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高管大换血!年内超250位离职,95后接班千亿药企掌门人

更新时间:2022-09-26 07:48:30作者:智慧百科

药企高管大换血!年内超250位离职,95后接班千亿药企掌门人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李傲华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老牌中药企业广誉远(600771.SH)一天内宣布多名高管辞职。

9月23日晚,广誉远公告称,董事会近日收到副董事长李晓军的书面辞职报告,由于工作原因,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副董事长及审计委员会职务,辞职后,仍担任公司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职务。与此同时,广誉远总裁张斌因工作调整,辞去公司总裁职务,辞职后仍担任公司董事;副总裁苗辉也因工作原因,辞去副总裁职务。

这是自山西国资委接手以来,广誉远规格最高、人数最多的一次高层人事换防,标志着山西国资委在广誉远的人事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广誉远的投资者们对山西国资委的到来表达了很高的期待,认为这是百年老品牌广誉远的一次新生,中药老字号将加速转型。

广誉远管理层“大换血”只是当下医药行业高管频繁变动的一个缩影。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2022年初至今的近9个月内,医药行业已有超过250位高管宣布离职,平均每日就会有1名药企高管出走。这其中不乏跨国药企的大中华区高管、传统药企的管理层,以及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带头人、创始人等。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医药行业高管的离职,一部分是出于个人职业发展的考量,更多则反映出行业政策环境变动和企业内部架构调整对高管的影响,反映了我国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变革创新和人才加速流动的时代趋势。

“这是决定未来中国医药行业走势的关键一年。”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对时代财经表示,“今年医药行业真正的核心在行业赛道发展方向的争夺上,未来新兴医药赛道在全球竞争之下变数会越来越多,门槛越来越高,核心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这种大势早已超出个人层面。”

药企转型加速高管变动

药企高管们的离职,通常伴随着“老东家”们的改革转型,架构调整。

药品带量采购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是颠覆式的。从2018年首次试点“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至今,已经先后进行了7轮国家组织药品带量采购,“灵魂砍价”对于传统仿制药企业的影响也逐渐在业绩报表中显露出来。

神州细胞海内外商务合作负责人来延鲲对时代财经指出,药品集中采购以后,大量仿制药的竞争,由原来营销渠道和营销资源竞争,转向了产品成本竞争。

医药市场营销专家、安心医药会客厅主理人安心也对时代财经表示:“集采压缩了许多医药企业依赖的主力产品的利润,企业的经营面临巨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新的经营方式,需要在行业逻辑剧烈变化的情况下找到新的出路。”

作为参与集采的主力军,传统仿制药企纷纷开始转型求生,而更换主帅便是企业在启动转型计划时的重要步骤。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是历次集采中选数量最多的老牌药企之一。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制药的净利润为19.2亿元,同比下降77.3%。尽管其中也受到了某些非集采因素影响,但2021年西普会期间,中国生物制药执行董事兼资深副总裁谢炘曾坦言,公司受到集采的影响,收入面临下降。

7月28日,中国生物制药宣布任命谢承润为新一任首席执行长,他是中国生物制药创始人谢炳的儿子,1995年出生。他的姐姐谢其润自2015年起便出任中国生物制药的董事会主席和执行董事,当时年仅23岁。

截至9月23日,中国生物制药总市值接近700亿港元。年轻的管理层能否为公司开辟新的道路,将会成为中国生物制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引人关注的焦点。

面临转型压力的不止本土药企,跨国药企同样也需要适应新的政策环境和新的行业环境。

2021年以来,阿斯利康、罗氏、辉瑞等跨国药企相继宣布调整在中国市场的组织架构。阿斯利康中国对消化和呼吸雾化业务进行合并,成立了消化及呼吸雾化业务部,以及罕见病业务部;辉瑞中国首次设立广阔市场部,致力于减少不同地域间医疗水平的差异;罗氏则新增了中国产品管线策略团队。

“从目前市场可及数据分析,头部全球药厂和医疗企业均对未来医药大变局未雨绸缪,架构调整是首选抓手。调整之后必然产生大量人力资源和实物资源的适应性调配。”陈佳对时代财经表示。

安心也对时代财经指出,跨国企业成熟产品也面临着大幅降价的压力,这必然带来组织架构的调整和团队规模的缩减,将资源集中到创新产品上,冗余的管理层必然遭到裁撤。

超200名高管履新

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以来,药企高管履新也和离职一样频繁。仅是公开可统计的信息,今年来履新的药企高管就超过200名。

“离职与履新是一体两面,离职多也意味着履新多。”陈佳对时代财经分析道,“而半满半空取决于观察者视角——二级市场凛冬、创新CRO(医药研发外包)回弹缓慢、医改政策落地进度、跨国本土Biotech(生物科技企业)竞争、传统药企与互联网药企竞争,生物科技与生物制造赛道竞争加剧,它们既能解释为行业挑战导致离职,亦能解释为赛道机遇引发履新。”

以恒瑞医药(600276.SH)为例,自从去年孙飘扬重新披挂上阵后,恒瑞医药的管理层也大举吸收“新鲜血液”。2022年4月,恒瑞医药宣布,任命张晓静为恒瑞医药副总经理、首席医学执行官(肿瘤),任命王泉人为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其中,王泉人出生于1986年,现年仅36岁,是恒瑞医药目前最年轻的高管。

而此前在恒瑞医药担任首席医学官、副总经理的邹建军,则选择入职君实生物(688180.SH,01877.HK),担任副总经理兼全球研发总裁。

“此时此刻的企业高管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需要力挽狂澜,并且企业能够给予的时间也不够多,政策频出,市场瞬息万变。”安心对时代财经表示。

每位新任的高管都被寄予厚望,但传统药企的转型难题并非是更换一个舵手就可以拆解的。

2018年,哈药股份(600664.SH)控股股东哈药集团重启混改,曾任诺华集团中国区总裁的徐海瑛加入哈药股份出任总经理,但哈药股份近几年的复苏之路颇为坎坷。

据媒体报道,徐海瑛将保健品作为哈药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投资美国保健品公司GNC失利,导致2020年哈药股份巨亏超过10亿元。

2022年5月,哈药股份公告称,徐海瑛因退休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决策委员会委员、总经理职务。

“新市场新规则,全球头部人才流动性本就极快,加上国内医药行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问题,人力资源稳定性带来的战略缺口还在加剧。只要新赛道、新融合、新技术革命不断涌现,这场貌似浮夸实则深刻的离职潮很可能还会加剧。”陈佳对时代财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