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厨房,正在被120年前的吊打

更新时间:2023-01-03 04:47:59作者:智慧百科

现代人的厨房,正在被120年前的吊打


不知现在,有多少朋友是在准备装修计划,只等年后开工的?

最近我也在做功课,偶然间刷到了一场120 年前的厨房设计比赛,越看越上头。

要知道,当时不过才通自来水和燃气,水槽也刚刚出现,却能提出影响至今的 U 型厨房、黄金备菜区、厨下照明等设计理念。

今天就带大家穿回那个时期,看看当初的厨房有多牛,以及聊一聊:

1、什么样的厨房才是好用的?

2、橱柜要怎么设计,做饭才舒服?

3、五十年代也流行的不锈钢橱柜强在哪?


编辑 | 大锤
审美有点旧,一直迷恋小众

厨房设计 ≠ 橱柜布局

现在我们装修厨房,很大程度上是在想设计怎样的橱柜,比如纠结板材的类型和颜色、内嵌电器的型号、能不能做成 U 型等。

这样做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我很好奇,为什么一定要追求 U 型布局?

像以下两个厨房,即便同是 U 型,但左边的明显不好用

● 冰箱和水槽之间的台面狭窄,摆不下太多待处理的食材和会用到的厨具;

● 水槽左侧的操作台很宽敞,但离灶台远,烹饪时来回要走很多步。



图源 It happened in the kitchen part1. by GE

实际上,厨房会有 U 型、L 型这样的说法,依据的是冰箱、水槽和灶台的位置关系,而非橱柜的形状。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不仅是将「因果关系」弄反了,还把厨房设计变得教条化,以为只要弄成 U 型,厨房就一定好用。


图源 1958 kitchen book

早在 1920 年代,当时在欧洲市场很有名的橱柜制造公司 Hoosier 提到过:


图源 The Kitchen Plan Book. 1920

后来,他们便发起一场设计比赛,设定了厨房「好用」的标准

● 电器设备安排妥当,确保用餐前后的操作顺序不会被打乱;

● 能减少站立和走动的次数;

● 有充足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 橱柜尺寸最好可标准化,材料不能太昂贵,否则不利于生产、推广。

来看最终的获胜方案,这个厨房光有两扇门就赢了一半,而且将冰箱安排在门口,采购回来直接就能处理食材。

烹饪前后的安排也很细致:

● 制作西点:① 打开冰箱→ ② 在橱柜台面上处理→ ③ 需要厨具就从旁边拿;

● 开火烹饪:① 打开冰箱→ ② 在橱柜台面上处理→ ③ 准备好放到灶台;

● 等待食物煮好的间隙,可以拉下灶台旁的隐藏式熨衣板进行熨衣;

● 准备用餐:③ 食物装盘→ ④ 放到折叠式小餐桌或者餐车上→ ⑤ 送到餐厅。



图源 The Kitchen Plan Book. 1920

更绝的是,餐边柜有两个传送口与水槽连接,用餐完可直接把脏盘子放到台面上,不用来回进出厨房。


图源 The Kitchen Plan Book. 1920

这也像目前流行的室内窗设计,住范儿的真实人家客户就曾实现过这样的做法:



图源 住范儿自摄

当然,我们现在没办法照搬这套方案,除了饮食习惯不同,还会有原始户型、下水、排烟等因素的限制。

说穿了,能不能设计出好用的厨房,关键在于前期的住宅开发是否科学,而不是只靠后期亡羊补牢式的装修。

原来在 1993 年,国内曾兴起过关于小康住宅的研究,比如提出:

● 配备专门的管道区,统一布置各种管道;

● 进深至少要有 2.4m,考虑冰箱入厨的话,还应增加至 3m;

● 面积最起码要在 4~7㎡ 之间,或者和房子的使用面积比为 0.09~0.13;

● 理想的「三角操作区」是冰箱放门口、水槽在中心、灶台和水槽之间要有操作台。

可惜后来因为商品房市场发展迅速,开发商也很难留出时间研究厨房到底怎么盖,只是你很喜欢,或者会经常下厨的话,买房时可多留意厨房的原始结构,选对了装修才是锦上添花


图源 开彦. 中国城市小康住宅通用体系 (WHOS) 的研究 (二)[J]. 住宅科技,1993 (9): 8-12.

设计橱柜,不要只想着收纳

收纳空间能做多大,其实由厨房面积决定,先天有局限性。而且,如果只是把物品堆砌在里边,不怎么用,那这样的收纳也很失败。

好用的橱柜应该是尺寸合适的,这样干活才舒服,不用走来走去,原地就能拿到需要的物品,而这可以通过做到「三不要」来实现。

1、不要公式化地定台面高度

平常我们会推荐按「做饭人身高 ÷ 2 + 5cm」的公式设计高度,或者做成高低台(水槽比灶台高 10cm)。

但这也不是恒定的尺寸,比如平常只做简单料理,那台面高度做到「身高 ÷ 2 + 7cm」更合适,手肘稍稍和地面齐平,腰也不用弯得很低。

要是家里习惯做面食,台面反而低点好,方便使力。

比如 1920 年代流行的独立式橱柜,为了方便当时的人们做西点,地柜高度就只设定为 75.5cm


图源 https://www.woodcraft.com

如果选用的是集成灶,那地柜高度一般是 80cm,不然台面无法和电器齐平。

1940 年代销售的地柜之所以要做到 91.44cm 高,也是为了适配灶台,还有就是当时的女性都常穿高跟鞋。

不同台面高度下的姿势对比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除了饮食习惯、电器类型,定台面高度还可看买的水槽多深。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有研究说明,水槽最低点离地 79cm(台面高度、水槽深度分别为 91.44cm、12cm)时,站着干活才会舒适些。

后来考虑到会有清洗大型锅具的需求,实际做的是「深浅槽」,两边深度分别为 12cm 和 20cm。

不过如果你有买洗碗机,那水槽深度对台面高度的影响会小些。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2、不要忽略台面宽度

国内橱柜的台面宽度一般为 60cm,我们建议是如果有条件,做到 68cm 更好

可以计算下,常规菜板宽 34cm、1L 保鲜盒 15cm、普通酱油瓶 6cm,上下摆放后台面就只剩 5cm,再放酱料碟都很难,所以更推荐往宽了做。

如果过道空间不够,可以参考上世纪厨房里常有的设计:抽拉板,拉出后就能当作置物台面。


图源 HISTORISKA HEM

3、不要安排固定收纳区

多数橱柜内部会分餐盘、锅具、杂粮收纳区,看着井然有序,实际做饭是会手忙脚乱,因为需要来回走动拿东西。

所以,就近收纳才比较实用,我们可以参照自己的身体部位进行安排。

#1 左 / 右手

如果习惯用右手取物,那相关工作区里会用到的设备或者工具,应该放在右侧。

比如灶台右侧是工具柜,烹饪完直接装盘;水槽右侧需要宽敞台面,方便放脏盘子;洗碗机右侧设储存柜,清洗完正好能整理厨具。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It happened in the kitchen part1. by GE

设计地柜抽屉时,可以将其往右移 20~30cm,这样我们侧下身就能打开取物。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备菜区一般根据电器的开门方向决定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It happened in the kitchen part1. by GE

#2 眼睛

吊柜第一层是人站立时能平视的区域,适合放常用的厨具、调味品或者其它物品,这也是伸手取物较为舒服的状态。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住范儿套餐里的吊柜开放格设计

其实也是依据了「平视原则」


图源 住范儿自摄

#3 腰部

电器装得太高或者太低都会不方便打开,所以内嵌烤箱、微波炉,或者布置通顶柜收纳小家电时,可以将常用的「齐腰安装」


图源 Recipes for your new kitchen. 1958

#4 膝盖

无论层板还是拉篮,规划地柜的收纳布局时,建议把常用物品安排在腰至膝盖的区域,膝盖往下的适合放囤货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4、要有需要,可以考虑坐着干活

准备中餐时,如果是坐着料理食材可能会很不方便,因为没法很好地发力。

但如果有需要,设计能坐着干活的空间未尝不可,坐下来慢慢择菜可比站着舒服多了。

1920 年代流行的独立式橱柜就是这样,设计凸出地柜、能向外拉出的台面,坐下来不用担心会磕到脚。


图源 www.flickr.com/photos/dok1

到了 1940 年代,整体橱柜也还在沿用抽拉板设计,只是台面变为与地柜齐平,然后底部往里缩一点(类似现在的防潮板),这样人坐下时不会磕到脚趾头或者弄脏鞋头。

为方便使用,建议是在比台面低 20cm的位置内嵌抽拉板。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5、要有可能,升降设计很实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流行研究「升降厨房」,电器设备日常就藏于橱柜中,需要用再按下按钮。

于 1957 年发布的「奇迹厨房」项目,里边就详细记录了「电器自由升降」的过程:

● 冰箱、搅拌机、咖啡机等设备不用时全藏起来,需要使用时挥一挥手就可以

● 水槽内嵌至橱柜,可调节高度,方便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 底部的干粮储藏抽屉,挥挥手,抽屉会上升。




图源 RCA-Whirlpool® Miracle Kitchen

倘若电器真的有升降功能,其实能帮助节省台面空间,减轻家务负担

现在有些品牌也在主打「升降」,比如 AEG 升降式洗碗机,最下层能向上升起,这样就不用再弯腰取出餐具。


图源 AEG

6、不买不锈钢橱柜,也能借鉴的设计

因为钢铁产能过剩,加上人们有防虫蛀的需求,兴起于 30 年代的不锈钢橱柜逐渐成为市面上的主流。

虽然早期的技术不太发达,比如用久了还是会有生锈的问题,但内部的一些配置,其实很值得参考。

比如为了消除关门时发出的噪音,门板、抽屉内部都配有橡胶缓冲器(类似现在的阻尼器);台面会进行抛光,以易于清洁食物加工过程中留下的油脂。

不同的吊柜样式:配玻璃门、转角柜、搁架、挂钩



不同的地柜设计:托盘存储、毛巾悬挂、杂粮收纳


选择带镂空的门或者抽屉,利于通风和保存食物



图源 Modern work saving steel kitchen. 1938

厨余垃圾的处理一直让人头疼,当时的设计是将垃圾桶藏在橱柜里。柜门打开时,桶盖被固定在里头的线牵引,随之能向上打开(现在有感应式垃圾桶可选择了)。


图源 Modern work saving steel kitchen. 1938

无盖垃圾桶也适用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还有是在台面开孔,底下连着垃圾桶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相比 1920 年代,21 世纪无疑更先进,但厨房反倒没有什么革命性的设计出现。很大原因是餐饮及外卖业更发达了,厨房好不好用,大家已不再敏感。

这也提示,定制设计是否应该更追求「个性化」?标准化未必适合当下,想想 85cm 的台面高度,就「绊倒」了无数人。

不知你对厨房、橱柜设计有什么心得?欢迎来评论区聊聊,以及喜欢今天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和在看噢~

来源:住范儿原创

编辑:大锤

投稿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住范儿上海店全新登场

点击图片预约,开业期间有惊喜!

本文标签: 厨房  橱柜  台面  灶台  地柜  收纳  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