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时间:2022-09-05 06:09:05作者:佚名
毛乌素沙区处于几个自然地带的交接地段,植被和土壤反映出过渡性特点。除向西北过渡为棕钙土半荒漠地带外,向西南到盐池一带过渡为灰钙土半荒漠地带,向东南过渡为黄土高原暖温带灰褐土森林草原地带。
沙区土地利用类型较复杂,不同利用方式常交错分布在一起。农林牧用地的交错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呈明显地域差异,东南部自然条件较优越,人为破坏严重,流沙比重大;西北部除有流沙分布外,还有成片的半固定、固定沙地分布。
东部和南部地区农田高度集中于河谷阶地和滩地,向西北则农地减少,草场分布增多。现有农、牧、林用地利用不充分,经营粗放。
全区流沙面积达1.38万平方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陕北进行固沙工作,引水拉沙,发展灌溉,植树造林,改良土壤,改造沙漠,成效显著。通过各种改造措施,毛乌素沙区东南部面貌已发生变化。
1959年以来,已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
当代的毛乌素治理,有官民两种力量。民间自发治沙,企业投入治沙的事例比比皆是;政府方面则由宁夏、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各自规划,国家林业部三北局审批并作指导。从上世代60年代开始至2013年,半个世纪的治沙努力,在剥除玄虚、损耗之外,实实在在做在地面的成绩依然非常可观。
21世纪初持续不懈的生态治理使毛乌素沙漠600多万亩流沙“止步”生绿。特别是历史上饱受风沙侵害的陕北榆林市,如今已建设成为“塞上绿洲”。静静的榆溪河流过繁华的市区,两岸杨柳葱郁;浩淼的红碱淖碧波荡漾,湖畔鸥鸟飞翔。
榆林市已在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处,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的4条大型防护林带,造林保存面积1629万亩,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5%。全市境内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地区性的荒漠化逆转。每年沙尘天气已由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20多天,减少到不足10天。
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水土流失、沙化、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突出,截止2005年仍有荒漠化土地4480余万亩。特别是地处陕北的榆林、延安两市,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榆林市长期遭受北来风沙侵害,市区榆阳历史上曾3次被迫“南拓”。如今,榆林市176万亩基干林带、150万亩农田林网和230万亩零散林地将昔日肆虐的黄沙牢牢锁住。
陕西省加大了生态治理力度,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8.8%提高到31%。陕西省林业厅2005年6月份公布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与1999年相比,陕西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89万亩,沙化土地减少30万亩,极重度、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1952万余亩。
20世纪60年代,榆林市郊半公里外就是寸草不生的流沙,而21世纪初50公里以内基本上看不到流沙了。许多当年的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
到了21世纪初,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80%的毛乌素沙漠得到治理,水土也不再流失,黄河的年输沙量足足减少了四亿吨。由于有良好的降水,许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