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11-05 18:08:36作者:智慧百科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在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开幕之际,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指导、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组织评审的首批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11月5日上午在武汉发布。
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发布会现场
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在发布会上透露,二十大后,最高检正同全国人大进行积极沟通,将投入更大力量,加大推进公益诉讼立法的工作力度,争取列入国家的立法规划。
随着公益诉讼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推进公益诉讼专门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共中央于2021年初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中也明确提出要“完善公益诉讼法律制度”。
胡卫列呼吁更多专家学者投入到这项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来,共同完善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诉讼制度。
“一个好的制度不完全是理论的完美,而是制度的有效运行,既要能解决实当下面临的问题,又不与人类法治领域的经验相冲突,”胡卫列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公益诉讼立法体例。
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通过视频连线参与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发布会
此次发布会共公布了12个典型案例,在地域上覆盖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各地区,涉及长江、黄河、珠江、嫩江等流域及海域,违法类型包含违法侵占、围湖填湖、非法狩猎、违法养殖、固体废物污染等不同类型。
入选案例在程序和案由上类型丰富,既包括诉前程序,也包括诉讼程序;既包括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也包括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其提起主体既包括人民检察院,也包括符合规定的社会组织。
每一起案件都是一个生动的法制故事,记录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法制声音。在本世纪初的十年里,中国湿地总面积减少了8.82%,相当于“丢掉”了一个海南岛。如今,中国用案例向世界展公益诉讼中国方案的有利探索和成功经验。
“这次专门发布的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在内容形式上有所创新,从湿地保护公益诉讼的法治声音、中国故事,充分展现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副厅长邱景辉介绍说,自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底,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67万余件。从办案效果看,共督促恢复被毁损的耕地、林地、湿地、草原约786万亩,回收和清理各类垃圾、固体废物4584万余吨,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93.5亿元。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副厅长邱景辉通过视频连线参与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发布会
他表示,检察机关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湿地保护法,加强与湿地保护相关责任单位之间的协作,强化湿地保护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衔接,共同推进湿地保护与管理,切实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在湿地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共同危机的重要基地和关键阵地,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并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环境和宝贵资源,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对维护我国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都具有重要作用。
新疆阿勒泰科克苏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景色 图源:新华社
今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也于今日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开幕。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教授秦天宝说,本次典型案例的评选在此背景下进行,对于进一步加强湿地司法保护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对我国全面履行《湿地公约》,讲好湿地保护中国故事,彰显大国担当,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教授秦天宝
值得一提的是,距离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以下简称湿地保护法)今6年月正式施行,才刚满5个月。
邱景辉强调,这次发布的12个中国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都是在湿地保护法施行前办理,在湿地保护法施行后又进行了“回头看”跟进监督。这些监督办案积累的司法经验和典型案例,既为湿地保护法的科学立法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湿地保护法的贯彻执行加强了以案释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