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还是苦的?生菜生吃会有寄生虫吗
2022-12-04
更新时间:2022-04-04 14:59:00作者:佚名
2021年入冬以来,受“低价效应+腊制潮”的影响,我国猪价经历了一波短暂的反弹行情,之后又呈现持续低迷的状态,总体表现为价格下跌、交易清淡,养殖户出现亏损。目前,全国生猪均价为12元/公斤左右,多个省市猪粮比跌破5比1。《金融时报》记者对湖南益阳市部分生猪养殖户、屠宰企业及猪肉批零市场开展的调查发觉,即使是价格较高的土杂猪,其价格也以前期最高点的19元/公斤跌至了2月底的15元/公斤,下跌了21%,同比下跌达61%。
猪价因何持续低迷
记者掌握到,造成猪价较长时间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如果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生猪市场供应过余宽松。一方面,生猪产能在前期系列支持政策的带动下快速恢复,截至去年3季度末我国生猪存栏就已恢复至正常年份的水平,市场生猪供应持续充分。另一方面,由于去年底猪价开始持续下跌,恐慌性抛售心情加重,加剧生猪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据益阳市益丰食品厂的负责人反映,自2022年以来,因养殖户普遍看空后市,降低了生猪出栏体重,从年前的140公斤左右下降至120公斤左右,上市生猪中的中低体重占比从年前的20%提升到60%。
其二,猪肉消费需求不足。2021年入冬后,“低价效应+腊制潮”引发的短暂的猪肉消费热潮,透支了后期消费需求。而受国内局部疫情影响,餐饮、旅行业消费不振,导致猪肉消费需求下降。据益阳市赫山南市场猪肉批发摊位的刘先生反映,目前猪肉价格比去年入冬时降低了不少,生意更加冷清,顾客比旺季时几近腰斩,如今他每天批发的猪肉不足500斤,比最高峰时减少了近一倍。
其三,收储政策托市力度有限。因多地猪粮比价跌破5比1,导致养殖户大幅亏损。为遏制猪价继续快速下跌、提振养殖信心,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启动了新一轮的猪肉收储政策,但由于收储体量有限(全国收储总量为20万吨,湖南省暂未启动),对猪价的下跌虽起到了肯定的抑制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猪价低迷势头未改,仍持续处于低位震荡态势。
后市风险需要关心
生猪产能仍处高位,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善。能繁母猪存栏数是权衡生猪产能的重大标准,目前国内能繁母猪存栏数高位横盘,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高达4290万头,超正常保有量4.6%,后期市场生猪供应仍处高位。与此同时,猪肉消费需求随着气温回升减弱,加上地方政府收储政策的逐步退出,将加剧市场生猪供过于求的局面,增大猪价下跌风险。
饲料成本快速上涨。据统计,2021年我国饲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的玉米29%是从乌克兰进口,“俄乌”冲突将会导致我国进口玉米量下降、价格上涨。玉米行情走势网数据显示,2月22日至26日,5天时间玉米就累计上涨了147元/吨,其价格也从去年底的1900元/吨涨到了现在的2600元/吨;另一方面,俄罗斯是能源大国,每年向全球输出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受战火影响原油价格已经创下了最近7年半以来的新高,国内汽油、柴油价格也大幅上涨。燃油价格上涨,将使生猪养殖、生猪调运、猪肉运送的成本大幅提升。
南美大豆产量预期下降,带动饲料价格上涨。我国饲料中的豆粕主要从南美进口,而南美大豆种植区的巴西和阿根廷遭受了双拉尼娜恶劣气候,预估大豆产量将大幅下降,国内进口大豆成本上扬,抑制了国内大豆进口的积极性,市场供需持续偏紧,导致豆粕价格持续走强。目前,豆粕价格涨至4580元/吨,对比春节之前上涨了靠近900元/吨,部分地区,如广东地区甚至涨至4800元/吨。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的带动,迫使饲料企业不得不应对涨价潮。据部分养殖企业反映,其饲料价格相较春节之前普涨超300元/吨。
基于上述情况,为有效应对猪价下跌风险,养猪企业应苦练内功,加强管理,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有条件的企业,可利用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做好风险对冲,减少损失;相关企业要重视科技创新,提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