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行情交易界面如何看指标?
2023-02-13
更新时间:2023-02-10 08:20:53作者:智慧百科
去年底以来,政策利好不断释放,房地产重回支柱产业地位,而经历疫情冲击后的人们也逐渐恢复返岗,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回首过去一年,变化真的太大,房地产市场物是人非,很多企业没能撑到最后。
涛哥对着房企排名看了下,大型房企中,总部位于上海,未出现违约问题的大型民企还剩4家,分别是仁恒、新城、中骏、大华。
此外,还有规模相对较小的,比如中奥、东原、复地、祥源等,目前也属于平稳运营的状态。
以上坚持到最后的民企,可以说是经历过市场大考的幸存者。今天,涛哥就带大家一起盘点下上海四大民营房企2022年的发展。
1
仁恒,高品质逆市前行
仁恒逆袭,标志着地产行业真正进入竞品质的时代。
2022年,仁恒以651亿销售额位居克而瑞榜单第27位,成功晋级行业30强,而去年同期他们的排名还在第56位。
仁恒是一家将全部精力聚焦于产品的公司,内部的业务流程都是以产品为中心,不求最快,但求最好。
涛哥曾与仁恒设计条线的高管交流过,他表示在仁恒,产品被认为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方案设计会特别关注创新和创意,而过程中各部门也都会充分支持和配合产品价值的实现,速度反而不是很重要。
仁恒上海海上源
在高周转称王的时代,这种差异化的打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同行们认为是“叫好不叫座”。
因为仁恒做一个项目的时间,其他房企已经卖完2-3个项目了,所以以前大家虽然觉得仁恒牛,但真正愿意学仁恒的,却很少有。
然而随着去年到今年,高周转、高杠杆泡沫破灭,那些快速做大规模的明星公司纷纷倒下,反而是仁恒这样,聚焦几个核心城市,踏踏实实打磨精品的企业,排名上去了。
据涛哥了解,在仁恒去年650多亿的盘面中,仅上海一城就占400多亿,也就是说仁恒业绩的2/3都来自于上海。
这就和滨江模式很像,聚焦核心城市、聚焦高品质产品,这类企业真正迎来了腾飞。
2
新城,双轮驱动赢曙光
新城扛住,证明了持有型资产对抗风险的价值。
在这轮暴雷潮中,多数人一开始并没有料到新城能够坚持到最后,甚至他们还有很多底牌未用。
新城从多年前确立双轮驱动战略后,每年都有部分资金投入持有型物业的开发,一方面使其获得更平衡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资产沉淀。
新城重庆江津吾悦广场实景
行业下行期,凭借相对较低的负债水平和雄厚的资产抵押物,加上业务布局集中在长三角,新城保持了经营稳定,成为坚挺在20强内为数不多的民企之一。
并且据涛哥了解,即使在行业最难的时候,新城依然还高达有数百亿的资产可以用于抵押融资,抗风险能力相当强,因此也受到金融机构青睐,近期获得了不少融资支持。
其官微显示,去年新城累计交付了近13万套物业。为保障项目的高质量如期完工,新城率先与供应商、施工单位召开誓师大会,部署保交付冲刺计划,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誓保项目顺利交付。
在业主等待期,新城还提供家的成长档案、工地现场直播、工地开放日等服务,让交房不再变成“拆盲盒”,每一步都清清楚楚。
新城苏州芯城汇星昱未来实景
事实上,多年前新城刚开始走双轮驱动路线时,业内人士很多并不太看好,因为商业对资金的占用巨大,可能拖累开发业务扩张。
但经过这一轮调控后,我想没人会再质疑其战略的正确性。
最近,在2月7日的杭州土拍中,新城甚至还耗资24.6亿拿下重磅地块,这也更加体现出其强于其他民企的资金实力。
3
中骏,闽系最后的希望
中骏,闽系房企最后的赢家。
当世茂、旭辉、阳光城等曾经的闽系扛旗者们纷纷倒下,中骏则成为了闽系军团最后的胜利者。
自去年12月起,中骏已陆续与工行上海分行、民生银行总行、建行上海分行、中行上海分行等10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累计获得各大银行授信金额突破430亿。
而在1月18日,他们又成功发行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15亿,中债增提供全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体现出官方机构对中骏的支持。
而在更早前12月8日,中骏刚刚对付了即将到期的12.87亿的购房尾款ABS,实现年内境内外公开债务全部如期兑付,保住了“零违约”记录。
上海中骏广场实景图
去年,中骏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约606亿,同时他们积极响应政府“保交付”的号召,实现住宅交付近5万套。
例如江西的中骏东投·雍景府,部分批次产品交付比承诺时间整整提前了161天,并且交房即办证,为很多家庭带来了大大的惊喜。
此外,中骏在各地的城市综合体中骏·世界城,也在如期施工建设,未来将成为各区域板块新的地标。
上海西花桥 中骏·世界城工程现场实拍图
张家港 中骏·世界城工程现场实拍图
据涛哥了解,去年中骏也遇到不小的挑战,但他们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市场变化,包括加快库存去化、增加回款、加强精细化管理、探索数字化营销等。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其2017年开始实施的“一体两翼”战略,对经营型业务的投入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开发板块的狂奔,却反而增加了安全性。
4
大华,穿越周期稳健派
大华,可以说是真正的上海本土房企之光。
仁恒诞生于新加坡、新城诞生于江苏、中骏诞生于福建,只有大华是纯正从上海起家并稳健经营到现在的企业。
这家公司之前涛哥也介绍过,从1988年创立以来,大华就长期深耕于城市更新领域,是中国最早起步、最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营商之一。
仅在上海一座城市,大华就有4个总计约12平方公里的超大型集中旧改板块,34年来他们累计服务10万多户上海家庭,平均每100户上海人之中就有1户住在大华的社区。
上海大华锦绣华城
做旧改和大盘开发,都需要更强的耐心和稳健的资金保障,这使得大华成为一家极其沉稳、耐得住寂寞的公司。他们很多大盘一开发就长达十几年,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刻在他们骨子里的基因。
在地产黄金时代,信奉的是地块体量适中,快速开发快速销售,实现资金效率的最大化,像大华这样沉下心做百万方大盘规划的开发商变得越来越少。
更难得是的,他们基本只用银行贷款,不碰非标融资,也没有商票,坚持低负债经营,三道红线指标长期保持绿档范围,坚持自律成为其穿越周期的法宝。
海口大华·锦绣海岸实景
西安大华·樾玺实景
如今地产政策全面转向,人民银行“四箭齐发”支持房地产行业,稳健的大华也成为银行重点合作的对象,毕竟健康的企业谁都愿意帮他。
去年11月24日,大华作为上海唯一入选房企,与建设银行总行签订合作协议,建行将向大华提供广泛的金融支持,助力其高质量发展;12月1日,浦发银行也与大华签订“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其稳健发展。
可以看到,在行业周期调整的浪潮之下,像大华这样踏实经营的公司,正在收获红利。
5、总结
看了几家企业,涛哥发现,活下来的房企,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克制。
仁恒是因产品而克制,大华是因大盘开发而克制,新城和中骏则是因为双轮驱动战略而克制。
以前快被认为好,现在反而是这些因为各种原因“慢”下来的企业,活得更好。
而像这样的一批公司,在今年市场重大调整时,展现出了相对稳健的一面,不仅没有出现危机,甚至还常有积极的动作,让人眼前一亮。
例如仁恒在上海市场一马当先、新城还有能力大手笔拿地、中骏发出了中债增、大华还发了年终奖……
这正如那句话:因自律而自由。这些在盛世下保持克制的公司,在逆市中获得了更厚的安全垫。
现在,地产行业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成功穿越周期的房企,不仅在寒冬中守住了经营风险,守住了对客户的责任,同时政策利好下将获得更多支持,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关于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有什么评价?欢迎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