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最厉害的苏联女狙击手,创下惊人射杀记录,美国总统亲自接见

更新时间:2022-08-13 22:55:59作者:未知

二战最厉害的苏联女狙击手,创下惊人射杀记录,美国总统亲自接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苏联人力匮乏,不得不征召700多万名妇女来投入军旅和工业行业,其中直接参与前线作战的女兵达80万人,这些参战的女性用实力证明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其中不少女性都投入到了狙击手这一神秘兵种当中,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位苏联最厉害的女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柳琴科!

二战苏联最厉害的女狙击手_二战枪法最准的女狙击手_苏联最厉害的女狙击手_中国历史网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之际,24岁柳德米拉还是一名学生毅然决然的参军了,要求当一名步兵。当时担任招兵工作的苏军干部认为她最好做一名护士,这些人向柳德米拉讲述战场的残酷和血腥,但柳德米拉对护士并不感兴趣,坚持要去战争前线为守卫国家而战。实际上柳德米拉曾在上学期间就参与过军事练习,还曾在当地的射击比赛中获得过“伏罗希洛夫射手”奖牌。

如愿到了前线的柳德米拉得到了一把加装4倍放大率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开始了她的狙击手生涯。1941年8月,柳德米拉的步兵师接到任务保卫一个极具战略价值的山头,战斗打响柳德米拉开始埋伏起来暗中射杀德军,在敖萨德两个月的作战中,她一共打死了187名德军创下惊人的记录。即便如此她一人也改变不了战局,敖萨德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失手了,柳德米拉的部队只能撤离。

二战苏联最厉害的女狙击手_二战枪法最准的女狙击手_苏联最厉害的女狙击手_中国历史网

之后的塞瓦波斯托尔战役中,柳德米拉继续用她精准的枪法让德军闻风丧胆,据数据显示一共有309名敌人死在了她精准的枪法之下,被记录在了苏联的历史中。常年奋战在一线的柳德米拉,在一次任务中不幸被炮弹击中受了重伤。当时连斯大林都亲自下命令,要求全力救助她,并派遣潜艇把她接回苏联。因为作为苏联最负盛名的女狙击手,其象征意义巨大!

在柳德米拉修养恢复之后,苏联派遣她出访美国和加拿大,希望这些国家能够协助苏联;因此她也是第一位被美国总统罗斯福接见的苏联公民。在访问期间柳德米拉向人们讲述着战场上的经历,并呼吁美国人民能够加入到抗击纳粹的行列中来。回国后的柳德米拉开始担当起了狙击教练,余下的岁月都奉献给了苏联的培育神枪手的事业!

二战苏联最厉害的女狙击手_二战枪法最准的女狙击手_苏联最厉害的女狙击手_中国历史网

成为一名出色的狙击手,需要坚韧、耐心、聪明和过人的心理素质。而作为女性的柳德米拉巾帼不让须眉,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出色勇敢的女狙击手,成为了二战中最负盛名的神枪手!实际上作为一名狙击手,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加坚韧、耐心和聪明,她们能承受男性无法承受的寂寞和痛苦,因此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诞生出了诸多女性狙击手。

为您推荐

历史的朝代顺序 历史的朝代顺序是什么

1、最先的朝代是从夏开始,然后是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直到清朝结束。2、其中三国是分曹魏、蜀汉、东吴。南朝又分宋、齐、梁

2023-01-31 07:04

朱熹世人尊称什么 朱熹被尊称什么

1、朱熹被后世称为朱文公,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

2023-01-31 07:04

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1、周朝统治多少年有两个说法。第一种是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第二种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其原因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仍一直无法确认。2、周朝(前1046年—前25

2023-01-30 22:06

刘禹锡有什么之称 刘禹锡简单介绍

1、刘禹锡被称诗豪。2、出自唐·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2023-01-30 22:05

清朝多少年呢 清朝建立了多少年

1、二百七十六年。2、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3、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

2023-01-30 16:04

多肉遮阴妙招 多肉遮阴方法

1、正南朝向的阳台是最佳的养肉环境冬季全日照,夏季只有清晨和接近晚上的时候略有光照,对于皮实肥厚的品种来说(不忍看到肉肉晒伤的肉迷还是可以适当遮下东西方向的强光),则可不用遮阴,但一定要保持室内的通风。至于其他朝向的阳台

2023-01-30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