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菲律宾的交往历史回顾 中国与菲律宾的交往历史回顾作文

更新时间:2022-08-14 22:02:40作者:未知

中国与菲律宾的交往历史回顾 中国与菲律宾的交往历史回顾作文

很多人谈起菲律宾都用“无赖”来形容。其实,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并非一直都是如此,远的不说,就是阿罗约时代,双方的关系也还是相当融洽的。如果再往前推,双方的交往在历史上一直就很频繁,许多中国人到南洋讨生活,定居当地,与当地人通婚,使得很多菲律宾人身上都流着华人的血液。现在上台不久的杜特尔特,他的外祖父就是中国人。在这样的交往下,中菲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比起其他东南亚国家,一直比较和顺。

中国与菲律宾的交往,如果依照朝代来推算,有人认为,秦朝就已经开始。当时,秦朝以天朝上国自称,菲律宾为藩属,向中国皇帝进贡,中国皇帝则赐予番位和珍品,除了政府间的交往,中国商人也穿梭于两地之间,用绸缎大米换取当地的土产,如珍珠,玳瑁。不过也有人认为,中菲真正的交往应该始于汉朝末期。吴国孙权曾经派遣康泰、朱应通出使扶南等百数十国。有人考证他们同时也到过菲律宾的“巨延”、“耽兰”和“杜薄”。因为当时的扶南国是东南亚第一大强国,其势力远达南海许多国家,范围遍及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和菲律宾群岛。

唐朝时,中菲的交往已经非常密切,这在考古上都有发掘出土的大量唐朝钱币和陶瓷器作为证据。甚至还发掘出过唐代的中国古墓。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的中菲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已经相当频繁,一定数量的华侨在当地开始落地生根。

宋代时,中菲两国更加联系密切。这时的菲律宾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同中国接触的大多是割据一方的小国,或者小部落。如“麻逸”(民都洛)、“三岛”(三屿)、毗舍耶(米沙鄢)等国。宋代赵汝适所写的《诸蕃志》对于中国和菲律宾的关系有了详细的记述。

元代时,中国和菲律宾的贸易进一步扩大。元代汪大渊所写的《岛夷志略》一书中,讲述了“麻逸”、“苏禄”等地的风土人情。还记载了当时的菲律宾社会流行访问中国的社会风气:“男子常附舶至泉州经纪,罄其资囊,以文其身,既归其国,则国人以尊长之礼待之,延之上坐,虽父老亦不得与争焉,习俗以其至唐,故贵之也。”这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大陆,当时只要操着港台口音,就可以混吃混喝,如果周围某人有海外亲戚,更是高人一等。

到了明代,中菲两国不仅经济上交往密切,而且政治上的关系也是大为进步。当时的菲律宾群岛上与中国建立政治和贸易关系的国家,有吕宋、蜂牙施兰、苏禄。根据明代《顺风相送》一书,当时的中菲之间的贸易通过下列几条重要航线:有从金门岛的太武出发,经台湾最南端的沙马畸头,到吕宋岛的马尼拉;有从泉州先到日本平户岛,再南下吕宋、巴拉望到文莱。

每年约有三十到四十多条船从马尼拉开往中国。当时从中国输入到菲律宾的商品有耕畜、耕具、铁器、火药、青铜、瓷器、绸缎蓝布等。从菲律宾输入到中国的商品有黄蜡、珍珠、玳瑁、黄金、槟榔、棉花、木棉、棉布、竹布、椰子等。从上面的两国贸易种类看出,双方的互补性还是很强,对两国来讲,这都是有利双方的贸易关系。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曾经三次派遣舰队访问菲律宾。永乐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417年,苏禄岛上的东王、西王、峒王,各自带着家眷随员共三百四十人访问中国。东王在回国途中生病去世于山东德州,永乐皇帝命令葬以王礼,并亲自撰写祭文,树碑墓道。明末顾炎武在《过苏禄国王墓》诗里有“世有国人供洒扫,每勤词客驻轮蹄”句,以托哀思。

公元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侵略菲律宾后,中国和菲律宾的政治关系逐渐开始中断,但是经济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并未断绝,仍然保持着独立的苏禄国,一直到清朝雍正年间和乾隆年间,都还曾派遣使者访问中国。

广东福建沿海因为与菲律宾地理相近,所以很早就有华人南渡,深入菲律宾的内部生活,繁衍生息。菲律宾在西班牙殖民者未入侵的前几百年,华人就已经开始把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介绍给菲律宾人民。十六世纪西班牙侵占菲律宾,但是没有影响华人继续前往菲律宾的步伐。随着华人人数逐渐增多,传到菲律宾的生产技术更加多样。譬如教授当地人使用水牛、犁耙,水车、水磨等方法。

还传授水稻、甘蔗、各种中国蔬菜和果木的栽培技术。甚至捕鱼、养鱼、酿酒等也都是中国人传授。此外,除了生产技术以外,华人还向当地菲律宾人介绍开采金矿、铁矿、铜矿的技术;炼铁、冶金、用青铜制造大炮、制造火药、造纸、使用结构精巧的中国罗盘航海技术等等。

不仅生产技术上,菲律宾得益于中国人的帮助,就连文化上都受到影响。有许多汉语词汇(一般都是闽南方言)变成了菲律宾的语言。古代的菲律宾人喜欢穿“中国衫”,贵族穿黄色衣服,平民爱穿蓝色服装,逢丧服则穿素服,这些爱好都是从中国学来的。有名的中国瓷器在菲律宾具有特殊的地位。

古代菲律宾人不仅喜欢用中国瓷甕埋葬遗骸(据说这种埋葬方式也是南方华人的习俗传到的菲律宾),而且也以拥有瓷甕的数量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甚至部落家族之间的械斗,和解时都以中国瓷甕作为赔偿,一般是一个人头赔一个瓷甕。瓷甕不仅葬礼用,婚礼也用,各种宗教仪式,宴会都在用。可想而知,当时,中国文化对于菲律宾的影响。

不仅经济、文化上,在菲律宾的反抗西班牙殖民史上,也有中国人英勇的身影。西班牙统治时期,平均每隔十四年就发生一起规模不等的华侨起义。菲律宾历史上几百次的反抗西班牙的侵略的斗争中,华人几乎都有鲜血洒在战场!可以说菲律宾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华人功不可没。

为您推荐

历史的朝代顺序 历史的朝代顺序是什么

1、最先的朝代是从夏开始,然后是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直到清朝结束。2、其中三国是分曹魏、蜀汉、东吴。南朝又分宋、齐、梁

2023-01-31 07:04

朱熹世人尊称什么 朱熹被尊称什么

1、朱熹被后世称为朱文公,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

2023-01-31 07:04

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1、周朝统治多少年有两个说法。第一种是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第二种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其原因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仍一直无法确认。2、周朝(前1046年—前25

2023-01-30 22:06

刘禹锡有什么之称 刘禹锡简单介绍

1、刘禹锡被称诗豪。2、出自唐·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2023-01-30 22:05

清朝多少年呢 清朝建立了多少年

1、二百七十六年。2、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3、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

2023-01-30 16:04

多肉遮阴妙招 多肉遮阴方法

1、正南朝向的阳台是最佳的养肉环境冬季全日照,夏季只有清晨和接近晚上的时候略有光照,对于皮实肥厚的品种来说(不忍看到肉肉晒伤的肉迷还是可以适当遮下东西方向的强光),则可不用遮阴,但一定要保持室内的通风。至于其他朝向的阳台

2023-01-30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