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冻害有哪些症状 小麦冻害后的补救措施有哪

更新时间:2022-06-15 19:35:19作者:佚名

小麦冻害有哪些症状 小麦冻害后的补救措施有哪

春季小麦冻害发生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一般危害较轻;低温冷害发生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发生次数较多,危害较大。本文谈谈小麦冻害有哪些症状,小麦冻害后的补救措施有哪些。

一、小麦冻害有哪些症状

小麦冻害有哪些症状

①主茎或大分蘖的幼穗冻死,新生蘖滋生,受冻害植株的生长锥和未伸长的新叶干枯,但其他叶片或茎节仍能生长。

②主茎或大分蘖的幼穗部分受冻害后仍能正常抽穗结实,但穗粒数明显减少,有的还形成了畸形穗。

③冻害严重的小麦叶片或叶尖像开水烫过一样,以后变成青枯,茎秆和幼穗皱缩死亡。

二、小麦冻害后的补救措施有哪些

小麦冻害后的补救措施有哪些

1、补肥与浇水

霜冻发生后,气温回升快,会造成细胞间结冰迅速融化,水分来不及被细胞吸收就大量蒸发,使小麦受害而加速死亡,因此应抢时浇水,且要灌足灌透,以促进茎叶快速生长,防止幼穗脱水死亡,力争多成穗。

对幼穗已受冻的,结合浇水,亩施尿素5~7.5千克,喷施芸薹素内酯、赤霉素等生长调节剂,加快细胞分裂,加速茎蘖生长,尽量降低损失。

2、割棵法挽救

对麦田总茎数受害率在60%以上、幼穗冻死而叶片仍正常生长的麦田,进行霜冻后割棵。割去受冻植株,使再生新蘖有足够的营养面积和充足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再生蘖多成穗、成大穗。

注意:不要挨地割,离地面15厘米剪割,以不过分危害未受冻的小蘖为度,割后立即施肥浇水。但茎叶冻死或冻害率在80%以上的不割,小麦进入孕穗挑旗阶段不割。

三、如何预防小麦冻害的发生

如何预防小麦冻害的发生

1、合理选择小麦品种。因地制宜选用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冬性、半冬性抗寒品种。一些农户仅从高产角度选用品种,忽视了品种的抗逆性和稳产性,盲目扩大弱春性品种种植面积,遇到春季寒潮,则易发生冻害。

2、严格选择适宜播期、播量。根据虞城县气候特点,小麦应尽量避免在寒露(10月8日或9日)以前播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在10月中旬播种,播量不可过大,重点培育冬前壮苗,增强抵抗冻害的能力。

3、加强田间管理。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微肥配合使用,适时中耕,对旺长麦田进行镇压是预防冻害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也可在起身期喷施20%甲·多微乳剂,抑制生长发育、提高抗寒性。

4、科学灌水。要结合天气,因地因麦苗长势浇好越冬水和早春补墒水,提高近地面和叶面附近的气温,形成小气候。

5、在霜冻来临时用熏烟法防霜。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化学烟幕法,以20%沥青、5%废柴油、42%锯末、33%硝铵配制成简易防霜弹;也可用硝酸铵、油渣、锯末、红磷等混合制成防霜烟雾剂剂。

为您推荐

如何养鸳鸯鸭,如何养鸳鸯鸭视频教程

1、养殖场选址与建设鸳鸯鸭的养殖场最好是选择地势高燥,但整体平坦的地区,土质最好是沙质壤土,这样有利于排水,保持养殖场的干燥。养殖场建设的方位最好是坐北朝南,这样冬暖夏凉,对养殖也更有利。还有就是鸭舍的通透性要好,内设控

2022-12-04 13:51

肉鸭出栏前如何增重 肉鸭出栏前7天如何增重

鸭子出栏前的增重很重要,如何才能让鸭子在出栏前能快速的增肥呢?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这些方式,即安全又有效果。1、少吃多餐正常的养殖鸭子一般是一日三餐,每次让鸭子吃到不吃了才会停止,随后就要鸭子自己去消化了。出栏

2022-12-04 13:51

常见的黄茶品种有哪些 黄茶有哪几种品种

黄茶是我们常见的茶叶之一,也是我国六大类茶叶中的一种。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其特点是“黄汤黄叶”,核心工艺是闷堆渥黄,在绿茶工艺基础上,增加了闷黄的步骤,有的在揉捻之前,有的在揉捻后,有的在初次烘干之后,有的在二次烘干之后。

2022-12-04 13:51

番鸭换羽期管理技术 肉鸭第二次换羽期要注意什么

1、换羽时间番鸭一般有2个产蛋期,当第一个产蛋期结束后,番鸭就会自然的进入换羽期,这个时期要历经三月之久,之后才能慢慢的恢复产蛋,这个时间段一般在立秋后至冬季。时间不定且较长,所以会采取人工强制换羽方法,使其换羽整齐集中

2022-12-04 13:51

油麦菜和生菜叶有什么区别?油麦菜吃多了怎么办

很多人都觉得油麦菜和莴笋叶的样子很像,而且味道也是非常相似的,不知道油麦菜和莴笋叶有什么关系,吃过的小伙伴都表示油麦菜吃起来要比莴笋更甜更嫩,那么油麦菜和莴笋叶有什么区别?油麦菜吃多了会怎么样?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2022-12-04 13:51

临武鸭养殖技术(临武鸭养殖电话)

1、选地建舍临武鸭的养殖场址应选择在有池塘、湖泊等地方,远离城区、工厂等嘈杂、污染的地区。然后建造鸭舍,鸭舍要由运动场、休息区、水域等区域组成。将鸭舍的高度控制在两米左右,保证良好的通透性。防止鸭舍内潮湿滋生病菌,然后运

2022-12-04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