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典故出自哪里,以逸待劳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2-03-22 15:06:04作者:未知

以逸待劳典故出自哪里,以逸待劳什么意思?

诸葛亮之所以会在北伐途中去世,多半原因就是因为他不懂得以逸待劳,不管大事小事都亲自过问,活活把自己给累死。而司马懿就利用这点,将诸葛亮给拖死。不过诸葛亮北伐实在有些过于心急,一方面是司马懿只守不攻,另一方面自己的粮草又总不够,如果北伐没做出个成绩诸葛亮是没有办法原谅自己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以逸待劳,背后的故事就和这两人有关,知己知彼才是战事中最重要的信息。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明帝纪》,时间是在曹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相关人物为曹睿、司马懿和诸葛亮。原文如下:

是月,诸葛亮出斜谷,屯渭南,司马宣王率诸军拒之。诏宣王:“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月,诸葛亮出兵斜谷,屯兵与渭水之南,司马懿奉命率领诸军前去迎敌。魏明帝曹睿下诏给司马懿说:“你只要坚壁据守,挫其锋芒,敌军想前进不能如愿,想退却却也没人与他们交战。时间一长,他们的粮食就会耗尽,进行抢掠又会一无所获,那么他们一定会退走。他们撤军我军就进行追击。作战时想采用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敌人前来进攻,然后乘其疲惫,战而胜之。这才是取得全面胜利的方法。”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曹睿在诏书中所说的“以逸待劳”,意为作战时想采用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敌人前来进攻,然后乘其疲惫,战而胜之。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孙子兵法》中的“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之际。为了准备这次北伐,诸葛亮不但进行了两年时间的准备,研制出“木牛”和“流马”等粮食运输工具,同时还调动了十万之众。得知诸葛亮进犯后,司马懿率部迎击。经过几次遭遇战之后,双方在五丈原地区展开对峙。诸葛亮急于与司马懿展开决战,而司马懿却坚守不出,避而不战。

司马懿为何不与诸葛亮展开决战了?其实这并非是司马懿的能力不如诸葛亮,而是因为通过与诸葛亮的交锋后司马懿发现,尽管诸葛亮准备了数年时间,但其粮草供应问题仍然是致命的软肋。只要抓住这个弱点,曹魏大军就可不战而胜。

不过,一些曹魏将领们并不理解司马懿的良苦用心,纷纷要求出战。面对这一局面,司马懿故意上奏魏明帝曹睿,要求出战。而远在中原的曹睿对此一清二楚,故意下达了这道圣旨给司马懿,并派侍中辛毗来到前线执行自己的命令。君臣之间高度默契,让诸葛亮无可奈何,最终活活将诸葛亮拖死。

为您推荐

历史的朝代顺序 历史的朝代顺序是什么

1、最先的朝代是从夏开始,然后是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直到清朝结束。2、其中三国是分曹魏、蜀汉、东吴。南朝又分宋、齐、梁

2023-01-31 07:04

朱熹世人尊称什么 朱熹被尊称什么

1、朱熹被后世称为朱文公,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

2023-01-31 07:04

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1、周朝统治多少年有两个说法。第一种是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第二种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其原因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仍一直无法确认。2、周朝(前1046年—前25

2023-01-30 22:06

刘禹锡有什么之称 刘禹锡简单介绍

1、刘禹锡被称诗豪。2、出自唐·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2023-01-30 22:05

清朝多少年呢 清朝建立了多少年

1、二百七十六年。2、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3、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

2023-01-30 16:04

多肉遮阴妙招 多肉遮阴方法

1、正南朝向的阳台是最佳的养肉环境冬季全日照,夏季只有清晨和接近晚上的时候略有光照,对于皮实肥厚的品种来说(不忍看到肉肉晒伤的肉迷还是可以适当遮下东西方向的强光),则可不用遮阴,但一定要保持室内的通风。至于其他朝向的阳台

2023-01-30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