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连续“挑衅”,土耳其回应了,芬兰急了

更新时间:2023-02-07 10:05:17作者:智慧百科

瑞典连续“挑衅”,土耳其回应了,芬兰急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胡毓堃】

七个月后“出尔反尔”

进入2023年,瑞典加入北约看似顺利的进程突遭变数,连一同提交申请的北欧邻居芬兰也遭到波及,而阻碍的因素,则是看似在去年已经“搞定”了的土耳其。

1月23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怒批瑞典,表示只要后者不能“尊重穆斯林和土耳其人民的宗教信仰”,便不应期待来自土耳其的善意。与此同时,土耳其国防部长阿卡尔宣布取消瑞典国防部长帕尔·琼森访土事宜。

到了1月29日,埃尔多安再度语出惊人:“我们或许给芬兰传递不同信息,瑞典看到这一信息后将会被‘震惊’。但芬兰不应犯下与瑞典相同的错误。”土耳其政府此举,明显意在或多或少地分化瓦解共同申请的瑞、芬两国,尤其是反击瑞典、顺便提醒芬兰。


BBC报道:“埃尔多安表示,土耳其可能会阻止瑞典加入北约”

这一动态之所以引发国际关注,是因为七个月前,事态的走向看起来是截然不同的。

就在去年6月底的北约马德里峰会期间,土、瑞、芬三国签署了三方备忘录,不仅同意建立执法、情报、反恐、打击有组织犯罪等多领域、各层面的三方常设联合对话与合作机制,而且瑞典和芬兰将着手处理土耳其关切的引渡“恐怖分子嫌疑人”(涉及2016年土耳其未遂政变“居伦运动”),不支持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民主联盟党”及其武装力量,确认库尔德工人党为恐怖组织、承诺禁止此类恐怖组织的活动,换取土耳其支持瑞芬两国加入北约。

正是在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全力协调和见证下,包括土耳其和匈牙利在内的北约成员国一致同意,在马德里峰会正式邀请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再度确认其“门户开放”政策,为日后进一步扩军提供基础。

然而,短短半年后土耳其突然“翻脸不认账”,其直接原因自然在于这一契约的基础遭到动摇。事实上,今年年初这次变数,导火索便是发生在瑞典的两场抗议。

1月21日,经瑞典警方批准,首都斯德哥尔摩爆发了三场与土耳其和北约相关的抗议活动,其中两场具有明显的反土基调:

一场以支持库尔德人(土耳其最大的少数族裔,因要求更多自治权、独立的民族宗教身份甚至独立,与土政府持续冲突)、反对瑞典加入北约为基调,现场演讲者举起了巨大的红色横幅,写着“我们都是库尔德工人党”,数百名亲库尔德人、左翼支持者参与其中;

另一场抗议中, 丹麦极右翼政党“强硬路线”领导人、拥有丹麦和瑞典双重国籍的拉斯穆斯·帕鲁丹在土耳其驻瑞典大使馆附近公开焚烧《古兰经》,攻击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移民,此前他曾多次在类似的示威活动中采取这种做法。


拉斯穆斯·帕鲁丹焚烧《古兰经》(视频截图)

虽然同日斯德哥尔摩还举行了一场支持土耳其人的示威活动,但远不如另外两场反土抗议更引人注目。瑞典警方事后声称三场抗议均平静结束,瑞典政府则迅速回应,一方面强调该国拥有“广泛的言论自由”,指出这些抗议示威不违反瑞典法律,另一方面则将政府立场与示威者的举动做切割,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直言这些活动破坏了瑞典申请加入北约的进程。

瑞典外交部长比尔斯特伦更是煞有介事地表示这些抗议举动都在俄罗斯的掌控之下,部分芬兰政治人物也暗示俄罗斯可能在搞“混合战”、策划焚烧《古兰经》的极端挑衅举动。

显然,土耳其方面对瑞典政府的说辞并不买账。

在斯德哥尔摩的反土抗议之前,去年12月,土耳其驻瑞典大使特泽尔便在《瑞典日报》发文,质疑瑞典没有充分履行其在三方备忘录中的承诺,呼吁瑞典政府采取更多行动。

随着近期民间反土抗议活动的挑衅意味升级,土耳其政坛不同力量更加笃信瑞典政府明明可以有所作为,却刻意不去限制此类攻击土耳其和伊斯兰教的活动。除了埃尔多安、土政府和执政党,主要反对党共和人民党和代表库尔德族利益的人民民主党都表态谴责。

除了上述抗议示威的直接挑衅性,在土耳其看来,瑞典在不同方面均未充分落实承诺、满足土方条件。

土耳其外交部长查武什奥卢便指出,瑞典在引渡“恐怖分子嫌疑人”、冻结恐怖分子资产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进展。此外他还指出,尽管瑞典承诺解除针对土耳其的军事禁运,但迄今为止土耳其国防企业试图从瑞典进口相应产品时,后者始终没有积极回应。

由此可见,在获得北约正式邀约、取得重大进展后,瑞典在土耳其关切的问题上没有采取令对方满意的行动,土方逐渐对瑞典失去信任,认为后者无意履行三方备忘录的承诺。在此情况下,任何激烈爆发的事件,都有可能进一步激怒土方,令双边乃至土、瑞、芬三方关系生变,令北欧两国加入北约的进程“急转直下”。

扑朔迷离的瑞芬“入盟”前景

北约北扩进程的正式启动,始于去年7月5日北约30个成员国签署了芬兰和瑞典加入条约的议定书。按照规定流程,北约吸纳新成员必须得到30个成员国的一致同意。目前两国加入北约的阻碍,便在于尚未正式批准的土耳其和匈牙利。

正是坐拥“一票否决权”的事实,使得土耳其拥有了撬动多边外交、与各方讨价还价的“杠杆”。

土耳其政府的激烈言辞反应,尤其是埃尔多安“震惊”瑞典的言论,直接导致另一个北约申请国芬兰一度坐不住了。

与瑞典不同,芬兰在1月下旬便解除了长达三年、针对土耳其的武器禁运,以期改善两国关系、加快“入约”进程。收到土耳其总统“分化瓦解”的讯息后,芬兰一度积极响应,即刻与土方进行“初步讨论”,不过没过几天便在与北约、瑞典接触后,于2月2日由访问瑞典的芬兰总理马林表态,继续坚持与瑞典共同加入北约。

这也意味着瑞典、芬兰两国能否成功加入北约,几乎完全取决于土耳其与瑞典的双边关系。

事实上,在两国国内政治局势走向的影响下,两国关系中涉及特定议题的分歧,决定了瑞典“入约”的绊脚石难以在短期内移除。

在去年8月土、瑞、芬三方常设联合机制举行首次会议后,瑞典政坛旋即迎来了重大变局。在去年9月的大选中,长期执政的左翼社民党败选。一个月后,瑞典成立了包括右翼和极右翼政党的联合政府。新政府(尤其是极右翼的瑞典民主党)在移民问题上持有更加严苛的立场,本被视为对瑞典境内约10万库尔德人的威胁,也更有可能出现土耳其乐见的场景,即打击左翼的库尔德工人党、引渡库尔德人和参与“居伦运动”的“恐怖分子”。

瑞典新政府的确把与土耳其达成协议、加入北约视为其外交三大重点之一。但正如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2月1日撰文指出,无论哪一派政党上台执政,土耳其和瑞典在重要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脱节和不一致,是亟需应对但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例如,瑞典多次强调“权力分立”、政府不能影响司法机构和民间活动,以解释瑞典最高法院推翻土耳其反政府记者布伦特·肯尼斯的引渡令,默许民间库尔德人支持者的反埃尔多安、反土耳其活动。

但是,土耳其并不关心瑞典的政治体制或法律解释,而是瑞典政府实际行动的“公正性”,即库尔德问题对土耳其国家安全的威胁。更何况,如果以政治体制为正当性理由,两国的分歧只会更大。

在土耳其国内,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莫过于计划在今年六月举行的总统和议会选举。埃尔多安早已表态志在连选连任,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正成为反对党手中的工具,各派势力早已摩拳擦掌、志在终结埃尔多安时代。目前,最有威胁的对手、伊斯坦布尔反对派市长伊马姆奥卢刚刚被剥夺参政资格,埃尔多安还要求提前一个月投票、客观上缩短了各反对党竞选活动时间,围绕大选的政治博弈仍在继续。


从两个层面来说,日趋“硝烟弥漫”的土耳其大选都无助于瑞典(连带着芬兰)加入北约的进程:

一方面,在国内选情日趋白热化、甚至严峻的情况下,诉诸于民族主义和国家安全等议题,无疑是转移国内矛盾、吸引选民的必选竞选手段,因此正如前文所述,不仅埃尔多安和执政党在库尔德人问题上要更加穷追猛打,尤其要严厉抨击瑞典,就连各反对党也需要跟进;这无疑不利于土瑞两国跨越分歧、推进瑞典“入约”工作;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埃尔多安和现在的土耳其政府要专注于夏天的大选,在大选投票、土耳其政治格局尘埃落定之前,土政府不会急于批准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议定书;在国内选举的重大问题解决后,土耳其才会有耐心继续就北约北扩的问题和瑞典、芬兰“讨价还价”。

此外,作为地缘政治和多边关系的资深参与者,土耳其不急于做出决定。令瑞芬两国入约问题悬而未决,反倒可以服务于其它外交事务中的国家利益诉求。

例如,土耳其一直希望美国向其出售F-16战斗机。尽管两国都强调北约北扩和土耳其购买F-16是互不相关的事宜,但这种似有似无的内在联系,至少有望影响美国国会议员的态度,而美国国会正是批准美国出售F-16的关键一步。

至于埃尔多安一方面威胁否决瑞典加入北约,同时又提到对俄关系,提议就叙利亚问题举行土、俄、叙三方(甚至邀请伊朗)会谈,以及土耳其重提当年希腊多年阻碍北马其顿加入北约,更是凸显了土政府如何灵活运用北约“否决权”、将其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价值最大化。

当然,永远在这一问题上与瑞典、芬兰僵持住是不现实的,土耳其终究要做出批准与否的决定。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认为,土耳其大选结束后,瑞、芬两国“入约”的下一个关键节点,便是今年7月的北约维尔纽斯峰会。土耳其、瑞典、芬兰能否越过分歧、达成共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方能否充分利用从土耳其大选到北约峰会之间的“冷静期”和“空窗期”,停止相互指责、找到理性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充满不确定性的俄乌冲突走向何方,无疑又是三方决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毕竟除了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俄乌冲突本就是瑞典和芬兰申请加入北约的直接原因。

结语

总的来说,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进程已经暂停,恢复、完成这一进程很难在短期内实现。

坐拥一票否决权的土耳其当然会继续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两国入约的前景,而未来土耳其和芬兰(今年4月举行大选)的国内政治格局、土瑞双边关系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包括武器禁运)、俄乌冲突的走向、美俄等大国与土耳其的双边互动情况,都将影响最后的决策。

一旦结果尘埃落定,再回首看今天围绕库尔德人问题的抗议示威,这一因素到底在北约北扩和土耳其决策中起到了多大作用,时间将在那时给出答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