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能获得双重赔偿吗?

更新时间:2022-11-08 07:02:04作者:未知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能获得双重赔偿吗?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能获得双重赔偿吗?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工伤可以请求工伤赔偿,享受工伤待遇,同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可以请求事故赔偿,这意味着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可获双重赔偿,法律依据有哪些?下面小编就为您详细介绍。

一、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能获得双重赔偿吗?

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或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时,即会发生交通事故与工伤事故相互竞合的问题,也就是说该事故既属于交通事故,又属于工伤事故。

对于此类事故应如何赔偿的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但双重赔偿不仅做到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害人及其家属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双重赔偿原则从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最高院对地方法院的答复、最高院刊发的公报中所载的案例及判词叙述中都较为明确的表明了双份赔偿的原则立场,所以我们在实务操作当中应当遵照执行。

二、双份赔偿有《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2条及官方答记者问为明确依据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2条规定大意为参加社会保的职工因工伤遭受人身损害时按工伤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并不否定双份赔偿,并暗含有可以双重赔偿的含义。

该含义在《解释》颁布后,最高人民法院就该解释的相关内容以官方正式方式答记者问的形式予以了明确。当记者问到:“发生工伤事故,工伤职工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外,能否再请求民事损害赔偿? ”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的回答是:“……发生工伤事故,属于用人单位责任的,工伤职工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如果劳动者遭受工伤,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例如职工因工出差遭遇交通事故,工伤职工虽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对交通肇事负有责任的第三人仍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该回答已十分明确地回答了可以回得双重赔偿。

三、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批复也明确支持双重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之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2006年12月28日,[2006]行他字第12号)提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近亲属,从第三人处获得民事赔偿后,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补偿。”

该批复具有司法解释的功能,在审判实践中可以做为人民法院裁判案件的参考。事实上可能会比法律的明文规定都还管用。

四、另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20年第8期公报案例为证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6年第8期公布了《杨文伟诉宝二十冶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该案即明文支持双重赔偿。

以上内容由小编整理提供,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可以请求双份赔偿,在实践中要好好利用,实现自己的最大权益。

为您推荐

应该如何应对拖欠债务,欠债怎么办?

1、与对方再签订一个还款协议。在这个还款协议中要注意约定还款的具体方式和期限,还可以和对方约定如果到期不履行的话,可以申请法院就对方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2、在提起诉讼时同时要求诉讼保全。诉讼保全,就是

2022-11-09 07:02

涉外继承的法律关系 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

1、涉外继承的概念:涉外继承,是指继承关系的构成要素中有一个或几个涉及国外因素的继承,即有涉外因素的继承就是涉外继承。2、涉外继承法律关系的特征:第一,涉外继承主要是通过国际私法的冲突规范进行间接调整

2022-11-09 07:02

交通事故赔偿归责原则是什么?

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2022-11-09 07:02

对债务转让后的债务如何追索,债务转移追偿

第1、正确区分债务转移与第三人代为履行。关键在于债权人在这个中间担当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如果放弃,我们可以视为债务转移,否则只能作为第三人代为履行。第2、是否具有债务转移的协议。第3、债务具有可转移性。

2022-11-09 07:02

盗窃罪的量刑标准(盗窃罪的量刑标准2020司法解释)

盗窃数额较大,法定刑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量刑标准:盗窃数额巨大,法定刑在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量刑标准: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及无期徒刑的量刑标准。

2022-11-09 07:02

多重买卖合同买受人如何救济(买卖合同双倍赔付)

在买卖合同订立过程中,如果出卖人隐瞒其就同一标的物已经与其他人签订买卖合同或已办理登记或交付手续,便已构成欺诈,后续买受人可以依据、有关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其与出卖人签订的买卖合同

2022-11-09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