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注重卫生吗?他们是如何洗漱的?

更新时间:2022-09-17 09:22:35作者:智慧百科

古人注重卫生吗?他们是如何洗漱的?

  我们每天早上都要刷牙洗脸,才能出门。既然要洗漱,洗发水、沐浴露、牙膏等这些洗漱用品自然是少不了的。但没有这些东西之前,古人又是怎样洗漱的呢?


  1.原始时期

  在原始社会,人们想要洗除身上的脏污,没有什么是二两泥土不能解决的。由于泥土显碱性,所以能和酯发生皂化反应,尤其是油脂。那时人们的洗漱真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后来人们发现了原始的碱,相较于泥土,不但去污效果更好,而且更卫生,所以泥土便慢慢被淘汰了。

1904de195a3a7b55cc3d5cf85cbf1fa7.png

  再后来有了火,人们发现草木烧剩的灰也能去污除渍,而且草木灰湿时易随水而走,干时易随风而去,所以用草木灰洗衣服一直沿用到先秦时期。《礼记·内则》记载:“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浣。”可见那时草木灰的作用十分重要。


  2.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人们不仅洗澡、洗衣服,还开始注重对牙齿的清洁。《礼记·内则》记载“鸡初鸣,咸盥漱”,表明人们开始有了漱口的习惯。

  《诗经·卫风·硕人》中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的描述。而这一时期的重要洗漱用品莫过于淘米水。据《周礼》记载:“五日则镡汤清浴,三日具浴。其间面垢,镡潘请缋;足垢,镡汤清洗”。

  当时的人们喜欢用淘米水洗漱,淘米水不仅能充当沐浴露、洗发水和洗面奶,还有一定的药浴功能,对腰痛和冻疮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长期使用淘米水洗澡,还能使皮肤变得更加光滑。而淘米水之所以有如此神效,主要是因为溶解了一些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养分,可以分解油污,淡化色素等。


  3.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人们发现皂角的清洁效果比淘米水好很多,且对风湿和皮癣都有很好的疗效。使用皂角洗漱成了新的潮流。

  所谓皂角,即皂荚树的果实。皂角不仅具有清洁作用,更是中药材,对于痰涎壅盛、痈肿疥癣都有很好的疗效。但那时的皂角可是稀罕物,平常人家很难用到,所以大多数人还是用草木灰和淘米水洗漱。

23a6b874cf8c00ee860a42ad95081812.png

  这一时期人们漱口的方式也多了起来,有用茶漱口的,也有用盐漱口的,还有用末粉漱口的。所谓末粉,即不溶性硬质物磨成的细末。据说秦朝时有用石砖末粉的,汉朝时有用瓦末粉的。

  由于盐水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茶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保持口腔清洁卫生,还能解除油腻、调节肠道,所以是漱口常用之物。


  4.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在魏晋“澡豆”的基础上造出了最早的胰子,其洗涤功能已和今天的肥皂相差无几。而出于对美的追求,人们开始在洗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护肤与化妆,唐朝时口脂与面药非常受欢迎。由于它们的制作秘方多不外传,且大多都只有宫中才有,所以分外珍贵。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写道:“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然今之医门,极为秘惜,不许弟子泄露一祛,至于父子之间,亦不传示。”足见其价值不菲。口脂一来可用于防止寒冬口唇开裂,二来可使口唇或面颊红润,更具魅力。面药也可预防面部皮肤因寒冻而皴裂,亦可使皮肤润滑弹嫩。

  除了护肤,隋唐时期人们对口腔清洁也更加注重。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有“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的记载。而且隋唐时还出现了揩齿法,即用洗净的手指或布料清洁牙齿。在敦煌壁画《劳度叉头圣图》中,就画有一和尚半蹲在地,左手持漱口瓶,右手中指揩前齿。

  到了晚唐时期,人们把杨柳枝泡在水里,然后咬开杨柳枝,利用里面的纤维蘸着青盐刷牙。所谓的“晨嚼齿木”就是这么来的。《处台秘要》中记载,“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除此之外,唐朝时还出现了中草药洁齿的配方,有的直接熬成药汤来漱口。


  5.两宋时期

  宋朝时洗漱用品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出现了肥皂的雏形,在当时叫作“肥皂团”,是将天然皂荚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

  宋人杨士瀛在他的《仁斋直指》中就对肥皂团的秘方有详细的记录,其中涉及香料、中药等近20种。周密在《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他处所无者》中还专门描述了南宋都城临安售卖肥皂团的商贩。

  除了洗漱,宋朝人还非常注重口腔卫生,《医说》记载:“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酒精的消毒功能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而且宋朝还发明了最早的牙膏,其配方主要是柳条和姜汁。柳条对龋齿和牙龈出血都有很好的疗效,而姜汁具有解毒杀菌的效用。《太平圣惠方》就有“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的记载。在此基础上,北宋末年洪刍的《香谱》中,收录了十几种牙膏配方,里面多含沉香、藿香、檀香等中草药。

  南宋时期还出现了专门制作和销售牙具的店铺,《梦梁录·卷十三》记载:“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周守忠编写的《类纂诸家》中写道:“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


  6.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出现了真正的香皂,是当时大户人家必不可少的洗漱用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录了香皂具体的制作方法:“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

  除了洗澡护肤,人们还开始护发。明朝郭晟的《家塾事亲》中就有“脂麻叶,汤浸涎出,妇人用梳头沐发去虱”的记载。这里所说的“脂麻叶”即现在的芝麻叶,在一些医学典籍中有记载,说芝麻叶可以使头发乌黑润泽,且能防止脱发。所以,芝麻叶的功效更像是今天的护发素。

0b9d1f09065b1e4b8f88001e5a46aaec.png

  而在牙齿清洁方面,明朝牙刷更接近于现代牙刷,甚至还加入了特色化手柄的设计。到了清朝末年,牙刷出现了各种品牌,当时很火的广东梁记牙刷有“梁记牙刷,一毛不拔”的广告语。但牙刷多使用于达官贵胄,民间多用搽牙灰,即稻谷的糠壳烧成的白色灰,一些地方直到解放后还有卖的。纵观古人洗漱的历史,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古人对于洁净、健康的不懈追求。

  参考资料:《礼记》《千金翼方》《处台秘要》《太平惠圣方》《本草纲目》

为您推荐

历史的朝代顺序 历史的朝代顺序是什么

1、最先的朝代是从夏开始,然后是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直到清朝结束。2、其中三国是分曹魏、蜀汉、东吴。南朝又分宋、齐、梁

2023-01-31 07:04

朱熹世人尊称什么 朱熹被尊称什么

1、朱熹被后世称为朱文公,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

2023-01-31 07:04

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1、周朝统治多少年有两个说法。第一种是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第二种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其原因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仍一直无法确认。2、周朝(前1046年—前25

2023-01-30 22:06

刘禹锡有什么之称 刘禹锡简单介绍

1、刘禹锡被称诗豪。2、出自唐·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2023-01-30 22:05

清朝多少年呢 清朝建立了多少年

1、二百七十六年。2、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3、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

2023-01-30 16:04

多肉遮阴妙招 多肉遮阴方法

1、正南朝向的阳台是最佳的养肉环境冬季全日照,夏季只有清晨和接近晚上的时候略有光照,对于皮实肥厚的品种来说(不忍看到肉肉晒伤的肉迷还是可以适当遮下东西方向的强光),则可不用遮阴,但一定要保持室内的通风。至于其他朝向的阳台

2023-01-30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