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劳动者怎么解决工伤纠纷?(劳动纠纷和工伤纠纷)

更新时间:2022-11-29 13:01:53作者:智慧百科

劳动者怎么解决工伤纠纷?(劳动纠纷和工伤纠纷)

一、劳动者怎么解决工伤纠纷?

1、工伤保险赔付行政诉讼。以社保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在经过行政复议后,对行政复议还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2、工伤赔偿劳动仲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3、工伤赔偿民事诉讼。以用人单位为被告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4、申请伤残等级鉴定。向地市级社保局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聘请医学专家进行鉴定。

5、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向地市级社保局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聘请医学专家进行复查鉴定。

二、工伤认定的程序是什么?

1、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该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工伤认定报告出来,工伤职工治疗结束出院后,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取得鉴定报告;

3、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协商工伤赔偿,如果无法达成一致赔偿意见,工伤职工可以向事故发生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工伤赔偿;

4、双方提供证据,经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后,按裁决书执行;

5、如果用人单位不执行裁决书的工伤赔偿,工伤职工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活动工伤赔偿。

三、工伤可以获得哪些赔偿?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造成死亡的赔偿: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4、假如属于依照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则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承担支付全部费用。

5、员工在认定工伤并且鉴定好伤残等级以后,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在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两个程序分别是工伤认定程序和劳动能力伤残鉴定程序,因为最终工伤赔偿的数额都是根据这两个程序的结果来确定的,所以如劳动者在遭受工伤之后一定要及时的申请,发生纠纷的也需要及时的处理。

为您推荐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既遂怎么处罚量刑

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任何人不能为了谋取私利泄露国家的秘密,否则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因为工作疏忽泄露了国家的秘密,虽然不是存在故意的行为,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2022-11-30 07:02

个人拒绝参保单位有权辞退吗?

个人拒绝参保单位无权辞退,但如果员工拒绝参加社保的同时,存在违法违纪、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情形的,用人单位有权辞退劳动者,并且在和有上述行为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时候,也无需向其支付赔偿金。

2022-11-30 07:02

用人单位提前一个月辞退不需要赔偿吗?

用人单位提前一个月辞退还需要赔偿,但不需要支付一个月的代通知金,如果劳动者存在严重失职、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等情形,用人单位也可以不支付赔偿金,除此之外,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都需要支付赔偿金。

2022-11-30 07:02

提起公诉后法院对重婚的判处需要多长时候

正常情况下是两个月,法院会在受理了检察院公诉意见书以后的两个月之内宣判,一般最迟也不会超过三个月,不过,如果重婚案件中有受害人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经法定程序,审理期限也有可能会向后延长三个月。

2022-11-30 07:02

可以单方辞退员工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在员工不符合公司录用条件、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者有其他重大过错的情形下能单方面辞退员工,公司应该在辞退员工时出具辞退通知书,如果员工认为公司的辞退决定是违法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022-11-30 07:02

员工怀孕期间保胎多少的工资(员工保胎期间有工资吗)

保胎假期间的工资可以直接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发放,但各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都不一样,而且,怀孕的女职工向用人单位请保胎假的话需要提供医院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法律没有规定过只要怀孕就能随便请保胎假。

2022-11-30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