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观叶植物种类多差异大 观叶植物的常见问题诊治

更新时间:2022-09-22 21:47:07作者:智慧百科

室内观叶植物种类多差异大 观叶植物的常见问题诊治

室内观叶植物除具有美化家居的观赏功能之外,还可以吸收象二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室内观叶植物几乎能周年观赏,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家庭、宾馆、大厦、办公室和餐厅等公共场所,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品种选择室内观叶植物种类多,差异也很大,同时室内不同位置的生长环境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室内摆放植物,必须根据具体位置具体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满足该植物的生态要求,是植物能正常生长,充分显示其固有特征,达到最佳观赏效果。下面跟随了解一下室内观叶植物吧!

室内观叶植物种类多差异大 观叶植物的常见问题诊治

室内观叶植物种类多,差异也大,同时室内不同位置的生长环境也存在很大差异。

⑴极耐阴室内观叶植物

是室内观叶植物中最耐阴的种类,如蜘蛛抱蛋、蕨类、白网纹草、虎皮兰、八角金盘、虎耳草等。在室内极弱的光线下也能供较长时间观赏,适宜放置在离窗台较远的区域摆放,一般可在室内摆放2-3个月。

⑵ 耐半阴室内观叶植物

是室内观叶植物中耐阴性较强的种类,如千年木、竹芋类、喜林芋、绿萝、凤梨类、巴西木、常春藤、发财树、橡皮树、苏铁、朱蕉、吊兰、文竹、花叶万年青、粗肋草、冷水花、白鹤芋、豆瓣绿、龟背竹、合果芋等。适宜放置在北向窗台或离有直射光的窗户较远的区域摆放,一般可在室内摆放1-2个月。

室内观叶植物种类多差异大 观叶植物的常见问题诊治

⑶ 中性室内观叶植物

要求室内光线明亮,每天有部分直射光线,是较喜光的种类,如彩叶草、花叶芋、蒲葵、龙舌兰、鱼尾葵散尾葵、鹅掌柴、榕树、棕竹、长寿花、叶子花、一品红 、天门冬、仙人掌类、鸭跖草类等。适宜放置在向有光照射的区域摆放,一般可在室内摆放3-4个月

⑷ 阳性室内观叶植物

要求室内光线充足,如变叶木、月季、菊花、短穗鱼尾葵 (Aaryoca mizis)、沙漠玫瑰、铁海棠、蒲包花、大丽花等。在室内短期摆放。摆放期l0d左右。

室内观叶植物种类多差异大 观叶植物的常见问题诊治

室内观叶植物的常见问题诊治

1、浇水过多

①检查盆底的排水孔是否堵塞;②若土壤板结,应及时换盆;③注意适时适量浇水,一般在盆土表面发白干燥后再浇。

2、光照过强

将植物移得离窗远些,以避免强烈的直射光,或拉上窗帘,使植物减少光照;如果用电灯光照,则将植物离光源远些或调换小功率灯泡以减弱光照。

室内观叶植物种类多差异大 观叶植物的常见问题诊治

3、浇水过少

须立即浇透水,浇时务必见水从盆底排水孔流出方止以后按各种观叶植物对水的不同要求正确浇水;如果植物受害情况继续发展,要把植物移到较凉爽遮荫以减少水分蒸腾。

4、湿度太小

将植物连盆坐于盛有鹅卵石的浅水盘中,或在盆壁外裹以湿苔鲜坐于另一大号的盆中,叶面定时喷水;有条件的可在室内装增湿器,将几盆植物放在一起,也有利于互相间湿度增加。

室内观叶植物种类多差异大 观叶植物的常见问题诊治

5、光照过少

将植物移到近窗处,使之多受光照;如用电灯光照,则将植物移近光源处,或增大电灯功率和延长光照时间。

6、施肥过多

给植物增加光照,延长施肥周期或将肥料浓度减半;若已出盐斑,先以灌水法4解,过半小时再浇水,使溶解了的盐水从盆底孔排出去,必要时重新换土。

7、施肥太少

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在植物生长期内尤应保证肥料供应。

为您推荐

人为什么会失眠?最易导致失眠的十大职业人群

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有个好的睡眠,才有一天好的精神。然而对于失眠的人来说,睡眠成为他们的奢侈品,尤其是有一些职业

2022-12-22 03:31

加班病你有吗?六招赶走加班病解除疲劳

最近经常与加班相伴,毫无私人休息时间,神经时刻处在紧张状态,经常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足、无法集中精力的状况,甚至连免疫力都急速下降

2022-12-22 03:31

癌症与职业有关?哪些职业是癌症高危人群

如今,职业病已经成为了一个困扰我们的事情,殊不知,癌症也是职业病之一,有一些职业会和一些癌症对号固定挂钩,来看看你是不是患癌症的高

2022-12-22 03:31

工作犯困双腿胀痛怎么办?7招有效摆脱职业病

工作好累、工作好困,一到工作时候就眼睛酸痛、犯困、胸闷,你是不是也这样呢?工作疲惫是正常的,其实一些很小的动作就可以帮助你缓解工作

2022-12-22 03:31

职业枯竭症来袭怎么办?应及时充电学会倾诉

感觉到职业枯竭的人应该及时充电,靠更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提高自身实力。这样不仅自己心里有底气,用人单位也会重视,甚至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主动找到你。

2022-12-22 03:31

自行车运动员相继确诊睾丸癌,巧合还是必然?

相比之下,睾丸癌的发病与人种、激素水平和年龄等存在比较确切的相关性。从年龄分布看,睾丸癌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从人种不同来看,欧美白人男性是睾丸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2022-12-22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