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去兴趣班、上医院的爷爷奶奶们,别忘了对他们说“辛苦了”

更新时间:2022-07-24 12:06:11作者:未知

陪娃去兴趣班、上医院的爷爷奶奶们,别忘了对他们说“辛苦了”



我家双胞胎出生起,每一次打疫苗、每一次生病上医院、每一次上兴趣班,我都在场。有时候老公会一起去,有时候我妈或者我爸会陪去。

但哪怕请假再遭白眼、晚上加班赶夜再累,我都舍不得让老人独自带孩子去医院或者去兴趣班。

因为我体验过,太辛苦了,我30岁都觉得累,何况老人。

我也明白让老人带孩子看病、去兴趣班,实属作为父母的无奈,但请不要觉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有这个义务,别忘了对他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1
爷爷在烈日下等了孙子1个半小时,蹩脚的普通话让他似乎融入不了这个城市

双胞胎的篮球课是早上9点开始,我和老公急匆匆让两娃啃了面包、喝了牛奶,开车送到校门口。几乎是踩点到达,我们都很开心,既不耽误上课,也不用教练和同学等我们。

校门口的停车场假期在整修,只能我带着孩子先进去,老公去找停车位。

一下车,一位爷爷迎上来:“是右右、细毛吧,童童也刚进去。”

我立马让孩子叫人:“这是童童的爷爷,快叫爷爷好。”

培训的地方是租借的一所小学,不让家长进入。我把孩子送进校门里教练手上,和老公电话联系,确定了在某一家早餐店碰面。

离开时,我看到童童爷爷在校门口一个石墩子上坐着,手里一瓶水、一条毛巾、一辆滑板车。

我猜想他不会像其他家长一样,送了孩子就开车离开,1个半小时后再来接孩子;也不会像我们夫妻一样,这1个半小时里,吃吃早饭刷刷剧。



可能到了暑期,旅游的人还真不少,随便找的一家早餐店也排起了长队。我和老公吃过早饭,再走回校门口,已经是9:40。

我们夫妻每次送孩子来上课,装备是很齐全的:2张折叠凳,2个电动小风扇。附近休息的地点也考察过,地铁里的过道很不错:避开摄像头不尴尬,空调效果也很给力,离学校也非常近。

到了校门口,我邀请童童爷爷也去地铁里歇凉,毕竟还有快1个小时的时间。

多说了几句话,我才发现:童童爷爷听我的普通话费力,我几乎没听懂他说的不知道哪里的方言。

后来他好像明白了我的意思,说:“哦,地铁里凉快,没事没事,就一会了,你们去吧。”

我唯一听懂的是他拒绝我的话,我本来先跟老公商量好了的:2张凳子,我和爷爷坐,老公坐地下,他也同意了的。



到地铁站里,瞬间就凉快了,电动小风扇都不需要了。

我问老公:“童童爷爷为什么要拒绝我了?我们走的时候,还用毛巾擦汗,明显是热坏了。我要不要现在再上去邀请他,或者留个电动小风扇给他,老人家怪可怜的。”

老公说:“不要啦!你以为人人像你一样自来熟呀!如果是我,要坐在两个陌生人旁边,算认识也算不认识,不知道聊什么,会觉得很尴尬的。”

我想老公说的这点,很可能是真实的原因吧!



我说:“看着爷爷拿了个滑板车来,可能是走路来的,童童家离我们家不远,要么待会我们先送他们回去吧?”

老公说:“送倒是没问题,只是我们车停那么远,得让人家先走一段路,是不是有点奇怪。那里又没法掉头,要人家在校门口等着我开过来,也有点别扭吧!”

我这才想起来,我们车停的地方确实有些远。

滑板车



童童与我家孩子一样,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就报了这位教练的篮球课。可幼儿园中班快结束了,童童当初冲的次卡还没用完。我猜是爸爸妈妈工作忙,实在没办法送,爷爷送又实在麻烦也辛苦。

老人家可能舍不得钱,也没坐出租车来。这不远不近的距离,公车、地铁都无法直达,也就每次都是走路送过来。孩子站在滑板车上,爷爷拖着滑板车走过来。



前一阵天凉快,走40分钟的路,在室外等1个半小时,可能不算太吃力。但这种38℃的室外高温下,我感到特别难受,却也似乎真的帮不到很多了。

老公说:“童童爷爷看着比你爸爸的年龄好像还大。”

我说:“反正看着不年轻,唉!”

2
画画班里,抢位置最厉害的那位爷爷,也最爱和人唠嗑

画画班上,家长都爱让孩子坐前排的位置。因此,临近上课前10分钟教室开门前,就有不少家长站在门口排队,等待冲刺“抢座位”。

一般都是爸爸、妈妈或者奶奶,有一位爷爷显得特别突出。

他满头白发,每次穿双拖鞋。不管什么时候来,总能插到第一个位置。大家也怕和老人发生冲突,基本也没说过他。

他每次让孙子坐在离讲台最近的那一桌,我家也爱坐(“抢”)那桌。但我家基本是坐侧面位置,正面的位置太抢手,我和老公基本是放弃的,我们保证2个孩子的位置尽量在一起就不错了。

有一次,我发现他孙子旁边位置是空的,那位爷爷一屁股坐着,等着孙子拿出新画纸。

我试探性问爷爷:“请问您那里位置是没人吗?我家孩子可以坐那里吗?”

爷爷非常高兴地说:“没人没人,来吧,正好和我孙子搭伴。”

我让老公把一个孩子画板拿过去,让弟弟坐过去。

爷爷差点推开了我老公的画板:“不准坐,我答应了那个姑娘,她家孩子坐的。”

我尴尬地对爷爷说:“爷爷,这是我老公,我家是双胞胎,这是我家弟弟,我旁边的是我家哥哥。”那天两个孩子穿的同款不同色衣服,可能这样爷爷没注意,也没看到我和我老公耳语。

爷爷这下更高兴了:“双胞胎呀!双胞胎好,我家也是两个孙子,就是小的才出生。”



这位爷爷每次没听老师讲评孩子作业就直接走了,临下课了又再来。

有几次没离开,也在走廊等着,就抓着旁边的妈妈们聊天。这些妈妈也没办法,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他几句。

自从那次座位事件后,他每次碰到我们夫妻都会说几句,但说得都是些像故意找话说的话:“哈哈哈,你们也让老师赶出来了呀!”(实际上是老师点评完毕学生作业,家长就出教室。)

有次他媳妇抱着小孙子来了,小孙子吵睡,怎么安抚也不好,媳妇只得带着小宝又回去了。



3
奶奶:“孩子生病每次我们带去医院,药费上次就花了1200,媳妇也没给报销”

我听到小区里两个奶奶在聊儿媳,可能像媳妇之间爱聊婆婆一样吧,婆婆也爱聊媳妇。

一个说:“你家再怎么不好,好歹钱给报销了。你知道我们两口子的,退休金就那么点。每次孩子生病,都是我挂号,再和老头子一起带去医院看病。

我知道媳妇一个星期上六天班,还动不动加班到晚上9点、10点不容易,儿子还在外地,一个月就回来一次。

可这药费,上次我花了1200元,媳妇也没给我报销。想着就不舒服。

另一个说:“你就和媳妇明说嘛!”

开头那位奶奶叹了口气:“算了,免得还以为我多刻薄一样。人家那么晚下班,一回家我就找着要钱,好像也不好。”

第二位说:“孩子少生病少去医院才好呀!我们这把老骨头,真折腾不起了!”



上周我带孩子去看耳朵:中耳炎,几次急得不行,真无法想象要是老人带着孩子该多慌。

先是挂号,儿童医院4天内都无耳鼻喉科的号了,又找了家儿科口碑不错的综合性医院,挂了个儿科主任门诊。很庆幸的是下午的2号,预测不用多久就能排到。

结果到了医院,护士站填写流调单时,护士说:“耳鼻喉科看没?中耳炎不是小事,可能引起脑炎的。”

我一下子慌了,不知道怎么办,打电话和老公说。

他说:“你先看耳鼻喉还有号没有,儿科的号没事,应该可以退。”

我搜到耳鼻喉科正好有一位主任有号,也是擅长“儿童耳鼻喉和中耳炎”。又咨询了护士,退号的程序。

到了耳鼻喉科,等到快5点,才轮到。



进了候诊区也是等,排到我孩子看医生,结果医生说:“耳朵需要清理下,看不清楚,太多耳耵聍(耳屎)啦!你先去3楼抽血,血常规结果待会一起拿给我。”

我问:“那我是结果出来,再去排复诊号吗?”

医生说:“你直接拿给我算了,不要排队复诊了,没几个人了。”

然后交钱、抽血、排队做耳朵检查。

孩子本来耳朵痛,检查时被要求按住手脚,我也是一团乱。哭声一直没停,检查的医生也烦了,我一边解释、一边安抚孩子的情绪。

最后赶在医生下班前,给医生看了结果。医生开了药,让下周再来复诊(其中一个报告单,我还没去拿,医生直接从系统里查的,因为这,当然也被医生批评了一顿)。



走出诊疗室,看到一位奶奶在安抚哭泣不止、刚做了检查的小姑娘。我感谢今天是我妈陪我两个人一起来的,也庆幸是我来的,不是外婆一个人来的。

4
女儿:“你知道现在上班,很多是单双周吗?你知道很多孩子,是老人送兴趣班吗?”

有次我爸怪我老公家务做少了(导火索是我批评孩子调皮,老人心疼孩子),导致我就对孩子严厉。

实际上老公真是在家加班、在家学习,确实也有偶尔打游戏。

我对我爸说出了一段话,很久以来想说但没说的话:

你知道现在上班,很多是单双周吗?就是一个礼拜休1天,一个礼拜休2天。

你知道我为什么辞职,为什么双胞胎上幼儿园,为什么双胞胎没怎么生病了,我都没再出去找工作吗?因为我不敢,我怕有个事又要请假,你又跟我吵,跟我们吵。

你知道很多孩子,是老人送去兴趣班吗?我没让你和我妈送过一次,连机器人课的老师都很奇怪问过我们:你们周六都休息呀?

我知道老人没义务带孙子,没义务做这些。如果你们做了,我是很感谢的!一直以来,也是感恩的心态。

可这些事情你们不做,得有人做呀!

我和我老公的分工,现在只能是这样子。他主要管赚钱,我主要管家,我也不是没有工作,你自己看到了的,半夜2点、3点、4点,我有时候也开着电脑。我老公他每天也学习到晚上

10点半。

现在的环境,和你们那个时候不同了,真的不同了。”

从那次以后,很长时间老爸没找过我的茬,也没找过我老公的茬。不知道他是听懂了我说的话,还是没听懂,觉得我这坚持要当“家庭主妇”的女儿已经无药可救了。



结语

在医院,在兴趣班的走廊里,看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孙子来的时候,我总会多看几眼,我会想到我的父母,想到他们这几年辛苦照顾备孕的我,孕期的我,以及现在我、老公与两个孩子的饮食起居。

我知道没陪孩子去看病、去上课外兴趣班的父母们,多半也是工作压力山大、无奈得很,但如果老人替代你们做了这一切,该还给老人的学费、药费,一定要补上。

也请回头对父母说上一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标签: 兴趣班  双胞胎  童童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