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7-12 17:50:57作者:未知
研发能力强、产业链条全、产业生态优——锚定空天信息产业,安徽显然有备而来
安徽可发挥自身在卫星协议、有效载荷、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协同浙江省载荷数据存储、卫星原材料、信息服务,江苏省卫星协议、终端设备、元器件,上海卫星平台建设,多方形成合力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吴慧珺
今年2月,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的中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总部落户安徽合肥。实验室将围绕深空探测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国际大科学计划,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并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安徽有着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空天信息产业体系,行业龙头企业签约落户、产业创新平台积蓄新动能,专业科研队伍为全产业链提供信息服务能力。在上游卫星载荷制造、中游地面设备制造、下游数据应用方面已经有了优良的产业发展生态。
中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总部花落合肥,无疑让安徽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有了更加坚实的依靠。
《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基本思路》提到,“大力发展空天信息产业不仅是推动科技创新、打造新的发展增长极的题中之义,也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造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面向未来逐梦浩瀚星辰,创新大省安徽再出发。
中科星图合肥数字地球有限公司正在开发的数字地球部分模块 张端摄/本刊
从“海丝一号”到“巢湖一号”
天上有一种神秘的“星星”,不论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还是云遮雾绕的白天,它们都可以给地球拍出“高清”大图,观察着这个蓝色星球上的一举一动。这类神秘的“星星”就是SAR卫星,即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2020年12月22日,中国电科38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颗商业SAR卫星——“海丝一号”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太空中自此首度有了“安徽造”的商业SAR卫星。这颗卫星填补了中国商业SAR卫星的空白,也标志着中国商业遥感SAR时代的到来。
2022年2月27日,“天仙星座”首发星“巢湖一号”SAR卫星升空,与“海丝一号”成功组网,奔赴浩瀚星辰,率先实现国内商业SAR双星组网运行。
“天仙星座”是中国电科38所发布的星座建设计划,计划由96颗轻小型、高性能SAR卫星构成,组网成功后各卫星将部署在多个轨道面,全天候、多维度给地球“拍照”,通过多星组网实现遥感数据服务能力,可随时提供及时、精准的监测服务,实现有“感”而发,随“星”而动。
据中国电科38所所长陈学军介绍,“巢湖一号”入轨后,经过姿态调整、测控数传开通、能源系统检查,雷达正式开机成像,下传目标区域图像。“只有经卫星地面系统快速处理即刻成像,图像质量很好,才标志着卫星研制成功,正式转入在轨运行测试阶段。”
追随“海丝一号”的旅程,“巢湖一号”随后实现首次出图,拍下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淡蓝色的画面上,巢湖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江淮大地上,清晰可见湖北岸高楼林立的城市和综合交错的路网,湖南岸万顷良田生态湿地群落环绕。
SAR卫星为什么能穿云破雾?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盛磊说,以“巢湖一号”为例,它就像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微波成像相机,用微波代替传统可见光来拍照。
“SAR卫星把微波发射到地面,再接收反射回来的微波信号,通过处理得到图像,可全天候稳定获取遥感影像。”盛磊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和“海丝一号”相比,“巢湖一号”具备6小时应急成像能力,可以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可靠的卫星遥感数据服务。“巢湖一号”与“海丝一号”组网观测,将为自然资源、防灾减灾、形变监测、安全管控、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提供政府与商业服务。
陈学军说,“海丝一号”实现了商业SAR卫星数据的国产化,随着人工智能的赋能和互联网应用模式的创新,商业遥感卫星的应用将创造更大价值。
安徽的底气
空天信息产业是构建空间基础设施,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来自空天领域信息并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新兴产业,是迈入全互联时代涌现的前沿新兴产业形态。安徽省“十四五”时期要大力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空天信息产业。
研发能力强、产业链条全、产业生态优——锚定空天信息产业,安徽显然有备而来。
业内人士表示,纵观安徽,在卫星工程上,拥有国内领先的航天装备工程技术基础,汇聚着中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电科38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专业的航天装备科研队伍。
此外,在数据落地上,安徽掌握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天基骨干网关键技术,具备多源数据接收、存储、挖掘、分析的能力。在数据应用上,省内拥有覆盖广泛的各类信息服务,空天信息数据已被应用于“双智”、“双碳”、物联网及农林勘察、地形回测、城市监测、海洋监测、自然资源普查、自然灾害监测等领域。
在合肥市高新区中安创谷科技园内,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一批网络工程师正在给地球画图,蓝色的GEOVIS数字地球在屏幕上跳动着。
“数字地球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的数字化的地球。”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宗有说,数字地球产品对标谷歌地球,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中科星图的数字地球落户安徽,瞄准的是该省发展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产业。“大数据需要算法的支撑才能发挥其价值,离中科星图不远处的科大讯飞,是全球知名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这与我们的发展需求无缝耦合。”邵宗有说。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说,从大量复杂类型碎片数据中挖掘隐藏于其中的有价值信息,从杂乱无序的数据中重建其关联关系,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加持。
在研究人员看来,合肥是安徽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这里研制了“天链二号”“高分十号”“海丝一号”“巢湖一号”“墨子号”等多颗卫星,即将发射碳监测、互联网卫星等系列卫星。合肥市副市长朱胜利对本刊记者说,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核心制造和数据处理能力,而合肥在卫星制造、数据落地、数据应用、产业环境等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在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方面均已培育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政府需求多,通信卫星市场化程度高,经济体量最大。”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主席吴劲风说,合肥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有大院大所的人才优势、地处长三角的地域优势、卫星制造的成本优势等明显长板。
据朱胜利介绍,合肥市已把空天信息作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根据《合肥市“十四五”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十四五”末形成1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制造产业、3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产业、500亿元左右规模的“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全产业链总规模达1000亿元。
中科星图合肥数字地球有限公司展厅内的数字地球3D视觉模型 张端摄/本刊
掌握主动权
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前沿阵地和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性领域,谁在空天信息产业上抓住先机,谁就能在未来产业发展上占据制高点,更好把握住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银河航天全球遥感卫星产业基地、中科星图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航天宏图卫星全球运营中心……一批空天信息产业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安徽,助力江淮大地逐梦浩瀚星辰。
不少专家认为,安徽可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比如,安徽可发挥自身在卫星协议、有效载荷、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协同浙江省载荷数据存储、卫星原材料、信息服务,江苏省卫星协议、终端设备、元器件,上海卫星平台建设,多方形成合力。通过聚集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构筑产业生态,形成产业集群,不但可以带动安徽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将有助于完善长三角区域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助推国家空天信息产业发展。
依托“天上的星星”,安徽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网络已经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森林蓄积量、耕地保有量、水环境质量等,都可以通过遥感卫星实时在线监测,极大提高了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在盛磊看来,依托卫星数据,安徽未来可探索构建一批示范工程。比如“数字皖江”示范工程,围绕皖江治理重点内容,共建共享卫星遥感、岸基雷达、北斗定位、AIS航迹监测、卫星通信等技术手段,推动长江流域协同治理,服务长江治理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并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精品工程”,在此基础上推动应用场景落地,让相关行业生产在线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
朱胜利认为,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核心制造和数据处理技术,呈现出“精细化、星座化、一体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投入要求高,市场探索还不充分,这要求安徽打造一组“卫星制造-卫星发射运营-数据应用”的空天信息产业平台体系,并据此构建“数据/增值产品-平台/系统-综合解决方案-运营服务”一体化商业模式,推动空天信息产业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中安创谷科技园二期作业工地上,各种施工机械川流不息,一千多名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建造新的产业园区。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芳说,中安创谷科技园二期正在规划建设空天信息产业园,将作为空天信息产业的先期承载区,打造“卫星制造—卫星发射运营—数据应用”的空天信息产业基地和平台,推动要素集聚、创新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空天信息产业未来之路在何方?安徽仍在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