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什么是代位执行(代位执行程序)

更新时间:2022-11-07 19:01:45作者:佚名

什么是代位执行(代位执行程序)

什么是代位执行?小编相信很多人都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但是代位执行也是很重要的,说不定哪天就会用到它,本文就为大家整理了代位执行的相关内容,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了解。

代位执行是指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案外的第三人享有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对该第三人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中没有代位执行方面的立法,只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0条规定:“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通知该第三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该第三人对债务没有异议但又不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内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此规定涉及代位执行的原则性规定,较笼统,缺乏操作性。1998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对“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执行”加以具体规定,增强了操作性。

在执行实践中,当被执行人不能履行债务时,执行被执行人到期债权,无疑是解决执行难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由于代位执行省略了诉讼程序而直接进入执行程序,且限制条件颇多,适用时大家对有些问题认识不一,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惑和困难,这也是目前很少适用代位执行的原因之一。要想使代位执行制度得以广泛适用,必须澄清认识上差异。

代位执行的依据

1、执行依据

执行必须具有一定的执行依据,这是依法执行的前提。

2、法律

申请执行人申请对被执行人进行强制执行,其所依据的是生效的法律文书。在代位执行中,生效法律文书对第三人没有法律拘束力,那么对第三人进行执行的执行依据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代位执行的理论依据存在缺陷,违背了判决效力相对性原则,况且代位执行没有法定执行依据,剥夺了第三人的诉讼权等救济权。多数人认为执行依据应该是人民法院针对第三人对履行通知书无异议又不履行的情形而制作的民事裁定书。执行裁定书,既有效发挥了执行效力的扩张性的原理,又充分保障了第三人的异议权,是代位执行强有力的执行依据。

3、执行裁定书

具备法律文书的功能。相关法律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作了阐述,“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对第三人的执行裁定书就具有特定的执行内容,况且该裁定书送达第三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符合解释的精神。根据最高院“对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执行”的规定,第三人在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指定的期限内未向人民法院履行,人民法院对其作出强制执行的裁定,应当向其发出执行通知书,按一般执行程序予以执行。从这两方面规定可看出,对第三人的执行裁定具有确定性和强制性,应按一般执行文书的程序执行,因此,执行裁定书作为执行依据是有法律根据的。

4、保障第三人权益

代位执行设定了严格的适用条件,既要求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有的债权已到期,又赋予第三人15天的异议期,况且法院原则上不对第三人的异议进行实质审查,对第三人作出强制执行的裁定后,应当直接送达给第三人,在第三人未按裁定书履行的情况下,向其发送执行通知书,按一般执行程序执行,所有这些条件的规定,足以保护第三人的救济权。

代位执行的性质

由于司法解释只对代位执行作了简单的规定,所以对代位执行的性质有不同的认识。代位执行只是一种

1、法庭审理

执行方法。持“继续执行制度”观点的人将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扩大解释到被执行人到期债权,是缺乏法律依据的。因为财产一般仅指财产所有权的有形标的物,不包括权利,因为债权是有风险的。

2、法律规定

在案件未执完毕前,被执行人应当继续履行,申请执行人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可随时提出执行请求。其目的在于发动申请执行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把赋予申请执行人的继续申请执行请求权等同于代位执行。同时,代位执行也不是协助执行制度。协助执行是法律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规定的义务,与生效法律文书对被执行人确定的义务有质的区别,协助执行人协助执行是履行其法定义务,而不是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代位执行就是对第三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而不是要求协助执行。

因此,代位执行不属协助执行制度。代位执行是在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履行法律义务时对被执行人享有的债权所采取的一种执行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执行,即实现申请执行人的债权,而不是为了保全债权。代位执行与民事诉讼法中设立的如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代位执行并非能普遍适用于各种执行程序,只能适用于被执行人享有债权的情形。

本文标签: 什么是代位执行  

为您推荐

劳动合同变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进行。变更劳动合同后,原条款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但原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仍然有效。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时,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

2022-11-08 07:02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时效规定有哪些?

对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时起24小时内办理立案或不予立案手续。决定立案的,应填写“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交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审批。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

2022-11-08 07:02

不定期劳动合同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长期在一个单位或部门工作。这种合同适用于工作保密性强、技术复杂、工作又需要保持人员稳定的岗位。缺点:容易导致用人单位对一些低技能、岗位专业性不强的劳动者采取到

2022-11-08 07:02

病假解除劳动合同的怎么补偿 病假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如果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

2022-11-08 07:02

保密协议范本,简单保密协议范本

1、甲乙双方身份信息。2、机密信息。3、保密义务。4、本协议书之效力、权利归属。5、其它约定。6、违约责任。7、争议处理及其它。8、双方签字。

2022-11-08 07:02

交通事故赔偿义务人的种类有哪些?

机动车所有人为赔偿义务人;挂靠车辆的赔偿义务人;车辆买卖未过户情形下的赔偿义务人;分期付款购买车辆的赔偿义务人;租、借车事故中的赔偿义务人;被盗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或盗开他人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的赔偿义

2022-11-08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