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11-20 14:05:37作者:智慧百科
Pine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天天喝可乐,可能会对记忆力造成损伤。
what???难不成我丢三落四的毛病是这饮料的锅。
可能还真是。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国外的一项研究用小鼠做了对照试验。
发现长期摄入可乐的小鼠组会有不同程度的记忆障碍,这个记忆障碍的程度还和年龄有关。
那得到了什么年纪才能“肆无忌惮”地喝可乐呢?
实验结果
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先看看这项研究的对照组。
实验将老鼠分为两个大组,一组为软饮料组,它们在67内可以任意饮用可乐和水,另外一组为对照组,只允许摄入水。
在这两组内部,又分为2个月、8个月、14个月三组年龄段。
然后再用迷宫它们进行记忆力测试。
在对短期空间记忆力的测试中,可乐组在迷宫的每条路上花费的时间与对照组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因为表格纵坐标不是从0开始,所以视觉差异会比实际大一些)。
甚至它们在有些新的迷宫路上花费的时间更少,这也说明了长期饮用可乐并不会损害短期记忆。
然而将时间跨度拉得稍久一些,就能看出可乐的“威力”了。
在对小鼠的长期空间记忆力测试中,用了四天的时间来测试,每天都让小鼠在迷宫中寻找食物,以检验经过一天时间之后它们的记忆力如何。
从表中可以看到,长期服用可乐对14个月大的小鼠记忆力并没有产生很显著的影响。
但是可乐组2个月和8个月小鼠的记忆力损伤尤为明显,对照组在迷宫中寻找食物的效率逐天增加,虽然可乐组的效率也有增加,但增加的效果远不及对照组。
换句话说,就是长期喝可乐会对2个月和8个月小鼠的长期记忆造成一定的损害。
△长期服用可乐对长期空间记忆的影响
哦~~既然长期饮用可乐对14个月大的老鼠记忆力影响不大,那是这个年纪之后就能随便喝了。
且让我算算…
一般老鼠2-6月相当于人的青年期,6-15月相当于中年期,那这么来说,岂不是中年之后才能实现“可乐自由”。
慢着!上面也只是讲了长期喝可乐对记忆力的影响,还会有其他影响吗?
那还真有,在后续的实验中,研究者还通过解剖小鼠的额叶皮层和海马体,对氧化应激(ROS)进行了分析。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和抗氧化机制失衡,会导致衰老和疾病。
解剖分析的结果显示,长期摄入软饮料会导致氧化应激,并且这次是无差别扫射,会使所有年龄段的氧化系统产生改变。
行行行,可乐我戒还不行吗。
然而导致记忆障碍的罪魁祸首就是可乐类的软饮料吗,也有网友提出了质疑:
其实,在这项研究之前,就有研究者对果糖与小鼠记忆力做过研究,它们之间还真存在联系。
果糖也许才是罪魁祸首
这是一项2009年的研究,研究者探讨了高果糖饮食对小鼠的影响。
首先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高果糖摄入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
对两组小组进行水迷宫实验(经过训练后寻找水中被淹没的平台)。
结果表明,高果糖摄入并不会影响小鼠完成水迷宫实验,但在48h后进行的实验中实验的效果会有所下降。
在游泳速度都相当的情况下,高果糖摄入小鼠到达目标平台的平均时间要更久一些,且接近目标的次数也没有对照组多,用时也会更久一些。
这表明,高过糖摄入虽然对短期记忆不会造成很明显的影响,但对长期记忆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此外,高果糖含量还会对肝脏质量造成损害,导致肝肿大和血浆甘油三酯(plasma TGs)升高。
△高果糖摄入小鼠肝脏重量、循环甘油三酯和葡萄糖浓度都有所增加
在后续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也证明了果糖诱导的滞留缺陷(即长期记忆缺陷)与肝脏重量增加以及循环TG浓度增加显著相关。
换句话来说,就是长期记忆障碍会受到肝功能的影响。
这样就都对上了,或许长期记忆障碍不是由可乐本身导致的,而是里面的果糖在作祟。
One More Thing
说了这么多,矛头都对准了可乐,但在饮料中不只有可乐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有的饮料还会对牙齿造成损害,很多饮料的成分中都包含柠檬酸或者其他果酸,会严重腐蚀牙齿。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科学院教授Edmond R. Hewlett说道:
一般来说,只要pH值低于4都会对牙齿造成威胁;pH值越低,饮料越酸,危害越大。
参考链接:
[1]https://www.reddit.com/r/science/comments/wpsyns/longterm_administration_67_days_of_soft_drink/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531556522001814
[3]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737072/
[4]https://www.chicagotribune.com/lifestyles/health/ct-flavored-water-effects-on-teeth20170427-sto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