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为何要开通隋朝大运河?开凿隋朝大运河的真实目的

更新时间:2022-03-22 10:48:29作者:未知

隋炀帝为何要开通隋朝大运河?开凿隋朝大运河的真实目的

隋炀帝为何要开通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登基后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营建洛阳;第二件事就是开通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动用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隋朝大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隋炀帝开凿隋朝大运河的真实目的何在?明末袁于令在《隋史遗文》中称其“为流连之乐耳”。

隋炀帝实施大运河开凿计划,最初到底是出于何种动机?这是史学界至今争论不休的话题。目前,主要有“交通说”、“经济说”、“政治说”、“军事说”四种说法,从这些说法来看,隋炀帝开凿隋朝大运河完全是出于国家长远战略利益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富国强民的考虑。但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持有异议,其中以唐王泠然的观点最有代表性,其《汴堤柳》中称:“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晚唐秦韬玉也认为,隋炀帝“种柳开河为胜游”。明末袁于令在《隋史遗文》中的评价更为直白:“秦政之筑长城,为防胡计,非为游娱也。开河之役,诚有功于后人,若论杨广,则只为流连之乐耳,未可与秦皇并也。”

从古人这些观点来看,隋炀帝开凿隋朝大运河的原始动机不过是为了个人“游幸”的需要,即所谓“出于君王游幸之私意”。在隋朝大运河尚未全线贯通前,即在南运河通济渠与邗沟刚开通时,隋炀帝便乘龙舟,率领着皇后妃嫔、文武百官、僧尼道士和大批兵士,大张旗鼓,大讲排场,前往其最早封地江都(今江苏扬州)巡游去了。隋炀帝先后巡游了三次,最后就死在扬州。

所以,历代诗人都有隋炀帝“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如杜牧《汴河怀古》:“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王许浑的《汴河亭》:“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汪遵的《汴河》:“隋皇意欲泛龙舟,千里昆仑水别流。”

显然,认为隋炀帝开凿隋朝大运河是出于“私意”既不公正也不客观。可是,为何民间会对隋炀帝的评价这么差?这主要是缘于开凿隋朝大运河和后期“龙舟巡幸”劳民伤财过甚,民众苦不堪言所导致的“民怨”。

据韩偓《开河记》记载,当时隋炀帝“诏发天下丁夫,男年十五以上者至,如有隐匿者斩三族。”最后征到民工360万人,但开凿到今天徐州境内时,民工已死了150万人,“下寨之处,死尸满野”。加上后来的“巡幸江南”大操大办,隋炀帝自然为天下人所痛恨,巴不得杨广早死,隋早亡。

开凿隋朝大运河动了隋朝“地气”?唐代学者皮日休认为“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

对于开凿隋朝大运河,民间还有一种更为玄乎的说法,称隋炀帝出于“凿穿王气”的考虑。古代帝王都迷信,隋朝是刚结束南北分裂不久的统一王朝,隋朝皇帝更忌讳他地有“王气”。当时一位叫耿纯臣的人发现了他地“王气”。《开河记》开篇即称,“睢阳有王气出,占天耿纯臣奏后五百年当有天子兴。”于是,杨广的小舅子、谏议大夫萧怀静听风就是雨,提出了一个“破王气”方案:“于大梁起首开掘,西自河阴,引孟津水入,东至淮口,放孟津水出。此间地不过千里,况于睢阳境内过,一则路达广陵,二则凿穿王气。”

隋炀帝信以为真,遂开凿了隋朝大运河。明代齐东野人撰写的演义小说《隋炀帝艳史》中描写的“耿纯臣奏天子气,萧怀静献开河谋”,说的就是这事;民间大骂萧怀静也是缘于此事。

所谓“王气”,又称“地气”、“天子气”,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极为荒诞,但古人深信不疑。隋文帝杨坚为灭南朝王气,将陈都城建康(今南京)毁为菜地。所以,继承了隋文帝治国理念的隋炀帝,不可能不迷信“天子气”这套虚幻的理论。而且,从历史上看,隋炀帝并不是通过开凿河渠“泄地气”的第一人,秦始皇嬴政当年就曾在金陵“凿方山、断长陇、引淮水”,开凿河道,以泄东南“天子气”,形成了今南京市区著名的景观河“秦淮河”。

隋炀帝开凿了隋朝大运河后,民间很快就传出了“河不利隋”的传言,认为在全国境内开河反而动了隋朝杨姓的“地气”,让隋之国运“江河日下”,不要说500年了,连50年都没有,仅历37年隋朝就被唐朝取代了。显然,这是一种“附会”之说,开凿大运河耗尽了隋的国力、财力、民力才是不争的事实。据《隋书》等史料记载,国家承平日久,“户口益多,府库盈溢”。隋文帝末年,国库能够隋王朝吃60年,即《贞观政要》中所说有“计天下储积,得供王六十”一说。大运河从公元605年开凿,到610元完工,仅6年时间就将隋文帝时可吃60年的家底全耗光了。此外,再加上在上隋朝大运河贯通后,隋炀帝加速对外扩张,东征高丽,让本已元气大伤的隋王朝雪上加霜,这些才是隋王朝快速灭亡的真正原因。

晚唐学者皮日休认为,隋朝大运河“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但同时他也肯定了隋炀帝的历史功绩,其在《汴河怀古》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为您推荐

历史的朝代顺序 历史的朝代顺序是什么

1、最先的朝代是从夏开始,然后是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直到清朝结束。2、其中三国是分曹魏、蜀汉、东吴。南朝又分宋、齐、梁

2023-01-31 07:04

朱熹世人尊称什么 朱熹被尊称什么

1、朱熹被后世称为朱文公,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

2023-01-31 07:04

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1、周朝统治多少年有两个说法。第一种是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第二种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其原因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仍一直无法确认。2、周朝(前1046年—前25

2023-01-30 22:06

刘禹锡有什么之称 刘禹锡简单介绍

1、刘禹锡被称诗豪。2、出自唐·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2023-01-30 22:05

清朝多少年呢 清朝建立了多少年

1、二百七十六年。2、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3、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

2023-01-30 16:04

多肉遮阴妙招 多肉遮阴方法

1、正南朝向的阳台是最佳的养肉环境冬季全日照,夏季只有清晨和接近晚上的时候略有光照,对于皮实肥厚的品种来说(不忍看到肉肉晒伤的肉迷还是可以适当遮下东西方向的强光),则可不用遮阴,但一定要保持室内的通风。至于其他朝向的阳台

2023-01-30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