞赐福。这样,世代沿袭,流传至今。

3、传说三:小年为什么吃饺子?

饺子古代叫“娇耳”,民间有一个传说,说的是东汉末年,灾害严重,很多人患病,很多人患烂耳朵病。名医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看见瘟疫流行,于是他在冬至那天,找一块空地,搭起医棚,架起大锅,给人们舍药治病,救活了很多穷人。

张仲景的药叫“祛寒娇耳汤”,做法是:用羊肉、辣椒以及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炖,炖好后,把它们捞起来,剁碎,再用面皮作成耳朵一样的东西,下锅煮好后,分给病人吃。人们叫这种东西为“娇耳”。人们吃下娇耳,再喝下一碗汤,便两耳发热热血沸腾,不久烂耳朵病就好了。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

小年也是过年的开端,过去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甚至是整个正月都是年。过去,农民只有到了隆冬数九的日子才能休息,这也正体现了年节的调节作用。那过年了就自然也要吃饺子,顺理成章就成了流传已久的习俗。

本文标签: 关于小年的故事  

为您推荐

启示是什么意思 词语启示是什么意思

1、启示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ǐ shì,意思指看完某种事物后,又有了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2、在合成词“启示”中,“启”表示意义并不相同。“启示”的“启”义为开导启发,“示”也表示同样的意义。“示”本指把东西给人看。由让

2023-01-31 10:04

状语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状语

1、状语(adverbial,简称adv.)是句子的一个重要修饰成分,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词进行修饰、限制。2、在不同的语言中“状语”有不

2023-01-31 07:04

计算机应用都学什么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什么

1、计算机应用技术学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基础、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SQL、数据结构和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工程经济、高级语言汇编、VB. net程序设计、多媒体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与网站

2023-01-31 07:04

白龙马被如来封为什么 白龙马的称号是什么

1、《西游记》里的白龙马取经归来,被如来佛祖封为“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白龙马是名著小说《西游记》中的角色。2、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敖烈,因纵火烧了玉帝赏赐的夜明珠,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后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

2023-01-31 07:04

灼灼其华暗喻什么 关于灼灼其华的意思介绍

1、灼灼其华暗喻女子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是贺新娘诗《桃夭》中的一句,诗人看到了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从而联想到了新娘的年轻貌美。该诗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片断。 2、原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

2023-01-30 22:06

非牛顿流体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非牛顿流体

1、非牛顿流体,是指不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的流体,即其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的流体。非牛顿流体广泛存在于生活、生产和大自然之中。2、绝大多数生物流体都属于所定义的非牛顿流体。人身上血液、淋巴液、囊液等多种体液

2023-01-30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