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承诺将“增加PS5主机供应”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9-24 06:11:04作者:智慧百科
那是个炎热的下午。
刚上小学的我结束了一天的神游,回到家打开了电视,准点收看《迪迦奥特曼》。
但是那天电视台导播大概是整岔批了,心心念念的《迪迦奥特曼》并没有播放,一腔少年心气无法通过跟唱《奇迹再现》抒发出来,电视上反而放起了看起来很娘炮的东西。
...哥们愣住了。
那一刻,那一刹那,喺呢个moment,一个11岁、还穿着山寨胜利队队服、脸上的鼻涕还没擦干净的男孩儿,第一次感受到了“曲线美”,也是第一次完成了关于身体美学和冲动的启蒙。
要爆嘞
直到家里大人觉得我正在看一些不适宜我年纪的东西,一巴掌给我拍走,然后关掉电视。
但那份冲击已经完成,从此一去不复返。
我想这大概就是《猫眼三姐妹》对我这种90后小朋友的意义,是奥特曼和假面骑士外的另一种审美,是第一次对着电视面红耳赤、心跳加速,是从此不复往日的心悸,仿佛看待世界的方式都变了,仿佛自己都成熟了。
熟悉我的读者们都知道,我是个从不吝啬于揭示自己XP的卑鄙家伙,我把这当做是面对自我的一环,只有诚实地面对自己,才能发现真实的自我,所以我就不拐弯抹角了,《猫眼三姐妹》里的大姐来生泪成熟、知性、睿智的形象,塑造了未来我对成熟大姐姐的好球区。
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曾说过,“性欲是一种官能的体验,它为我们带来一个大而无限的经验,是一种世界性的知识,也是所有知识充实的光辉”,对我来说那光辉的原点,大概就是来生泪了。
然而就在昨天,我看到了Amazon Prime Video将制作《鲁邦三世》X《猫眼三姐妹》联合动画的消息,预定2023年推出,名义上这玩意儿还是《鲁邦三世》的50周年纪念和《猫眼三姐妹》40周年纪念作品,但预告一出两边的粉丝都他妈给整无语了。
十几年过去了,又是在一个炎热的下午,又是无意间看到《猫眼三姐妹》,哥们又愣住了......
你们丫谁啊这都是?
抛开这看起来多少带点僵硬的三渲二动画不谈,毕竟比它更僵硬的便宜动画咱也不是没见过,怎么着现在的日本动画业界已经连写实美型角色都做不来了?回想一下2019年在《城市猎人》剧场版动画里客串的版本,那会儿为了保持整体画风统一虽然也挨了不少骂,但高低也算是经典复刻。
这怎么三年过去开倒车的油门摁死不放了呢?
这种糟糕的感觉就像是你某天在街上偶遇了你的初次暗恋对象结果她整容成了网红脸一样的令人窒息
冷饭新炒这件事在最近几年可谓屡见不鲜,我一般把这种情况归结到疫情时期经济乱套之后,厂商们想要利用老IP回避风险的一种举措,这没什么问题,我们也乐于看到沉寂数年的经典作品重回大银幕。
问题在于,这些老作品被翻新之后,好像有点水土不服。
019年上映的《城市猎人》剧场版动画和上一部日升制作的剧场版《城市猎人:百万美金的阴谋》相隔近30年,《猫眼三姐妹》的两季TV动画完结于1985年,此后便再也没有以她们为主角的动画推出,时间的鸿沟改变了太多东西,主流风格的转变就是其中之一。
《猫眼三姐妹》是标准的80年代日本动画,中国大陆地区引进时已经是2001年
一定要说的话,1983年开播的《猫眼三姐妹》原版动画,已经是为了妥协制作难度、相较北条司的漫画风格简化后的版本,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因素就是以北条司为代表的的写实风格漫画在制作动画和周边商品时非常困难。
1981年漫画连载第一话的原稿
不管是《猫眼三姐妹》还是《城市猎人》,最初都是在《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的,分类上属于少年漫画,这至少说明硬派(且难画)的写实风漫画曾经也是少年漫画的中坚力量,北条司的两位助手,井上雄彦和梅泽春人也是在《周刊少年Jump》上完成了各自的成名作《灌篮高手》和《圣子到》。
但这类写实风漫画在90年代后就离开了少年漫画杂志,转向在青年漫画杂志连载,而新千年前后开始连载的“三大民工漫”所代表的新时期少年漫画,无一例外都在风格上进行了简化,这也算是少年Jump编辑部内部审美的一种倾向,强调重故事,并且简化风格也更适合商业化。
井上雄彦的《浪客行》,1998年开始在青年漫画杂志《Morning》上连载
关于少年漫画的风格演变,可以参考《食梦者》中的一些情节
硬派的写实画风当然没有绝迹,今天仍然能在各种青年漫画杂志上看到,一些漫画作者还会主动将画风靠近上世纪的作品来还原当时的感觉,这就像是今天的流行音乐中也开始频繁出现复古的合成器音色和器乐,当我们这代人成长为消费主体,我们会不自觉地想要回溯自己成长时期的审美元素。
但不能否认的是,少年漫画更代表“主流”,即使少年漫画中也不乏非王道风格的作品,在主流风格被有意塑造得更加商业化的今天,从结果上来说,想要复活的那些老作品,也不得不跟着主流风向走。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些和记忆中的样子八竿子打不着却还是要顶着同一个标题的作品。
但可能这也是当前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种无奈,“集体炒冷饭”在动画、游戏、音乐、时装等等圈子里都是个大趋势,如果把这些行为全部归结到厂商们回避风险的投资考量,似乎又是在否认我们身为观众内心的声音,我相信有些东西可以一直喜欢下去,无论过去多少年。
(我这话说出来多少有点惯着某些厂商了,请厂商自觉给我打钱)
而这份真情也不应被辜负,观众不希望被欺骗感情,如今的现状,更像是生产者和受用者之间达成了某种共识,是美好记忆和安全空间的微妙平衡,也因此,只要有一环出了岔子,我们就会更加痛苦——新鲜感已经让位,如今连美好记忆也要被糟蹋吗?
真正的无奈就在这里,因为所有的变化都在向你倾诉,今天已经不是1981年,黄金时代已经是过去时,错过的音乐浪潮不会再回来,童年向往的玩具今天已经涨价数倍。
而你,也已经不是当年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