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眼睛干涩 减轻电脑辐射伤害眼睛的妙招

更新时间:2022-10-26 15:30:54作者:智慧百科

上班族眼睛干涩 减轻电脑辐射伤害眼睛的妙招

眼睛的健康舒适这是大家想要的,因为上班族都有这样的困惑,一直看着电脑,眼睛会出现干涩难受,干痒等问题,这对眼睛的伤害是很大的,大家应该注意预防,对自己的眼睛做好对应的护理才是关键。电脑含有强大的辐射,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不仅暗黄粗糙,身体素质也会变差,眼睛的伤害也是非常的大。接下来大家就和一起看看,应该怎么保护我们的眼睛吧。

上班族眼睛干涩 减轻电脑辐射伤害眼睛的妙招

减轻电脑辐射伤害的妙招

1、给眼睛也“喝杯茶”

将柔软的毛巾浸入浓浓的绿茶中,10分钟后,用毛巾敷在双眼处15分钟,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就会被眼部吸收,你会发现,眼疲劳消除,在紧张的状态下,保持最佳自然地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敷眼用的浓茶一定要凉凉的,这样才能为双眼带来清凉感。

上班族眼睛干涩 减轻电脑辐射伤害眼睛的妙招

2、眼睛最喜欢“钢琴手”

摩擦掌心, 直到生热。接下来,全身放松、闭上双眼,用手掌捂住眼睛,将掌心的热量传递给双眼。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中需保持深呼吸的状态,每天反复此动作10分钟,就能有效避免电脑辐射给眼睛带来的眼球水肿、怕光等现象。

上班族眼睛干涩 减轻电脑辐射伤害眼睛的妙招

3、帮眼睛做运动

每天有意识地眨眼300下,并且采取快慢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说,先慢慢眨眼50次,再快眨眼50次,如此轮换,可以促进泪腺的活动,避免干眼症的发生,让你即使工作一天,双眼也能处于舒适的状态。

上班族眼睛干涩 减轻电脑辐射伤害眼睛的妙招

4、用精油隔离辐射

香熏精油也是防电脑辐射的好方法,而茶树精油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帮手,其中的松油精、柠檬油精、桉油酚、茴香素,具有很强的杀菌、消炎作用,可在眼部形成隔离保护层,降低辐射对于双眼的侵害。具体方法是:在睡前使用香熏灯,滴入3滴茶树精油,让精油分子通过空气进入双眼,产生保护作用。

另外,也可以在做眼保健操时,在食指滴1滴茶树精油,通过食指对眼部穴位的刺激,为眼部带来最佳的隔离辐射效果。

上班族眼睛干涩 减轻电脑辐射伤害眼睛的妙招

5、选择防辐射镜片

现如今,有一种知性而漂亮的防辐射眼镜,它的镜片采用高科技真空离子镀膜精制而成,可以100%阻断电脑辐射,其中所含有的抗辐射物质,能有效消除眼部因电脑辐射产生的干涩、疲倦、怕光、视力下降等状况。此外,它具有的吸光功能,让白领在电脑前工作一整日,依然能保持视线清晰,头脑清醒的状态,让工作变成享受。

上班族眼睛干涩 减轻电脑辐射伤害眼睛的妙招

6、调整好屏幕的亮度

使用电脑时,要调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来说,屏幕亮度越大,电磁辐射越强,反之越小。不过,也不能调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响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劳。还要注意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离屏幕越近,人体所受的电磁辐射越大,因此较好的是距屏幕半米以外。

以上这些就是小和大家总结的几点,想要改善眼睛的难受问题,大家在平时应该多注意好好的保护,多吃一些护眼的食物,也是环节眼睛疲劳的一种方法。平时大家应该养成健康的护眼习惯,做好预防。平时大家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做下眼保健操,舒缓眼睛压力。这些都是很不错的护眼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做好预防,为自己的健康做好预防哦。

为您推荐

人为什么会失眠?最易导致失眠的十大职业人群

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有个好的睡眠,才有一天好的精神。然而对于失眠的人来说,睡眠成为他们的奢侈品,尤其是有一些职业

2022-12-22 03:31

加班病你有吗?六招赶走加班病解除疲劳

最近经常与加班相伴,毫无私人休息时间,神经时刻处在紧张状态,经常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足、无法集中精力的状况,甚至连免疫力都急速下降

2022-12-22 03:31

癌症与职业有关?哪些职业是癌症高危人群

如今,职业病已经成为了一个困扰我们的事情,殊不知,癌症也是职业病之一,有一些职业会和一些癌症对号固定挂钩,来看看你是不是患癌症的高

2022-12-22 03:31

工作犯困双腿胀痛怎么办?7招有效摆脱职业病

工作好累、工作好困,一到工作时候就眼睛酸痛、犯困、胸闷,你是不是也这样呢?工作疲惫是正常的,其实一些很小的动作就可以帮助你缓解工作

2022-12-22 03:31

职业枯竭症来袭怎么办?应及时充电学会倾诉

感觉到职业枯竭的人应该及时充电,靠更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提高自身实力。这样不仅自己心里有底气,用人单位也会重视,甚至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主动找到你。

2022-12-22 03:31

自行车运动员相继确诊睾丸癌,巧合还是必然?

相比之下,睾丸癌的发病与人种、激素水平和年龄等存在比较确切的相关性。从年龄分布看,睾丸癌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从人种不同来看,欧美白人男性是睾丸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2022-12-22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