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信托业绩出炉!仅三成正增长

更新时间:2023-02-03 17:42:10作者:智慧百科

2022年信托业绩出炉!仅三成正增长

中国基金报记者 赵心怡 见习记者 马嘉昕

截至目前,已有56家信托公司披露了未经审计的2022年度财务报表。整体看来,2022年信托行业普遍遭遇到营业收入、净利润大幅减少的窘境,并且多项核心指标创近5年来新低。

特别是作为营业收入最重要支撑的信托业务收入,2022年全行业累计实现信托业务收入787.77亿元,同比下降16.79%;信托行业的固有业务收入降幅尤为突出,行业累计实现收入392.51亿元,同比下降22.44%,降幅远高于近五年行业固有业务收入的增速水平。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托业务收入下滑,主要由业务转型所致。传统非标业务受托资产规模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快速发展的标品业务和服务信托业务,信托报酬率下滑,信托业务收入下滑。

固有业务收入下降则是由于2022年美联储大幅加息、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冲击等叠加因素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本市场剧烈波动所致。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尽管2022年大多数信托公司收入、投资收益出现下滑,但行业的发展却体现出了较强的韧性,行业发展定位在逐渐明晰。展望2023年,在“稳经济”主基调下,叠加疫情形势逐渐好转,经济基本面仍将呈现复苏趋势,预计信托行业经营将有所好转。

行业面临较大营收压力

净利润正增长公司减少

已经披露业绩的56家信托公司2022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80.28亿元,同比下降18.76%,不仅降幅十分明显,且远远低于近五年行业内营业收入增速水平。

其中,以信托业务收入作为营业收入最重要支撑的信托公司,在2022年度表现更为不佳。据可比公司业绩数据显示,2022年55家信托公司(不包括陕国投信托)信托业务收入总额为787.77亿元,同比下降16.79%。同时,信托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仅66.74%,较2021年下降了5.17个百分点,创近五年新低。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表示,信托公司积极创新转型,因此压降了融资类业务和通道类业务,但新的业绩增长点尚未培育形成,导致信托业务收入出现大幅下滑。

在固有业务收入方面,2022年55家信托公司实现固有业务收入392.51亿元,同比下降22.44%,降幅远高于近五年行业固有业务收入的增速水平。此外,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2021年行业固有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5.16%、-6.91%、2.07%、-0.74%和-6.69%。

“从固有业务收入构成来看,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下降成为固有业务收入下滑的主要拖累项。”喻智表示,“2022年由于美联储大幅加息、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冲击等叠加因素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导致了信托行业的固有业务收入的大幅下降。”

除经营收入不佳外,信托公司的成本费用支出还出现了明显的增长。55家信托公司去年的费用收入占比为28.02%,创近五年新高。喻智称,因为信托公司处于创新转型阶段,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等基础性投入,所以成本费用支出增长明显。

多数信托公司的净利润也出现显著下滑,56家信托公司2022年累计实现净利润461.87亿元,同比下降17.85%,平均每家信托公司实现净利润8.25亿元。净利润呈正增长的信托公司数量也明显减少,2022年仅20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较2021年减少了13家。

整体来看,信托行业2022年营业收入目前排名前五位公司为平安信托(合并)194.48亿元、建信信托(合并)108.31亿元、中信信托(合并)64.38亿元、重庆信托(合并)51.48亿元、兴业信托(合并)49.08亿元;净利润排名前五位的信托公司分别为平安信托(合并)65.27亿元、中信信托(合并)30.16亿元、建信信托(合并)24.89亿元、华能信托24.54亿元、华润信托23.01亿元。

资产规模保持平稳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王玉国评析认为,2022年以来,信托行业整体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资产规模保持平稳,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风险化解继续深化,经营业绩有所回调。

从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信托行业资产规模总体平稳。经过近五年的持续调整,信托业务的功能和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行业正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截至2022年3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07万亿元,同比增加0.63万亿元,增幅为3.08%;环比略降356.3亿元,降幅0.17%;与2021年末规模余额相比,增加0.52亿元,增幅2.55%;与2017年末的历史峰值相比,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下降幅度收窄至19.71%。


数据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

在行业资产规模总体平稳的同时,信托资金的运用也得到结构优化。

首先是投向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3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为4.1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0%;投向金融机构的资金信托规模为2万亿元,同比增长5.32%。其次,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房地产领域的规模和占比进一步下降。

王玉国指出,当前实体经济增速回落,投融资需求有所减弱,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暴露,对信托业务的传统投向领域带来一定影响。


数据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

对于信托行业2022年的发展状况,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尽管2022年大多数信托公司收入、投资收益都是下降的,但行业发展也体现出了较强的韧性。

“具体来看,信托行业发展定位逐渐明晰,新兴业务精彩纷呈,地产、非标业务规模压降持续,但标准化产品开展如火如荼,部分信托公司还与地方城投及金融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到地方中小民营企业纾困的工作中去,为后续的经济复苏打好基础。”廖鹤凯表示。

廖鹤凯还提到,信托公司还积极参与到特殊资产的处置中,充分发挥了信托的制度优势。在多重努力下行业规模重回21万亿规模,并有望在后续发展中形成更强的规模效益,在增量的同时后续实际收入和利润都会有所提升。

回归本源、转型发展仍是行业发展重点

银保监会在2023年工作会议上指出,引导信托公司发展本源业务,持续拆解“类信贷”影子银行。

与此同时,各银保监局也相继发声,可以看出回归本源、转型发展仍然是信托公司2023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银保监局表示,推动政策性银行、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各类机构立足主业、回归本源。河北银保监局表示,引导信托公司发展本源业务,引导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不良资产处置主业,引导保险机构坚持“保险姓保”定位,提升行业发展质量。

多家信托公司在2023年工作会议上都提到将落实监管意见、聚焦创新转型等内容。民生信托总裁林德琼表示,展望2023年,公司的工作重点是落实监管意见,继续推进风险化解,做好客户产品兑付工作,同时积极引进战投,为公司后续彻底扭转困局奠定发展基础。

中融信托总裁张东则表示,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将是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司管理层将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积极践行董事会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围绕转型创新和规范发展,持续推进转型业务发展和内控合规建设工作,用专业跨越周期,用专业打赢转型创新之战。

对于信托公司2023年的发展,廖鹤凯表示,信托公司角色面临转换,“买方”角色强化,“资产管理业务”会是未来较长时间信托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证券业务将进一步强化提升,通道类、非标融资业务继续收规模。

“资产服务信托有望成为信托公司新的发力点和主要增长点,而其中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是资产服务信托业务的重中之重,预计是未来信托公司的支柱业务之一。”廖鹤凯进一步阐述道,“信托有在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方面独特的制度优势和法律适配,信托前些年发力财富管理业务取得的成效较好,规模得到较快提升,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廖鹤凯也指出,痛点还是业务尚在投入期,业务起步阶段,很多具体事项都在摸索中,业务同质化依然严重,绝大多数公司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业务模式。

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也表示,展望2023年,“稳经济”是主基调,叠加疫情形势逐渐好转,经济基本面仍将呈现复苏趋势,预计信托行业主要经营指标将有所好转。

“随着信托业务新分类即将正式出台,信托公司未来业务转型方向愈发明晰,信托公司可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和监管指引,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探索业务转型方向,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差异化发展。”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表示。

编辑:舰长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