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定价795元,董事长熊俊曾是“金融男”

更新时间:2023-02-04 21:32:39作者:智慧百科

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定价795元,董事长熊俊曾是“金融男”



2022年君实生物预亏24亿,今年能赚回来吗?

作者 | 于婞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又一款治疗新冠的国产口服药定价了。

2月3日晚,四川省医保局公示了君实生物(1877.HK/688180.SH)旗下新冠治疗药品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商品名:民得维)的首发报价——795元/盒。

至此,国内5款已经获批的新冠口服药全部披露了价格。其中辉瑞Paxlovid为1890元/疗程,默沙东的莫诺拉韦胶囊为1500元/疗程,阿兹夫定片平均445元/疗程(医保前540元,医保后350元),先声药业(2096.HK)的先诺欣定价为750元/盒/疗程。

值得注意的是,民得维是国产新冠口服药中定价最高的一款

君实生物回应“贝壳财经”称,该定价基于科学的药物经济学测算,以患者可及为先,并且兼顾了创新药物的研发成本。



研发费用8.8亿元

民得维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用于治疗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成年患者。

该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中乌医药科技城(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临港实验室、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和君实生物共同研发。

从公示信息来看,民得维每盒795元的报价中,原料药成本是385.01元,直接研发费用约8.8亿元,其中,药品的期间费用率为33.69%,企业的期间费用率为58.2%。

在申请于中国上市之前,民得维已在乌兹别克斯坦获得批准用于中重度新冠患者的治疗。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定价为1247元/盒。



来源: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据“财联社”报道,君实生物的民得维是国内所有在研新冠口服药中唯一一款直接与辉瑞Paxlovid做过临床试验对比的药物

具体操作为,两组病人同时接受治疗,一组服用Paxlovid,另一组服用民得维。结果显示民得维并不输给Paxlovid。



辉瑞新冠特效药 来源:罐头图库

在发布定价的同时,君实生物还透露,公司已就产能提前做好了布局和规划,相关药品在获批后立即投产,经过逐步爬坡后相信可以满足全国需求。

君实生物称,公司后续将根据疫情发展进行预判并对产能进行动态安排,争取在1个月内实现发货及落地销售

“烧钱”做研发

2022年公司预亏24亿

在民得维定价的3天前,君实生物刚刚公布了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

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君实生物预计2022年营收14.46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5.79亿元,同比减少约64.07%。

利润方面,君实生物预计2022年归属净利润为-23.96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增加16.75亿元,同比亏损增加约232.36%。

对于业绩变化,君实生物表示,公司此前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用于新冠暴露前预防的药物)已于2021年确认收入,故本报告期内对应的技术许可收入减少。

至于净利润亏损,主要是公司对在研项目及储备研发项目的投入处于较高水平,营业收入扣除产品推广、日常运营等支出后尚不能完全覆盖研发投入

2022年,君实生物预计研发费用为23.64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约14.27%。



君实生物2020年7月登录科创板,据此前《招股书》披露,2017-2019 年,君实生物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2.75亿元、5.38亿元和9.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5.38%。同期,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05.15%、18383.24%、122.06%,研发费用率极高。

大额的研发投入是生物创新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行业内的基本操作。但与同行相比,君实生物对研发的投入也处于较高的位置。2017-2019年,先声药业的研发成本分别为2.12亿元、4.47亿元和7.16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5%、9.9%和14.2%。

鉴于两公司的产品和经营情况不同,只从对新冠口服药的研发投入来看,先声药业对先诺欣的直接研发费用为5.02亿元,君实生物对民得维的直接研发费用约8.8亿元

不过,定价公布后,先诺欣750元/盒,民得维795元/盒,差距并不明显。

一边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一边是业绩的连年亏损,“烧钱”押注研发的君实生物能否顺利“回血”?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尽管目前新冠在国内处于间歇瓶颈期,但出于防疫储备等因素考虑,相应市场仍然存在。“疫情后续发展还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对新冠口服药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市场。”

至于君实生物的这款药在市场竞争中能分得多少蛋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老板离开金融圈跨界做药

搞研发需要钱,而搞钱,君实生物的背景也是专业的。

与大多数创新药企实控人的医药出身不同,君实生物的老板并不是业内从业者,而是从金融圈跨行做药的。

从最新年报来看,君实生物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是熊凤祥、熊俊父子。截至2021年末,父子二人合计持有公司14.14%的股份。



来源:君实生物2021年年报

父子二人早年的经历都和生物医药不沾边。据此前《招股书》披露,熊凤祥于1982年毕业于武汉电力专科学校发配电专业,大专学历,退休前曾任武汉气体压缩机厂工人、武汉供电局工程师、武汉供电设计院工程师。

熊俊则是地道金融圈出身,大学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管理专业,1996年毕业后历任湖北省地方税务局稽查分局科员、中经开南京证券营业部业务经理、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南京办事处副经理、武汉市天和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国联基金管理公司研究员及基金经理助理等。

2007年熊俊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同年成立了上海宝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一职至今。

自立门户后,熊俊开始逐渐对生物医药产生兴趣。2011年,熊俊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了从事创新药研发的合众医药,后经多次增资,用真金白银一步步成为了合众医药的实控人。又在2014年率众合医药挂牌新三板。

而合众医药原来的实际控制人,又搞出了一家叫君实生物的公司。

君实生物依然没能逃过熊氏父子的手心,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后,君实生物通过换股方式最终与众合医药合并,形成新的君实生物,熊俊也随之坐上君实生物董事长的位置。

自此,君实生物开始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2020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首家摘得“H+A”股的生物医药企业

除了熊氏父子,上海檀英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持股8.41%,实控人林利军在基金圈十分有名,曾被誉为公募行业最年轻的一把手。

此外,还有高瓴投资、东方证券、中金资本、国海证券等众多“大佬”参与投资。据《证券市场周刊》,君实生物自成立以来从未盈利,公司完全依靠外部融资输血,公开股权融资金额超过百亿。



“不懂药”的熊氏父子投资进入这个产业,目的本就直指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也曾给过非常好的反馈。在科创板上市当天,君实生物股价曾摸到220.4元/股的高位,较55.5元/股的发行价涨297%。

截至2月3日,君实生物在A股报收57.37元/股,总市值564.8亿元;在港股报收38.9港元/股,总市值383.4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31亿元)。

2022年,熊俊及家族以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4.52亿元)财富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448位。

君实生物把融到的钱大量投入研发,如今花了8.8亿的民得维面世,能为君实生物的盈利带来转机吗?仍在亏损的君实生物还能在二级市场风光多久?

你囤了新冠特效药了吗?买的哪一种?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