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前的征兆 有这征兆表明孩子要出生了

更新时间:2022-11-20 19:31:03作者:智慧百科

生孩子前的征兆 有这征兆表明孩子要出生了

生孩子前的征兆对于准妈妈而言是必须要了解的,这样在孩子快要出生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生孩子的注意事项有很多,而且产后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生完孩子的注意事项又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这征兆表明孩子要出生了

临产征兆一:规律性宫缩

出现规律,并且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的宫缩,一般开始的时候应该在20-30分钟后来逐渐变短,变为5-6分钟左右,那么就要及时赶往医院了。

宫缩的阵痛不是肚子痛,而是子宫收缩引起的。如果准妈妈这个时候用手来抚摸肚子,可以感觉到腹部变得很硬。

临产征兆二:见红

一般在分娩前24-48小时,子宫颈口开始轻微扩张,使附件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会破裂,少量血经阴道与宫颈管内的黏液相混而排出,这种阴道流出的血性分泌物便是我们俗称的“见红”。

见红其实是即将分泌的可靠征兆,不过不同的人见红之后进入产程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一般初产妇的产程较长,一般要11-12小时。

见红之后不是需要马上就去医院,准妈妈可以先观察下形状、颜色、量之后再确定是否马上去医院。如果流出鲜血,超过生理期的出血量,或者伴有腹痛的感觉,就需要马上去医院就诊了。

如果没有这些状况,也可以不着急去医院,等出现有规律的阵痛再去。随着阵痛产生的时间间隔逐渐变短,那时就准备进入产程了。

临产征兆三:破水

破水是指胎儿外部的羊膜自然破裂,羊水流出,一般会感觉到一股热流从阴道流出,或是有湿润的感觉。

破水之后,为了防止影响到胎儿,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尽量平躺,减少羊水流出,如果是臀位或胎头没有入盆,就一定要始终保持平卧。

如果阴道排出棕色或绿色物质(即胎粪),要立即告诉医生,因为这可能是胎儿宫内缺氧的表现。羊水大量流出时,脐带可能会随压力带动或因为重力作用而导致脱垂,准妈妈要特别注意这点。

破水之后如果6-12小时内没有分娩迹象,为了预防细菌感染,医生会使用催产素来帮助准妈妈进入产程,开始实施分娩。

生完孩子的注意事项

1、伤口的护理

自然产的产妇照顾会阴的伤口,要以煮过的水清洗至少一周。此外,清洁身体时要采取淋浴,不要泡澡。

剖腹生产者,则要采取擦澡的方式。注意不要让伤口发炎,以免引起发烧,甚至败血症。

2、乳房的护理

医院会在生产后第二天开始教乳房的卫教,对于要亲自哺乳的妈妈会教他热敷、按摩乳管、当乳房发炎时不要直接给孩子吸,尽可能用挤奶的方式喂食婴儿。

至于不打算哺乳的产妇,陈医师表示,因为有些退乳药有副作用,现在医院会建议产妇以吃韭菜、喝生麦芽水等传统的方式退乳。

对于不哺乳的妈妈,冰敷也有助于退奶。陈医师建议生产后及早穿上胸罩,对胸部曲线的保持效果较好。

3、排尿困难

如果第二产程的时间过长,产妇常会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形。

正常的情况下,自然产后四小时应该排尿,如果有困难,医院会放导尿管帮助排尿,通常休息一天之后,情况会有所改善。

4、腰酸背痛

产后常见的腰酸背痛肇因于生产的过程当中,韧带拉伤所造成的。通常需要以热敷的方式作复键,多卧床休息,约一周之后应该会改善。

5、预防痔疮

怀孕末期孕妇常会有静脉曲张、痔疮的形状,医师建议,产后不要马上急着手术,可以尝试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及泡热水的方式来加以改善。

结语:通过上文的阅读大家对于有哪些征兆表明孩子要出生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准妈妈到了预产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当出现一些生孩子前征兆的时候,自己就要引起重视了,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为您推荐

人为什么会失眠?最易导致失眠的十大职业人群

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有个好的睡眠,才有一天好的精神。然而对于失眠的人来说,睡眠成为他们的奢侈品,尤其是有一些职业

2022-12-22 03:31

加班病你有吗?六招赶走加班病解除疲劳

最近经常与加班相伴,毫无私人休息时间,神经时刻处在紧张状态,经常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足、无法集中精力的状况,甚至连免疫力都急速下降

2022-12-22 03:31

癌症与职业有关?哪些职业是癌症高危人群

如今,职业病已经成为了一个困扰我们的事情,殊不知,癌症也是职业病之一,有一些职业会和一些癌症对号固定挂钩,来看看你是不是患癌症的高

2022-12-22 03:31

工作犯困双腿胀痛怎么办?7招有效摆脱职业病

工作好累、工作好困,一到工作时候就眼睛酸痛、犯困、胸闷,你是不是也这样呢?工作疲惫是正常的,其实一些很小的动作就可以帮助你缓解工作

2022-12-22 03:31

职业枯竭症来袭怎么办?应及时充电学会倾诉

感觉到职业枯竭的人应该及时充电,靠更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提高自身实力。这样不仅自己心里有底气,用人单位也会重视,甚至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主动找到你。

2022-12-22 03:31

自行车运动员相继确诊睾丸癌,巧合还是必然?

相比之下,睾丸癌的发病与人种、激素水平和年龄等存在比较确切的相关性。从年龄分布看,睾丸癌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从人种不同来看,欧美白人男性是睾丸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2022-12-22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