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春季养生五要诀(老年人春季养生原则)

更新时间:2022-10-20 15:31:07作者:智慧百科

老人春季养生五要诀(老年人春季养生原则)

养生,首先是养德

古代学者就曾提出“仁者寿”的养生理论。在道德修养与健康养生的关系方面,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和养生家都把养性和养德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就强调:“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不自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在经也。”“百行固备,虽绝药饵,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新要领其中之一就是提倡要把首先修养纳入健康的范畴。因为健康既涉及体能方面,又涉及人的精神方面,将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强调了健康的人,或者希望自己健康的人,要注意自身道德的修养。善良的品行、淡泊的心境,才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心理平衡,健康长寿。

其二是养神

心藏神,为一身之主。《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所以保养心神是养生之要义。要保养心神,首先要重视七情的调节,勿使太过,才能使全身的阴阳得以平衡,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境界。这是养生防病的大前提。中医强调七情内伤是疾病主要病因之一,如过怒则伤肝,情志失节,心情失畅,恼怒与精神紧张,都足以伤肝,可出现肝阳过亢的高血压。肝阳过亢的继续发展,则可以化风、化火而出现中风症候(脑血管意外)。忧思劳倦伤脾或劳心过度伤心,心脾受损,久则可导致痰浊上扰,抑或心脾失养气血失畅而冠心病遂生。

其三是珍惜精气,节制色欲

《内经》早就指出“醉以入房”的弊端。历代医家也反复强调保养肾精的重要性,如元代朱丹溪的《格致余论》就专门为此撰写了《色欲箴》。肾藏精,为先天之本。精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高级精微物质,肾气充足,精充则体健寿长,肾气亏虚,精耗则体衰而不能尽其天年。倘不知爱惜,那么尽管有很好的营养和优越的生活环境,也不能健康长寿。历代帝王的寿命史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据说清代乾隆皇帝之所以长寿(89岁),全靠御医教他“远房闱,习武备”之故。如果只讲习武,不注意保精,长寿也是不可能的。

其四是保护脾胃,饮食有节

肥甘厚味常为致病之源,过饥过饱易伤脾胃之气。脾胃一伤,则诸病丛生。元代李东垣着脾胃论》,论述至为深刻。中医素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一说,因此必须注意饮食有节,保护脾胃之气。即便有病,亦宜以食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总以不妨脏腑为贵。所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许多高龄老人的饮食习惯证明,饮食清淡适时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防治冠心病十分强调少食高胆固醇食物,以免引起动脉硬化,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不能机械看待。有些人虽然尽量少食或不食这一类食物,但胆固醇仍然很高,这就要靠体育锻炼来帮助解决问题了。

其五是重视运动,勿使过度

提倡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从而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在我国是古已有之。汉代华佗在论五禽戏时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虽说“生命在于运动”,但“不当使极”很重要,要是句带关键性的话,对体弱者来说,尤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运动的种类很多,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可分外功与内功两大类型。体操、跑步外加拳术之类,比较使用外劲的运动属外功,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之类属内功。若以强壮身体为目的,则内功、外功均可;如从养生角度来考虑,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则以内功为好。

本文标签: 老人春季养生五要诀  

为您推荐

人为什么会失眠?最易导致失眠的十大职业人群

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有个好的睡眠,才有一天好的精神。然而对于失眠的人来说,睡眠成为他们的奢侈品,尤其是有一些职业

2022-12-22 03:31

加班病你有吗?六招赶走加班病解除疲劳

最近经常与加班相伴,毫无私人休息时间,神经时刻处在紧张状态,经常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足、无法集中精力的状况,甚至连免疫力都急速下降

2022-12-22 03:31

癌症与职业有关?哪些职业是癌症高危人群

如今,职业病已经成为了一个困扰我们的事情,殊不知,癌症也是职业病之一,有一些职业会和一些癌症对号固定挂钩,来看看你是不是患癌症的高

2022-12-22 03:31

工作犯困双腿胀痛怎么办?7招有效摆脱职业病

工作好累、工作好困,一到工作时候就眼睛酸痛、犯困、胸闷,你是不是也这样呢?工作疲惫是正常的,其实一些很小的动作就可以帮助你缓解工作

2022-12-22 03:31

职业枯竭症来袭怎么办?应及时充电学会倾诉

感觉到职业枯竭的人应该及时充电,靠更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提高自身实力。这样不仅自己心里有底气,用人单位也会重视,甚至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主动找到你。

2022-12-22 03:31

自行车运动员相继确诊睾丸癌,巧合还是必然?

相比之下,睾丸癌的发病与人种、激素水平和年龄等存在比较确切的相关性。从年龄分布看,睾丸癌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从人种不同来看,欧美白人男性是睾丸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2022-12-22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