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完比亚迪拆特斯拉 分析师“动手”谁更强

更新时间:2022-07-19 08:06:40作者:佚名

拆完比亚迪拆特斯拉 分析师“动手”谁更强

证券时报记者 许盈 刘艺文

从拆解比亚迪“元”,到拆解特斯拉Model3,卖方“动手能力”卷起来了。

7月18日,中信证券研究部发布的研报《从拆解Model3看智能电动车发展趋势》,被市场争相传阅。继海通国际6月下旬发布拆解比亚迪“元”的研报后,短短一个月内,“圈内”再爆“拆车”研报。

感叹特斯拉智能化

中信证券云基础设施行业首席分析师丁奇向证券时报记者分享了拆解特斯拉后的感受,以及整个拆解过程中遇到的不少问题。首先,电池的拆解比较难。电池与座椅连在一起,要两个一起拆解,花费了好几天时间。其次,座舱比较难拆。特斯拉与其他车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将诊断接口、预控器等都安装在座舱后面,得要先把屏幕拆下来之后才行。最后,电池组本身很难拆。电池组的拆解有一定危险性,480V的电压,绝缘措施不到位的话就可能会触电。此外,电芯拆解不恰当还可能导致起火。

他表示,拆解后的收获首先是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智能化——有一个统一的算力平台,能够调动各种部件。出厂的时候,肯定不是车子的最佳状态,它需要一点点地采集数据,适应人的习惯。就跟现在的手机一样,有统一的算力平台跟软件,能够不断地迭代。另外,特斯拉电池是最初的突破者,用的圆柱形电池便宜可得,但几千节电池管理难度很大,可见特斯拉电池管理软件是非常强大的。

“最后,对特斯拉热管理印象很深。现在普遍的热管理中各个部件都是单独的,特斯拉搞了个八通阀,当电池温度低的时候,就提高电机的转速,通过八通阀把电机的热能送到电池。八通阀类似人的心脏,通过驱动水流来传导热能。特斯拉的整体性比较强,都是按一体化的方式来设计。”丁奇说。

8位分析师一起动手

不久前的6月26日,海通国际一份名为《比亚迪“元”细化拆解》的硬核研报曾在业内刷屏。彼时,海通国际分析师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其拆解的是2018年款的车型,该研报的定位本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入门材料,但收获的市场与客户反馈超出预期。

在同行凭借“拆车”的新颖形式在业内一炮打响之后,7月18日,中信证券推出《从拆解Model3看智能电动车发展趋势》研报,再次在市场获得争相传阅。

相比而言,海通国际的研报更像一份产品说明书,主要是对拆解出的各个零部件进行了拍摄和详细介绍;而中信证券的这份研报则更加符合一般研报的标准,包含了核心观点、投资策略、重点公司盈利预测等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报分析师阵容格外强大,署名的8位分析师中就有6名分析师的头衔为首席。8位分析师分别为中信证券云基础设施首席分析师丁奇、科技产业首席分析师许英博、新能源汽车首席分析师袁健聪、汽车首席分析师尹欣驰、计算机首席分析师杨泽原、汽车联席首席分析师李景涛、新能源汽车分析师滕冠兴以及汽车分析师王诗宸。

近200张图表展示部件

从研报内容来看,中信证券对于特斯拉Model3的研究十分全面,并且配有近200张图表(169张插图、29张表格)。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从Model3域控制器、线束和连接器、电池、三电与热管理、汽车车身等全方位多个角度对该车型进行深入分析,并与其它品牌进行对比评价。同时,在其研报中还详细呈现每个部件的特点,包括车身域、座舱域、线束、连接器、电池、电芯、电机、车灯、底盘、热管理系统等。

在座舱域方面,研报提到Model3将T-BOX集成到座舱域控制器,同时采用了Intel的A3950芯片,思路更接近游戏平台而非手机。

在电池方面,中信证券指出,Model3电池包采用4块大模组,与同期的iD.4X、宝马iX3的电池包相比,采用的是大模组技术,集成度更高,内部布局更为整洁,电池包技术目前仍处于领先地位。此外,集成度提升,减少非必要零件,降低了成本,提高续航里程;Model3电池包适配型强,可以兼容不同数量、类型的电芯,多材料体系、多供应商方案共存。

本文标签: 比亚迪  特斯拉  分析师  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