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5大原则快速减肥不反弹(控制饮食的减肥方法会反弹吗)

更新时间:2022-09-20 17:30:23作者:智慧百科

饮食5大原则快速减肥不反弹(控制饮食的减肥方法会反弹吗)

一、正确适量的饮食

提升饮食观念

大部分肥胖人群都有吃快食的习惯。不但吃得快、吃得多,还吃得油腻杂乱。正确的饮食习惯应该要慢下来,充分咀嚼后再吃下一口。同时,吃饭要用心。常常听到有人说,不知道等下该吃什么。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造成暴饮暴食。正确的方式是,记录前一餐的内容,以此分配下一餐的食物和食量,让三餐饮食均衡。

拒绝“空能量食物”

“空能量食物”即垃圾食物,如汉堡,薯条,泡面,可乐等。

这些食物并不含有身体需要的优质蛋白质、醣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酵素等各种营养。吃下去之后,很快就会感到饥饿。想要减肥,就要拒绝这些“空能量食物”,多摄取自己喜欢且身体需要的食物,放慢速度享受食物的美味,逐步进入“吃对食物,七分饱;少量多餐,身体好”的良性循环中。

二、控制油脂摄入

减肥当然不能重油重盐,但是身体长期缺乏优质油脂的摄入,不仅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打破体内平衡,也不利于减肥。控制油脂摄入要注意2个重点:选择好油和适合的烹饪方式。

三、掌握升糖指数控制体重

优选低升糖指数的食物

升糖指数就是升糖素升高的指数,减肥期间应该多吃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这是因为,升糖素主要作用是迅速使肝脏中的糖元分解,与胰岛素共同协调血糖水平的动态平衡。如果胰岛素/胰升糖素比值明显上升,身体将容易囤积脂肪。此外饥饿时,血液中胰升糖素和胰岛素的复杂变化导致血糖指数快速飙升,也容易形成脂肪储存在体内。

四、享瘦的关键食物

富含纤维质的食物

此类食物能营造体内的有机酸环境。人体内的有机酸能够使代谢顺畅,并且清除沉积的乳酸及废弃物,让人看起来气色更好。有机酸也能够协助肝脏排毒,协助将人体内的醣代谢出去,进而帮助胆汁正常分泌,减缓肝脏中的脂肪制造。此外,此类食物热量低、却可以延长胃肠排空时间、增加饱足感,又能减少肠道内脂肪的吸收,是控制体重的好帮手。

五、良好的日常饮食习惯

1、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这不仅有助于消化也有利于养生 。

2、吃八分饱,不管出席多么盛大的宴会,不管有多么喜爱的食品、饮料(尤其是酒),不要没有限制 。

3、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把一天的量分成4-5餐,切忌饥饱不定,暴饮暴食。

4、早吃好,午吃饱,晚少吃,注重早餐质量,一定要有蛋白质食物,睡前两小时不要进餐。

5、食物要多样化,不要偏食。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一样,脂肪也是身体的一种重要营养,不包括任何脂肪的饮食,只能使新陈代谢紊乱。提倡清淡饮食。

6、多多饮水。在吃饭时适量喝汤会使您的肠胃长时间感到满足。最好每天喝6-8杯水(约两升),还应吃大量的蔬菜和水果。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时弥补水分的不足。

7、自己做饭。最好你亲自下厨,可以选择更天然的食品。如全麦面包和餐后水果等。

8、增加纤维。每日饮食中要含有约20克纤维。这样可以少吸收90卡路里热量,富含纤维的食品是水果、蔬菜和一些豆类食品。像西芹等蔬菜还可以有帮助治疗便秘的效果。

9、控制食欲。应当学会抵制美味佳肴的诱惑。食欲往往产生在下午,做饭时和上床前,此时,您应吃些天然的低脂肪食品,疏导食欲的最好办法之一是运动。

为您推荐

人为什么会失眠?最易导致失眠的十大职业人群

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有个好的睡眠,才有一天好的精神。然而对于失眠的人来说,睡眠成为他们的奢侈品,尤其是有一些职业

2022-12-22 03:31

加班病你有吗?六招赶走加班病解除疲劳

最近经常与加班相伴,毫无私人休息时间,神经时刻处在紧张状态,经常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足、无法集中精力的状况,甚至连免疫力都急速下降

2022-12-22 03:31

癌症与职业有关?哪些职业是癌症高危人群

如今,职业病已经成为了一个困扰我们的事情,殊不知,癌症也是职业病之一,有一些职业会和一些癌症对号固定挂钩,来看看你是不是患癌症的高

2022-12-22 03:31

工作犯困双腿胀痛怎么办?7招有效摆脱职业病

工作好累、工作好困,一到工作时候就眼睛酸痛、犯困、胸闷,你是不是也这样呢?工作疲惫是正常的,其实一些很小的动作就可以帮助你缓解工作

2022-12-22 03:31

职业枯竭症来袭怎么办?应及时充电学会倾诉

感觉到职业枯竭的人应该及时充电,靠更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提高自身实力。这样不仅自己心里有底气,用人单位也会重视,甚至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主动找到你。

2022-12-22 03:31

自行车运动员相继确诊睾丸癌,巧合还是必然?

相比之下,睾丸癌的发病与人种、激素水平和年龄等存在比较确切的相关性。从年龄分布看,睾丸癌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从人种不同来看,欧美白人男性是睾丸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2022-12-22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