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开车长期久坐腰酸屁股疼 调整驾驶坐姿是关键

更新时间:2022-12-20 19:30:53作者:智慧百科

司机开车长期久坐腰酸屁股疼 调整驾驶坐姿是关键

司机和白领一样,整日久坐不能动弹,给身体带来很大的负担,司机开车久了,会腰酸背痛,屁股疼,坐立不安,那么司机久坐屁股疼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缓解甚至是解决办法?下面就让编辑来为大家介绍司机久坐屁股疼怎么办,和一起看看吧。

司机开车长期久坐腰酸屁股疼 调整坐姿是关键

1、调整坐姿

尾骨经常疼说明你的不良坐姿已经伤害了尾骨了,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头部和身体保持直线,稍微前倾。肘部应靠近身体,弯曲90-120度为宜。双肩放松,上臂自然下垂。双脚平放在地板上。

①脚部要撑着地,或者使用脚垫来抬高脚部让自己的腿更舒服。

②将椅子调高,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可以降低对肌肉、肌腱和骨骼的压力,预防肌肉骨骼疾病。

③座位上最好不要放箱子或是杂物,要给腿充分的活动空间。

④选择靠背椅,在腰部放一个卷起的毛巾或靠枕。

⑤手、手腕和前臂在一条直线上,使小臂与肘部成直角。

⑥椅子最好加个垫子,垫个圈状坐垫可以减少臀部与椅子的摩擦。可在椅子上摆个类似救生圈的减压坐垫,减轻患处的压力,这种中空设计的坐垫,可分散尾椎骨及臀部的压力,使患者可以坐得久一些,工作更方便。

司机开车长期久坐腰酸屁股疼 调整坐姿是关键

2、抽空活动

身体对同一坐姿的可承受时限为20分钟,之后就会产生不适感。养生之道网建议司机们尽量每隔15分钟,就停车站立、拉伸或走动一下,至少30秒应改变一次坐姿。对于长途车,可以换司机,做适当的休息和活动调整。

①干洗腿。用双手先抱紧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从足踝往回摩擦到大腿根。用同样方法再摩擦另一条腿,重复数遍。此法可使关节灵活,腿肌与步行能力增强。可预防下肢静脉曲线,下肢水肿和肌肉蒌缩等。

②揉腿肚。以两手掌夹紧另一侧小腿肚,旋转揉动,每次揉动20次,然后用同法揉动另一只脚。此法能疏通血脉,加强腿力。

③甩小腿。一手扶树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各甩数十次。此法可预防下肢萎缩软弱无力或麻痛,小腿抽筋等。

④扭膝盖。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转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可治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⑤扳足趾。端坐,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20至30次。能锻炼腰腿,增强脚力。防止足部软弱乏力。

⑥收臀部。每隔10分钟,伸直身体,做一次深呼吸,收紧腰臀部,保持姿势2—3秒,重复4—8次。

⑦抬臀部。坐在椅子上,双手用力支撑,收紧臀大肌,并使臀部从椅子上微微抬起。保持姿势4—6秒,重复4—8次。

司机开车长期久坐腰酸屁股疼 调整坐姿是关键

3、热敷循环

司机臀部久坐受压,肛门部得不到松弛,血液淤结,结果回流受到影响引发痔疮。因此在家里,可以时常用热水袋热敷患处,加快血液循环。

如果实在疼得厉害,也可以让医生用超声波治疗,加强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病情改善。

司机开车久坐屁股疼怎么办,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相关内容。网提醒各位司机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注意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比如要多喝开水、饮淡茶,多吃萝卜、番茄、梨、银耳等食品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有了便意不要强忍,排便时不要看书看报、久蹲不起或过分使劲用力,做好臀部的保护工作。

为您推荐

人为什么会失眠?最易导致失眠的十大职业人群

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有个好的睡眠,才有一天好的精神。然而对于失眠的人来说,睡眠成为他们的奢侈品,尤其是有一些职业

2022-12-22 03:31

加班病你有吗?六招赶走加班病解除疲劳

最近经常与加班相伴,毫无私人休息时间,神经时刻处在紧张状态,经常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足、无法集中精力的状况,甚至连免疫力都急速下降

2022-12-22 03:31

癌症与职业有关?哪些职业是癌症高危人群

如今,职业病已经成为了一个困扰我们的事情,殊不知,癌症也是职业病之一,有一些职业会和一些癌症对号固定挂钩,来看看你是不是患癌症的高

2022-12-22 03:31

工作犯困双腿胀痛怎么办?7招有效摆脱职业病

工作好累、工作好困,一到工作时候就眼睛酸痛、犯困、胸闷,你是不是也这样呢?工作疲惫是正常的,其实一些很小的动作就可以帮助你缓解工作

2022-12-22 03:31

职业枯竭症来袭怎么办?应及时充电学会倾诉

感觉到职业枯竭的人应该及时充电,靠更新知识来武装自己,提高自身实力。这样不仅自己心里有底气,用人单位也会重视,甚至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主动找到你。

2022-12-22 03:31

自行车运动员相继确诊睾丸癌,巧合还是必然?

相比之下,睾丸癌的发病与人种、激素水平和年龄等存在比较确切的相关性。从年龄分布看,睾丸癌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从人种不同来看,欧美白人男性是睾丸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2022-12-22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