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罗浮山5A级名胜景区 惠州罗浮山风景区旅游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8-12 12:00:18作者:未知
南京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名的“文学之都”,其文学成就璨若星河,世人皆知,自是不必多说。史料记载,光是诗巷,就有三条:龙蟠里、棉鞋营、胭脂巷。
既名诗巷,自然与诗有关。三条诗巷都在南京城内的山水形胜之侧,很容易引发诗人们浅吟低唱或你唱我和的诗兴;他们吟咏的对象或是金陵的风花雪月,或是六朝的兴亡慨叹,或是个人的察今怀旧。比如民国时期著名报人张慧剑写过一首过旧居诗:“旧居痕影此低徊,忆取儿时事事哀。满巷斜阳箫一啭,东邻春叟卖饧回。”这首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怀旧情怀,也画出了当年南京的风俗。而张慧剑的“旧居”指的就是胭脂巷。
胭脂巷路牌。
胭脂巷是船板巷中的一条支巷,东接船板巷,西接仙鹤街。船板巷紧贴着内秦淮河,过去河两岸全是大户人家临水而居的“河房河厅”,包括胭脂巷在内的支巷路面也都是大块青石板铺就,环境典雅清幽。直到今天,这里仍旧是繁华闹市中的幽静所在,巷内树木参天,地面洁净清爽,是秦淮区政府打造的一条文旅精品街。
胭脂巷得名于巷内19号曾有一口“胭脂井”。据传,胭脂巷有多家胭脂作坊,独19号王姓人家的井水做出的胭脂颜色最好,客商抢购。到了明清易代之际,“秦淮八艳”也因此井水好而常来梳洗打扮。“秦淮八艳”可不是一般的妓女,她们个个都是能歌善舞的才女,甚至赋诗作文的能手,和文人唱和也是家常便饭。不过,今天的船板巷和胭脂巷的文化展示,对此并没有记载,也未留下任何诗踪,对游客来讲,似有遗憾。
胭脂巷口的胭脂亭。
另一条“诗巷”棉鞋营,又叫棉甲营,是明代做军用棉鞋棉甲的地方。此巷也是紧贴着内秦淮河,北起常府街,南接琥珀巷,大约七八百米长。比起胭脂巷,这里稍显破陋,也没有啥诗踪。但路两侧时断时续的小区围墙上镶有百十块对开报纸一个版大小的石刻,内容均为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刻工精细,人物栩栩如生,也算是与古代“诗巷”有一些文化联系吧。
棉鞋营路牌
三条“诗巷”中,要数龙蟠里,不仅和诗歌的渊源更深,而且不忘自己“诗巷”的身份,还附带在街头简介中提了一句另外两条诗巷。
龙蟠里在南京的“名山”清凉山西南麓。清凉山不高,不过一百多米,但它作为南京的城内山,名气甚大。诸葛亮受刘备委派来江东与孙权共商破曹之计时,曾在这里留下“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名言。诸葛亮所谓的“石头”,即当时叫做石头山的清凉山。孙权更是借此山势筑城,扼守长江天险,称霸东南。南京的虎踞龙蟠,南京的石城之谓,都来自清凉山。龙蟠里在清凉山的山脚下,加之左近就是乌龙潭和外秦淮河,占尽山水形胜之便,自然成为文人雅士的聚居地,颜真卿、曹雪芹、魏源、方苞等等震古烁今的历代名流,或在此流连,或在此筑屋长居,附近的山水也自然成为他们四时吟咏的对象。龙蟠里作为“诗巷”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龙蟠里街景。
如今的龙蟠里,是一条350米的小街,东起江苏省人民医院门前的广州路,西至南北主干道虎踞路。由于此街只有路南方苞所建的教忠祠改建的开元新居一个居民小区,且只有包括方苞嫡系后人在内的几十户人家,魏源故居也在路南,更是只有几户人家。居民少,街上就少了市井的喧嚣,多了些许安然。小街北侧西端是南京名校二十九中的初中部,该校前身是民国史上著名的三民中学。该校东邻即是惜阴书院旧址。惜阴书院由时任两江总督陶澍于1838年创建,是江苏最早、规模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也是现在全国第三大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的滥觞之地,解放后曾作为南图特藏部使用,现在是江苏省文旅厅和江苏省文物局的所在。
龙蟠里街上李白描写南京的诗碑。
龙蟠里街上刘禹锡苏轼描写南京的诗碑。
龙蟠里街上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碑。
路北半条街的围墙上,镶嵌着十几块精美的石刻,内容为李白、刘禹锡、苏轼、毛泽东等著名诗人写的有关南京的诗篇。对面路南的围墙上镶嵌的石刻,则是与龙蟠里相关的大家,如诸葛亮、颜真卿、曹雪芹、魏源、陶侃、方苞等人的介绍,以及他们的诗词语录等。在这些石刻前流连吟诵,可以感受到这条有1800年历史的小街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人感到“诗巷”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