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隐形家庭暴力”,很多父母不以为然,却伤害孩子最深……

更新时间:2022-10-10 12:06:26作者:智慧百科

​6种“隐形家庭暴力”,很多父母不以为然,却伤害孩子最深……

作者:主创团·哎呀妈

哲学教授傅佩荣说:

“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现实中,不少父母以为自己赚多点钱,给孩子舒适的生活环境,便能培养孩子成才。

却不知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尤其是这6种行为,背后藏着最容易被忽视的家庭暴力,伤害孩子最深。



把打击当作教育

看过知乎一位网友的分享:

从小自己吃穿不愁,学习也还不错,可妈妈说话特别毒舌,不管她做得怎样,总要挖苦她。

考得好,不是被夸奖或鼓励,而是“高考考得好才是真本事,这一两次的别沾沾自喜”;

考不好,受的打击更多,妈妈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看,都说你这人一骄傲就飘,根本不能夸”。

好几次提出抗议,希望妈妈说话别老带着刺,多说说她的好。

然而妈妈却不觉得自己哪里错了,反倒嘴里振振有词,搬出“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的论调。

越是这样,她越怀疑:真的是为自己好吗?

甚至还常常否定自己,不相信自己,就算有成绩也只是一时走运,自己其实很糟糕。

《欲望山庄》里有句话:

“柔软的舌头,可以挑断一个人的筋骨,语言有时候比暴力更伤人。”

父母口里说的一字一句,都在雕刻着孩子。

特别是孩子脆弱、低落,需要安慰关怀时,父母冷嘲热讽、言不由衷的语言造成的伤害很深,不杀人却诛心。

打击不是教育,而是毁掉孩子自信心和安全感的利刃,百害无一益。

想守护孩子一生健康、快乐成长,从好好说话开始,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好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爱自己。



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

常常听到一些父母的抱怨,说孩子长大了,不乐意和自己亲近了,什么话也不说。

遇到这种情况,他们更容易认为是孩子的问题。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父母费尽心思都只能在孩子的心门口徘徊,不是孩子不愿敞开接纳,而是父母找不到钥匙,或早早遗失了钥匙。

《老师请回答》中一位叫雯雯的女孩,默默忍受了两年的校园欺凌。

她会武术,也是班长,各方面看上去都很不错,可班上的同学却不愿和她玩,故意孤立她。

刚开始,她会跟父母反映,可妈妈的态度却是“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别管那么多事情”,不愿意听她说这些事。



至于爸爸,基本没机会了解她在学校发生什么事,一回家就被电话叫走,十分忙碌。

次数多了,时间久了,她也就不再跟父母提起自己内心的委屈,一个人默默承受一切。

直到上节目当所有老师和嘉宾的面,她才眼泪汪汪哭诉自己的难处。

发现没,孩子不愿意说,不愿走近父母,根本不是他的错,而是父母看不到他求助时的信号,单方面觉得“孩子说的都是小事”。

这样的情感忽视,就像一把不锋利的钝刀,在孩子身上不停划,不出血却痛得难受,以致于孩子宁可选择回避,也不想被中伤。

其实孩子要的根本不多,就是自己需要时,父母能看到他内心的声音,给他信任和回应。



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家庭成员间,有冲突矛盾,这很正常。

低层次的父母,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当着孩子的面互相争吵开撕,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

却不知,把一切看在眼里的孩子,内心正遭遇一场远超所有人想象的浩劫。

《金牌调解》有一对夫妻,因家庭矛盾整天吵架,丈夫甚至当着儿子的面,骂妻子是垃圾。

类似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两个大人在家常常针锋相对,谁也不让谁,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

如今儿子13岁,完全没有同龄人那种青春朝气。

自卑、内向、孤僻、不合群,拍照时整个人都很拘谨,疫情过后全班就只有他不敢摘下口罩。



他们以为不在儿子面前讨论离婚这件事,儿子就不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可事实却是,从早到晚活在父母无休止的相互攻击、言语暴力的环境中,儿子早就丧失了正常人生活的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天和地,不管最后谁赢,输掉的都是孩子。

如果有冲突,请让孩子远离“战场”,不要牵连到他。

如果没来得及回避,那请及时安抚孩子,向孩子解释父母争吵的原因,并强调:

这不是你的问题,只是爸爸妈妈没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怕,我们依旧爱你如初。

把爱的温暖传递给孩子,是对孩子最好的滋养。



拿孩子当筹码

心理学家穆雷·鲍文提出过一个“三角理论”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两人关系,当两人亲密关系发生问题时,往往需要第三个人介入来缓和两个人带来的焦虑。

这在“问题家庭”中实在常见。

丈夫忙于工作,疏于照顾家庭,妻子就在孩子面前发牢骚,拉孩子一起大吐苦水,抱怨;

丈夫做事没妻子那般利索,有些东西做得不尽如人意,妻子跟孩子吐槽,数落;

妻子个性强势,要求多,丈夫明面不说什么,背地里偷偷和孩子联盟,共同对付妻子……

以为拉孩子站队,增加自己的战斗力和话语权,结果却逼孩子陷入两难处境。

两边都是生养自己的父母,是自己的至亲,帮谁都是对另一个人的背叛。

“三角化家庭”,到头来是对孩子的操控、折磨和破坏。

不知不觉中,父母就是把孩子当成筹码,让他审判自己的婚姻,维护家庭的稳定。

然而孩子,根本不具备成熟的能力,更不知道该如何妥善帮助任何一方处理好问题。

越要他站队,越增加他内在的愧疚感和割裂感,毁掉他未来美好、安稳的一生。

大人之间的恩怨、矛盾,大人自己处理就好了,别扯上孩子,更别把孩子当成工具人使唤。

给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是为人父母最大的自觉。



把孩子看得比伴侣还重

看过一个街头采访,主持人问路过的女人:你的一生中,老公和孩子谁更重要。

结果出人意料。

53%的女人毫不犹豫选择了孩子,认为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肯定比老公重要。

37%选择两者都很重要,因为没有可比性。

只有10%的女人选择老公。

这个结果,某种程度真实反映出中国妻子的现状:把孩子看得比伴侣重要,什么事都围着孩子转。

孩子还小需要陪睡,就把老公赶出卧室,把“二人世界”的主角换成自己和孩子;

孩子的吃喝用度不敢掉以轻心,吃最好的用最贵的;

辅导孩子学习,自己花光全部时间和精力毫不心疼,可老公走过来想说说话却常常无暇顾及。

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的家庭模式,对孩子而言,不是爱,而是害。

一个被妈妈捧在手心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会无比坚信自己比家里任何人都重要,自己有完全优先权,无须把别人放在眼里。

长大后,大概率会变得自私、自我,不懂得人情世故。

心理专家武志红老师说:

“很多人有了孩子,就把关注点完全放在了孩子身上。

但实际上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才是这个家庭里面的定海神针,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亲子关系是第二位的。”

要知道,夫妻关系才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尊重伴侣的存在,体谅伴侣的感受,才能给孩子做好示范,让他学会尊重、克制和同理。



隔代教养权力之争

前段时间,热搜“职场父母要不要让老人带孩子”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据有关数据显示,帮子女照顾孩子的老年人比例高达66.47%,老人帮忙带娃已经成了家庭育儿分工的常态。

虽然老人伸出援手,解子女照顾孩子的燃眉之急是好事,但隔代教养爆发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身边一朋友是双职工家庭,自从儿子去年升初中,婆婆就从老家过来广州帮忙照顾孙子。

和大部分妈妈一样,朋友对儿子的学习要求比较高,周末还让儿子上网补习,不准看手机。

可老人家觉得孙子每天学习那么累,需要适当放松一下,便趁朋友不在,把手机借给孙子刷短视频。

看到朋友要孙子学这学那,看不惯也会说几句。

本来儿子自制力一般,如今还有老人家“护短”,对父母的态度也变得有些不客气。

好几次催他写作业,他不为所动,一觉得情况不妙就赶紧跑去找奶奶求助。

任由儿子被“溺”坏,还是把婆婆“送”回老家?朋友陷入两难之中。

一旦处理不好,对孩子的影响只会越来越大,根本没办法一致同心教育好孩子。

隔代教养最大的难处,无非就是“谁”说了算。

既然老人只是辅助,那么最好事先沟通清楚,哪些事该由谁来负责。

如果有些问题难以沟通,那就把关注点放在对孩子的关爱和培养上,明确双方共同的方向。

给老人足够的尊重,坚持自己教育孩子的原则,相信方向对了,孩子就少一些不必要的行为试探。



教育孩子这条路,常常有这种感受:

孩子就像是一小树苗,家庭环境是浇灌的水。

如果处处充斥着纷争、吵闹、打击,受影响的必定是孩子成长的根基,就算他想尽一切办法想长大、成材,也会囿于混乱的家庭氛围里。

只有以爱为前提,关怀孩子的处境和感受,让他活得轻松、自由,才是对他最好的成就。

愿天下所有父母,都能赋予孩子一个安全、温暖的家庭,让他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一生充满无限希望。

作者:哎呀妈,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愿用自己的心和笔,开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