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你疯了吗!我们怎么可能赢中国,我们可是西班牙啊!”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3 15:06:35作者:智慧百科
中金公司指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港股四季度持仓升至2021年三季度以来新高,公募占南向比例重回20%以上。
财联社2月3日讯(编辑 胡家荣)近期港股市场大幅反弹,一度引发市场关注。中金公司今日指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港股持仓升至2021年三季度以来新高,公募占南向比例重回20%以上。
整体规模:基金总数上升,主动偏股型基金规模回升
根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正在运营公募基金10,835只(vs. 3Q22的10,457只),基金总规模25.9万亿元人民币(3Q22为26.6万亿人民币),扣除368只货币市场基金(规模10.3万亿人民币),非货币基金共有10,467只(vs. 3Q22的10,089只),资产管理规模为15.5万亿人民币(vs. 3Q22的16.0万亿人民币)。
在上述10,467只非货币基金中,投资范围中包含“港股”或者2022年四季度有港股持仓的基金(剔除QDII)共计2786只(vs. 3Q22的2647只),总规模2.9万亿元人民币(vs. 3Q22的3.0万亿人民币),较3Q22增加139只,但规模缩减221亿人民币,即下滑0.7%。这一比例占所有非货币基金个数和规模总量的26.6%和18.9%(vs. 3Q22的26.2%和18.5%)。
具体来看,可投资港股的主动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1543只,总规模1.96万亿人民币(vs. 3Q22的1475只和1.92万亿人民币),较3Q22增加68只,规模上升399亿人民币。2)另有246只指数型基金(含ETF),总规模2080亿人民币,较三季度的236只增加10只,规模增加27.8%(3Q22为1628亿人民币)。
发行节奏:新发数量及规模较三季度有所回落。从季度整体发行节奏看,4Q22(除QDII)共新增基金136只,月均新发45只,较3Q22季度月均62只有所回落。
规模上,4Q22新发总规模为469亿元人民币,较三季度总规模1175亿元人民币明显回落,但仅有一季度1754亿人民币新发规模的27%左右。分月来看,12月发行50只,规模116亿元人民币,远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2021年12月新发119只,规模1054亿人民币)。
持仓回升明显,占南向比例重回20%
四季度持仓变化:港股持仓市值增加33%;占股票总持仓回升至19.2%。根据四季度披露持仓汇总数据,上述可投资港股的2786只内地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4060亿人民币,较三季度3051亿人民币持仓市值增加1009亿人民币(增加33.1%左右),回升至4Q21以来的最高水平。
考虑到同期港股市场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4.9%与19.7%,因此香港市场四季度明显波动期间,内地公募基金可能随南向流入主动增持港股。从占比情况看,四季度港股持仓占基金总资产的13.8%,占股票总市值的19.2%,较3Q22的10.3%和15.3%分别上升3.5和3.9个百分点。
同时南向比例有所回暖:公募基金持仓占整体南向比例回升2.0个百分点至20.6%。截至2022年四季末,沪深港通南向持股1.97万亿人民币,较3Q22季末的1.64万亿人民币增加3329亿元(上升20.3%),其中内地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增加1009亿人民币(内地公募港股持仓市值上升约33.1%,增幅大于南向整体的20.3%),可能是南下资金流入主力。
持股特征:新经济龙头增多,重仓股集中度上升
从行业来看,新经济占比回升;媒体娱乐和零售持仓最高,家庭与个人用品以及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持仓最低。主动偏股型基金四季度重仓持股显示,新经济依然是整体内地公募基金配置港股的最主要偏好,且其在4Q22配置占比从三季度67.5%回升至71.9%。相比之下,老经济占比28.1%,较3Q22(32.5%)下滑4.4个百分点。
从重仓持股看,所有主动偏股型基金中,四季度持股市值最高的前十大个股为腾讯、美团、药明生物、快手、港交所、中海油、中国移动、李宁、比亚迪和中国海外发展,与三季度相比,比亚迪与中国海外发展取代了华润啤酒与青岛啤酒进入了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具体来看,相比三季度,腾讯、药明生物、港交所、快手、金蝶、美团与李宁持有市值增幅最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情绪与估值修复的过程中,成长板块反弹力度更大也更为受益。中国神华、青岛啤酒、华润啤酒、中国移动与中远海能等下降较多,或许体现出投资者在市场回暖的过程中也逐步从高股息等防御型策略转向更加积极进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