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来月经不能洗澡呢,来月经为什么不可以洗澡

更新时间:2022-09-20 07:30:32作者:智慧百科

为什么来月经不能洗澡呢,来月经为什么不可以洗澡

月经是女性重要的生理活性,女性每个月都要来月经,月经对女性的影响不仅是生理上的影响,也会产生心理上的影响。月经期间女性通常都会感到特别的烦躁,那么在月经期间也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有来月经的时候不能洗澡,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为什么来月经不能洗澡呢!

月经期间可以洗澡,但只能洗淋浴,而且要用温水,也不宜在量特别多的时候洗,不能用浴缸泡澡。 因为月经期间子宫呈现一个内膜剥脱状态,就像是我们的皮肤受伤后破损一样,所以身体的抵抗力差,也比较敏感,,容易感染细菌,更容易下行感染。

水温不易过低会引起月经停止,那是因为你的子宫处子宫内膜剥脱状态,它有很多的创面,也就是说有很多的毛细血管处在开放状态,当开放的毛细血管受到温度的刺激可以自行收缩,所以在经期洗澡会引起月经停止。 另外,尽量不要每天洗澡,对皮肤不好的,容易把皮肤的油性都洗没了,建议你洗完澡涂一点浴后乳液。

女性在经期,由于经血积于阴道部,阴部又垫有厚厚的卫生巾,加之此时下体的油脂分泌增多,而阴部的通风透气性较差,血污、油脂、汗液的混合不仅会刺激皮肤,而且容易引发各种炎症。因此,女性在经期应该勤于洗澡,保持阴部的清洁。不过,女性在经期洗澡时一定要注意方式。

1.经期洗澡禁止盆浴

目前一致公认的是采用淋浴或擦浴。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宫腔留有创面;宫颈粘液被经血冲出,宫颈口微微开放;阴道内有经血停留,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以上导致生殖道局部的保护性屏障作用暂时遭到破坏,再加以月经期全身抵抗力下降,盆浴时,污水及阴道中细菌便可能经宫颈管上行至宫腔而引起感染,故应该禁止。

此外,有些类似月经期的情况如官腔手术、流产及分娩等,近期内也应禁止盆浴。

2.不用冷水洗澡

洗冷水澡时因水温过低,人体会感到寒冷,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不但不能消除疲劳,还易造成感冒,应尽可能避免。女性因其特别的生理原因,尤其是在经期,哺乳期,怀孕期间的女性朋友,遇到冷水的刺激会造成女性内分泌失调,闭经,腹痛,而且很多细菌也会进入阴道引发阴道炎等妇科疾病,严重的对女性以后怀孕、生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那些身体体质较差的女性朋友,就更不能用冷水洗澡,否则原本抵抗力较差,因冷的刺激,会引发感冒、发热等疾病。然而,可以长期坚持用冷水洗脸,增进血液循环,起到预防感冒、鼻炎的作用,还会使皮肤变得更有光泽更有弹性。

3.经期不可用沐浴露清洗阴部

经期阴部容易产生异味,但在洗澡时顺便用沐浴液清洁阴部,或用热水反复清洗阴部是不够健康的,反而容易引发阴部感染,导致瘙痒病症。

这是因为平日女性阴道内是略酸性环境,能抑制细菌生长,但行经期间阴道会偏碱性,对细菌的抵抗力降低,易受感染,如果不使用专业的阴道清洁液或用热水反复清洗更会导致碱性增加。因此,清洗阴部需要选择专业的阴部清洗液,尤其在经期。

考虑到女性的身体健康,为什么来月经不能洗澡,以上已经作出了解答。首先是避免细菌进入阴道内,会产生一些阴道性疾病,我们都知道现在危害女性的一些妇科病是非常严重的,甚至会对女性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建议大家在月经期间不要去洗澡。

为您推荐

人为什么会失眠?最易导致失眠的十大职业人群

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有个好的睡眠,才有一天好的精神。然而对于失眠的人来说,睡眠成为他们的奢侈品,尤其是有一些职业

2022-12-22 03:31

加班病你有吗?六招赶走加班病解除疲劳

最近经常与加班相伴,毫无私人休息时间,神经时刻处在紧张状态,经常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足、无法集中精力的状况,甚至连免疫力都急速下降

2022-12-22 03:31

癌症与职业有关?哪些职业是癌症高危人群

如今,职业病已经成为了一个困扰我们的事情,殊不知,癌症也是职业病之一,有一些职业会和一些癌症对号固定挂钩,来看看你是不是患癌症的高

2022-12-22 03:31

工作犯困双腿胀痛怎么办?7招有效摆脱职业病

工作好累、工作好困,一到工作时候就眼睛酸痛、犯困、胸闷,你是不是也这样呢?工作疲惫是正常的,其实一些很小的动作就可以帮助你缓解工作

2022-12-22 03:31

职业枯竭症来袭怎么办?应及时充电学会倾诉

感觉到职业枯竭的人应该及时充电,靠更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提高自身实力。这样不仅自己心里有底气,用人单位也会重视,甚至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主动找到你。

2022-12-22 03:31

自行车运动员相继确诊睾丸癌,巧合还是必然?

相比之下,睾丸癌的发病与人种、激素水平和年龄等存在比较确切的相关性。从年龄分布看,睾丸癌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从人种不同来看,欧美白人男性是睾丸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2022-12-22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