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3-01-30 21:32:45作者:智慧百科
进入2023年,公募看好哪些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基金又该如何配置?投资者需要警惕哪些投资风险?
2022年,股债均走出震荡行情,公募基金的表现也随之跌宕起伏。
公募基金在2022年的重点持仓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食品饮料、医药、电子等行业。年度业绩居前的多为重仓煤炭板块的基金,行业赛道集中度较高。
那么,进入2023年,公募看好哪些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基金又该如何配置?投资者需要警惕哪些投资风险?
宏观环境:
有望出现明显改善
2022年12月15日至12月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在经济和股市回暖的过程中,信心和预期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预期转弱’列为2023年的主要挑战之一。居民消费信心的回升将取决于就业和收入的持续改善,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的恢复则有赖于市场化、法治化改革的推进,这些都要求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摩根资产管理执行董事、全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对于2023年中国的GDP增速,朱超平预计可以达到5%左右,主要的增长动力来自疫情后经济活动重启和政策支持带来的内需反弹,但是经常项目方面可能会面临欧美市场增长放缓和服务贸易进口增加的压力,对GDP增速造成拖累。预计一季度缓慢复苏,二季度则由于低基数效应呈现较强的同比增长,此后在三季度略有走弱,四季度则会再度反弹。
诺德基金基金经理谢屹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2023年是宏观环境从异常逐渐回归正常的年份,实际上2022年第四季度下旬开始美联储的加息速度就开始放缓了,国内疫情防控的措施也极大地优化了,2023年大概率有望回到2020年之前的周期上升期状态。当然,任何市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做一个合理的猜想,那么较大的风险可能是踏空的风险。原因是从2021年开始的市场下行,接着到2022年的极端市场环境,连续两年的回调使得市场已经不太相信复苏会到来。“我们认为恰恰在这种时刻,是需要拿出勇气和理性去分析的。如果一直被悲观情绪左右,可能就无法避免踏空的风险”。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和各项稳增长政策的出台,西部利得基金认为2023年宏观经济会较2022年明显改善,流动性整体仍维持宽松,下半年核心通胀可能有所抬升。投资者应该注意的风险有两点:一是全球疫情演变仍然有不确定性,国内经济也可能再次受到扰动,二是海外经济衰退可能超预期。
展望2023年,海富通基金表示,全球宏观环境或面临经济、政策、通胀三大转折点。经济方面“东升西落”,美国或步入浅衰退;欧洲经济大概率面临经济衰退幅度更深的情况;国内经济则将在困境中逐步修复。通胀上,外部正在走出“胀”的状态。美国通胀初现拐点,通胀压力有望缓解。政策上,随着通胀压力缓解,2023年美联储停止加息的时点或即将到来。聚焦国内,经济基本面将迎来一定程度的改善。房地产与防疫政策均出现显著调整;“扩大内需”成为核心抓手;货币政策在上半年仍有托底稳增长的需求,待下半年经济增速恢复至中性趋势之上,货币政策有可能回归中性。
权益类基金:
周期和消费或相对强势
2022年,主动权益类基金普跌,超过九成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没有实现正收益。其中,重仓金融地产、周期板块的基金跌幅较小。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2年股票型基金收益率平均-20.17%,混合型基金收益率平均-15.77%。
2022年,基金重点持仓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食品饮料、医药、电子等行业。
那么,2023年哪些板块蕴含投资机会?
西部利得基金研究总监、基金经理陈保国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2023年,随着疫情或已临近达峰,经济复苏预期将不断得到反馈,虽然这种复苏可能是曲折而缓慢的,初期的力度也会有限,但方向的确定性是在持续强化的。同时,当前强预期弱现实背景下,流动性预期边际改善,风险偏好或将从低位走出趋势向上,估值弹性有望扩张。基于此,市场有望开启“春季”躁动行情,景气度的重要性会相应提高,看好成长板块的持续性。另外,考虑到经济修复是未来主要配置方向,推出刺激消费、地产等保增长政策的预期有望持续加强,建议把握政策节奏进行投资。
从经济复苏的节奏来看,谢屹认为,首先周期板块是相对受益的,因为其盈利改善的幅度可能会超出预期,在周期复苏的时候通常也相对更受益。其次是消费板块,2022年疫情影响下,各个板块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但是相对更受损的还是消费,因为中游制造环节只要订单还在,生产制造还能持续,收入和利润就还能确认。但是消费的场景如果消失,加之消费的意愿和能力再下降的话,消费板块的盈利增长下滑是实实在在的。不过也正因为遭遇了2022年的额外承压,一旦这种压力消失,2023年大概率会出现超预期的修复。所以总结来看,周期和消费板块会相对更强势一些。
博时基金建议,均衡配置“安全可控+景气成长+复苏预期”三大主线。安全可控:围绕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关注半导体设备材料、信创、高端装备等领域;景气成长:关注储能、军工、光伏等高景气方向,以及渗透率有望突破的电池新技术等方向;复苏预期:稳增长预期下,优先关注基建链投资机会,以及消费投资机会等。
海富通基金认为,2022年以来压制市场的多重因素或将在2023年迎来拐点,A股盈利增速与ROE双双有望见底回升,同时流动性保持充裕,且当前估值在低位,预计市场将有整体性机会。整体风格上或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看好成长风格的后市表现。行业配置上关注三条主线:“稳增长”定调下,与经济修复预期相关度高的品种(房地产、消费建材、家居、家电、银行等);政策导向明确的“科技制造”(信创、军工、半导体,以及储能、海风、汽车零部件等);疫情防控新阶段下的“复苏交易”(食品饮料、交通运输、社会服务等)。
债券型基金:
市场或总体处震荡区间
2022年,债券市场并不平静,走出了震荡行情。2022年11月起,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转变以及地产政策积极等政策面影响,叠加资金面紧张,债市急速回调,债基遭遇赎回潮。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2年债券型基金收益率平均0.64%,收益率中位数2.1%,超过两成债基没有实现正收益。
对于2023年债市预测,西部利得基金公募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严志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2023年是疫情管控放开后的第一年,预计经济增长将出现较为显著的回升,但回升幅度受后续疫情感染周期和冲击强度、地产投资回升情况以及出口数据等影响,仍有不确定性。政策层面,预计货币政策服务稳增长,精准发力,流动性整体合理充裕,但伴随房地产企业信用修复,资金中枢预计上行。财政政策继续积极,预计赤字率上调,在债务约束下新增专项债额度平稳,政府债供给压力在一季度有所显现。
整体看,严志勇认为债券基本面由“宽货币+稳信用”向“宽货币+宽信用”阶段过渡,收益率有上行压力,债券收益率中枢整体上预计高于2022年,资金利率将逐渐回归政策利率。从节奏上看,疫情冲击过后,2023年上半年,债市面临的形势是经济回暖,从预期逐渐成为现实。由于低基数和疫后经济恢复的叠加效应,二季度经济复苏,支持利率回升。下半年海外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疫情是否反复和国内通胀水平的观察增加了国内经济的不确定性,内生动能的稳固程度和持续性有待验证,下半年债市转入震荡。在策略上,控制久期,适度运用杠杆策略增厚收益,根据曲线形态变化,寻找波段收益机会。
“2023年中国的债券市场可能总体处于震荡区间,下半年或者明年可能会承受一些压力。因为复苏前期,经济增速的回升还没有很快传导到通胀。相反,为了促使经济回升所伴随而来的宽松货币政策会间歇性地提振债市。但是随着复苏的推进,通胀会逐步跟随增长得以体现,这或许对货币政策也造成制约,并同时影响到债券市场。所以我们对债券市场相对更谨慎一些。”谢屹指出。
海富通基金表示,2023年我国经济工作仍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预计将维持一定宽松力度,总量型与结构型货币政策或持续发力。财政政策“加力提效”,预计政策的力度有望维持并小幅提升,工具组合的结构有望优化。信贷有望回暖,社融增速或跟随信贷节奏有所改善。利率中枢或小幅抬升,波动性亦或有所加大。利率债短端确定性较高;信用债信用分化,优质资产的配置价值显现;转债看好科创类企业。
QDII基金:
重点关注港股配置价值
2022年,在需求复苏、供应受限等背景下,原油价格大幅拉升,油气类QDII基金涨幅居前。广发道琼斯石油在2022年总回报超过65%,华宝油气、诺安油气能源基金净值增长超过50%。
但大多数QDII基金在市场震荡下并没有踩准节奏,没有实现正收益,多只基金净值下跌超过35%。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2年QDII基金收益率平均-11.47%,收益率中位数-13.69%。
2022年,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也是自2008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2022年,道琼斯指数累计下跌8.78%,标普500指数下跌19.44%,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3.1%。
经过2022年的回调,2023年境外市场将如何演绎?QDII基金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就QDII基金重点聚焦的美股市场来看,美国通胀回落的态势在2022年11月CPI数据中进一步得到确认,意味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周期已近尾声,市场一致预期大概率将在2023年中期停止加息。由于加息抑制经济活跃度,美国经济正在滑向衰退,不过考虑到加息终点渐近,预计步入温和衰退的概率较大。因此对美股而言,预期2023年一季度仍不乐观,或将面临一波“业绩杀”。考虑到美股未来拐点尚需等待加息终点,现阶段建议对美股及其他全球成熟市场权益QDII观望或低配,后续再寻找机会。
而港股方面,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自2021年起开始经历大幅回调。2022年11月以来,港股迎来了强劲反弹。2022年11月和12月,恒生指数累计上涨超过30%,恒生科技指数反弹超过40%。
那么,2023年港股还能继续反弹态势吗?
西部利得基金的基金经理陶星言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2021年至2022年,港股市场在国内互联网相关政策、海外美联储加息、中美关系、国内疫情等多重影响下,业绩和估值持续下修,表现显著弱于全球其他主流市场。2023年,此前的负面影响因素均在好转,疫后复苏、人民币升值预期、海外资金持续增配因素叠加,港股市场的表现可持续关注。
从板块上看,陶星言认为互联网板块近年跌幅较大,当下即使在有一定幅度反弹之后,仍处于历史估值的较低区域。同时,互联网公司收入端受到消费复苏的拉动较大、成本端在2022年显著降本增效,2023年业绩有望显著复苏。此外,看好生物科技、消费服务等方向。
“2023年全年我们也基本上对港股持有乐观态度。年初以来港股涨幅暂时超过了A股,这主要因为港股更多受到海外货币政策的影响,这个因素在2022年一直是负面的,但到了2023年加息开始缓解,所以港股会有一个额外的修复。从长期来看,A股和港股所共享的中国经济基本面将是两者的主导因素,最终的收益大概率会趋近相同,货币政策差异造成的阶段性差异最终也或将有所收敛。”谢屹指出。
记者:魏来
编辑:陈偲
版式:陆怡雯
封面图:张力 摄
券商 基金 期货一手资讯
《国际金融报》金融中心等你来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