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时间:2022-09-02 11:51:19作者:佚名
戏曲名家李胜素被认为是现代京剧第一人,她曾在2004年到访奥地利,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展开了一场演出。当然,我们的戏曲文化对于外国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很新奇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戏曲在我国从萌芽期开始计算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作为国粹,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有关京剧的发展故事,学着去欣赏京剧的美。那下面就来给各位介绍下李胜素老师,看看她和京剧到底有着怎样的情缘。
现在的人们,闲暇时刻,要么看看喜欢的书,要么刷刷手机微博,要么做一顿美食,要么就是听听歌,甚至有的就干脆发发呆,放空一下自己的大脑。不管怎样,总能找到各自的娱乐方式。而明清时期的人们就喜欢听听戏曲,最常见的,就是京剧了。往往是戏未开腔,台下就满是看客了。
作为雅俗共赏的娱乐方式,京剧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现在唱戏的人不多,但大都是刻苦勤奋的,李胜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被誉为“京剧第一美人”。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任何事刚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不容易的。不管你是第一次上学也好,还是第一次恋爱也罢,当你踏足一个你从前知之甚少甚至毫无经验的领域,你的内心都会有忐忑,哪怕你很热爱这项事物。李胜素第一次接触戏曲时,才将将十岁。那么小的年纪,面对毫不熟悉的新事物,确实有好奇,有期待,但害怕总是免不了的。
不过害怕也是没有用的,对于年幼的李胜素来说,她能做的,就是去学,去练,去让陌生变得熟悉,甚至熟练。有的时候,开始做一件事情不是最难得,一直坚持下去才是最难的。有多少人都是在做到一半的时候放弃了,然后失败了。但是李胜素做到了,她一直坚持了下去,在最难的时候也没有离开,所以她成功了。
有的人会说,不就是唱戏嘛,能有多难,坚持几年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事实还真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简单。要学京剧,需要练习的可不仅仅是唱腔、嗓音,“唱念做打”也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四个字。可能一个简单的甩袖的动作就要练习十几天甚至好几个月。
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总会有烦的时候,更何况当时的李胜素还是个小孩子呢。但是她没有半途而废。她自然也有烦,也有累的时候,但是她知道,想要成功,想要展示出最好的一面,无数次的重复是必须的。这样的坚持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庆幸的是,所有的付出终究会有回报。在她21岁的时候,数年的苦练成就了台上那个唱《廉锦枫》的小姑娘,也成就了后来那个国家一级演员。无怪乎古人常说“台下一分钟,台上十年功”。作为观众的我们永远也猜不到在舞台上表演的那个小姑娘,她那熟练的动作背后,承载了多少次精疲力竭。
自学成才的人确实有,但是大部分都是在前人的指引下慢慢走上成功的,李胜素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她的师傅们的精心教导。13到20岁之前,她的老师齐兰秋在她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在她21岁小有成就以后,她也没有自满与现状,而是又拜入了刘秀荣、梅葆玖名下,继续努力。
有名师指导,李胜素的表演不断精进。但是她并非一味地模仿,而是把所用东西都理解透彻以后,与自身相结合,注入自己的灵魂。就这样,她又陆续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等殊荣。后来又进入了国家京剧院,地位斐然。
李胜素在同辈中可谓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甚至有些老一辈的艺术家也不及她。她的嗓音是古典含蓄又不失清丽的,是饱含温婉又自带华丽的,光是听她的曲子,就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还不说观看演出。而有这样成就的李胜素,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还把中国的戏曲带到国外,让戏曲文化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当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传出她独特嗓音的时候,当京胡、月弦、曲笛、笙混合着鼓、板响起时,中国的京剧终是拭去了岁月蒙给它的灰尘,再一次拥有了它应有的光彩与荣耀。而这些离不开李胜素的努力,也离不开和她一样心心念念京剧的人的努力。李胜素的名号在国外有了知名度,中国的京剧也同样芳名远播海外。
前一段时间网上很流行一首歌,名叫《赤伶》,唱的是民国时期的戏子裴晏之的爱国情。前有裴晏之,后有李胜素。他们都是用自己的努力换来掌声,换来称赞。
戏子这个行业一直颇受争议,但在笔者看来,受争议的不是所有唱戏的人,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在她们浓妆艳抹的背后,是一颗又一颗热血和真挚的心,一如那个在火光中唱《桃花扇》的裴晏之,一如被誉为京剧第一美人的李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