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时间:2022-07-15 08:52:34作者:未知
在二战时期,日军的 “神风特工队”给美军造成了不少的麻烦,这些“招核”少年们疯狂合和无畏的进攻给登岛作战的美国军队以及舰艇一度造成了“神风恐惧症”。而这些进行自杀式攻击的特工队,之所以给自己取名为“神风”主要还是想学他们700多年前的老前辈们在对马之战中,靠着“神风”大败当时已经接近统一欧亚大陆的元军队。
他们在第一次“文永之战”和第二次“弘安之战”中大败入侵的元军队。
美军都怕的日本神风队(剧照)
在日本民间文学中,对他们抵御元帝国入侵的经常大书特书,内容无非是当时“镰仓男儿”作战勇猛,发挥了所谓的武士精神,在对马之战中以少胜多……之类云云。
翻看历史,元入侵失败,确实有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当时镰仓幕府武士们的抵抗,但在雨田君看来,之所以进攻日本失败,还是当时元帝国在胜仗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皆处于不利地位。
准备入侵的元军
天时:日本神风?
在冷兵器作战时代,天气因素对于行军大战尤为重要甚至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走向,特别是在水战中,比如赤壁之战的“东风”就决定了东汉后期,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而元朝进攻日本的“无敌舰队”也是败在了天气(具体说应该是台风)。
靠“东风”决定胜局的赤壁之战
在第一次“文永之战”中,习惯了马上打天下的元军,丝毫就不懂水军,居然在10月份的时候率军从高丽沿水路进攻日本,要知道但凡是一个在海边长大的人都知道,东亚地区的暴风季节主要是集中在6-11月,这个时候连熟练的渔民都不一定敢出海。
被“神风”摧垮的元军无敌舰队
而元军队居然大摇大摆地出征,刚开始元军的进攻很顺利,相继占领了壹岐岛和对马岛(日本一直大吹特吹的对马之战只是个很小的战役),但在进攻肥前的过程中,天公不作美,11月下旬的一场暴风将在码头上的元朝军队船只以及滩头营帐尽毁,近半数的元军在此次风暴中丧生,主帅忻都只能率着剩下不到的一半的残军败逃回到高丽。
亚欧战场无敌的“蒙古军队”
而第二次元军显然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他们在暴风季来临前(3月)选择出海。刚开始进展还是很顺利的,元军的先头部队还是像以前那样占领的九州岛的外围,不过因为此次出征的并非是元军的嫡系,而是在战场上投降的宋军和高丽军,这些军队的进展显然没有第一次那么顺利,因此双方一直处于对峙状态,但日军主场作战粮草和兵员充足,而远征的元军补给线很远,进入6月暴风季后,补给线更是中断,元军的粮食已经开始出现危机,再加上日本忍者袭击,在九州的元军度日如年。
日军和元军在海上进行决战
更让元军雪上加霜的是这时暴风又不期而至。
7月份北路阿塔海的水军和南路范文虎的水军准备合兵进攻九州的太宰府,但到了八月一日,台风突然大作,两处的元军的战船因为距离较近,被大风吹得相互碰撞,一共将近3500艘的战船顷刻间沉没打扮,特别是北路元军因为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性几乎全部覆灭,南面的范文虎所部因为船距离较大,才避免了覆灭危机,但也损失过半。而这一场台风后来被日本人称之为“神风”……
被暴风冲击的元军舰队
可以说在天时上,“神风”帮助了日军很多。日本九州多风暴的特点,让元军只能速战速决,一旦没有建立滩头方向和往九州内陆发展,那么一旦暴风季节到来,他们的补给线和船只都会受阻,登陆部队会只能坐以待毙。
地利:九州的地形
别看日本是岛屿很小,但实际上这个国家有将近的70%以上是山地,特别是九州地区除了南面和沿海之外,都是的山地地形,而山地地形对于习惯在平原和草原上驰骋的蒙古骑兵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的战场,而日本人个矮、灵活又是在自己家门口作战,自然游刃有余。
九州的地形对双方作战有多重要?
九州地形多山地和森林
在最开始的作战中元军从博多湾登陆,登陆场是一片平坦的平原。元军先头部队很快和日本赶来太宰府的各路勤王军队碰面,军队中包括了松浦、岛津和大友等大名,浩浩荡荡将近10万人远远大于元军。但还是由忻都带领的高丽和蒙古部队丝毫不惧这些人,在开阔的平原上便于骑兵的穿插和大兵团的展开,很快在博多湾之战中元军就击溃了日本联军,据说当时元军的箭矢都是沾上毒液,这也导致日军大量伤亡。
可以说在平原上作战的日军即使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但依然不是叱咤欧陆的元军对手。
元军和日军在滩头决战
但平原地形毕竟只有少部分,在九州岛的内陆和纵深皆是多山地形(阿苏火山就位于此),越往里面走越是森林和山地。这对于不擅长山地和下马作战的元军来说,每攻占一个地方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随着深入到岛内,他们的补给线就会增加,在山地上运输补给可不同于平原,不仅崎岖难走,而且还要被日军的武士\忍者甚至是百姓骚扰。
日军在冲击元军的防线
九州多山的地形,再加上因为第一次作战的失败,日军开始警觉纷纷在海滩建城,导致元军很难进展到内陆扩大战果,只能龟缩在海滩一代进退不得,最终缺乏纵深和补给,只能溃败。
人和:双方心态不一
除去天时地利这两个因素,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人”方面,元军也存在致命的缺陷。
首先是决策者这边。
蒙古大军已经所向披靡,但到了忽必烈这一代,蒙古帝国已经一分为四,变成了4个汗国,而且大元帝国实际上并不稳固,忽必烈上位之后,对于投降他的宋军和高丽军队并不是很放心,因此为了消除这些投降军队的威胁,他将其用作出征的日本的主力(如宋军降将范文虎等人),这些人输了可以消除自己的威胁,赢了可以让其作为占领军占领日本,远离中原。因此对于忽必烈的借刀杀人行为,导致很多出征的士兵出工不出力,被作为弃子的他们,实际上士气低落。
元世祖忽必烈
其次是远征作战将领中出了“卧龙和凤雏”这两位大聪明,对数量优势元军外行指挥,直接导致了元军在前线的溃败。
第一位是两次出征都有参加的老将忻都。
此人是典型的蒙古汉子,打仗勇猛没话说,但说到大兵团指挥还是略差一筹。他作为元军东征的boss实际上是非常反对进攻日本的,在他看来的与其占领落后的日本,不如在高丽当总督,因此对于出征日本也是懒驴上架,对征伐日本压根就不感兴趣。在第一次进攻对马岛得手之后,他就想打道回府,意思是已经占领日本一个岛了,意思意思一下得了,但却被自己的高丽部将以“大汗说过,要在日本待三个月为由”将其留下,最后碰上了日本的暴风几乎全军覆没。可以说忻都的消极作战也让元军很难扩大战果。
被迫征伐日本的忻都
第二位则是南宋的长腿将军范文虎。
此人是奸臣贾似道的女婿,一个出了名的墙头草,此人打仗不行,逃跑和骑墙倒是很厉害。大战必跑是此人一贯作风。在襄阳之战中(就是金庸小说中郭靖和黄蓉身陨的那一仗)就率先逃离阵地,可以说郭靖黄蓉战死襄阳,他是头号“功臣”。在投降了元朝之后,因为“战功”反倒是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长腿将军范文虎
在出征日本的第二次作战中,范文虎可谓是昏招频出,出征开始他就犯错,当时征日的总指挥是名将阿剌罕,不过在出征前此人病死了,本就不想去日本的范文虎开始以“守孝”的名义磨洋工,而他的这个做法让提前进入九州的忻都很不爽,说好了一起进攻呢?你不来,那我就等你,就这样双方到了七月才合兵一处。但又碰到了“神风”,最终贻误战机导致第二次出征失败。
第二次出征被遗留在日本元军降军
最后是日本人心齐。
和元朝的君臣相轻相比,日本则是人心齐聚。早在元军还没进攻的时候,他们的“恶名”就已经传到了日本,很多村民被告知,元军占领九州后如果不反抗,所有男人都会被杀掉,女人小孩为奴。
元军和日军在作战
村里人听完后一面组织老弱妇孺撤退到山里面,另一方面男人们纷纷拿起武器,如战马,盔甲,兵器等自发入伍,抵抗元军。除了百姓抵抗之外,在九州各家如岛津、大友和日向等家族也放弃了双方之间的成见,组织了联军抵抗元军。而且不仅是九州军队,在四国和本州的日本其他地方联军也开始集结,准备前往九州支援作战。因此看似是日本九州在作战,但实际上元军需要对抗的是整个日本列岛的抵抗。
游戏《对马之魂》是日本团结抗元的写照
雨田君说
现在很多日本人仍然以大败在欧亚大陆不可一世的蒙古军队为荣,却殊不知,当时征伐他们的多数是高丽和大宋的降军。而且元军之所以战败和日本的顽强抵抗关系并不算得太大,这完全是元军自己玩大了。
一方面忽必烈真的未必想要真的占领日本,只不过借日本的手来除掉这些尾大不掉的降军,对东亚进行重新洗牌,另一方面也是出征的元军准备不足,主将业余不会指挥(不善登陆作战),而且战场没选好,导致自己大败而归。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