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7-29 09:08:20作者:佚名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文】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时,首次在国内场合强调“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这是继2021年9月21日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时,第一次在国际场合提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后,习总书记在重大场合再次对当下世界局势演进研判的再次强调,也是继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的又一个关于时局的重大提法。
在2020年8月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总书记首次用“动荡变革期”的提法,对“百年变局”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更加具化的阐述,深刻揭示了世界发展潮流所向在当下发生的“动荡”与“变革”双重迹象。
21世纪第三个十年伊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出现诸多改革的呼声,包括当时美国大选引发的社会种族双重分裂与民主体制急剧退化、疫情初期暴露欧美国家治理能力的衰落、碳中和升级为全球共识引发的投资贸易金融国际规则重塑等,都印证了世界局势“动荡变革”所具有复杂多变、矛盾交织的最新动向。
一年多以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军之路正式开始的时段,习总书记在“动荡变革期”前加了“新的”这一前缀,这是对残酷激烈的大国较量态势与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挑战的准确识变,在从国际格局的横坐标和历史趋势的纵坐标两个维度,准确界定了国际秩序、大国博弈、经济风险、各国社会、科技创新、气候应对等六个方面出现“动荡”与“变革”并存动向的最新态势。
一是国际秩序重组酝酿期。在疫情恶化、经济低迷、俄乌冲突等多重事态的冲击下,二战结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治、经济、贸易秩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休克”状态与“赤字”困境:
以联合国、WTO、WHO为主体的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功能的严重失常;以美国领衔为传统的全球治理惯性与行为规则的彻底失势;以G7、G20为代表的全球危机应对大国协调机制的极度失位;以IMF、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财政货币协调机制全面失措。整个国际秩序到了“不改革可能崩盘”的悬崖边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企图保持其霸权之势,与希望坚决捍卫与完善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诸多分歧,尤其与长期受美西方威胁的俄罗斯产生激烈冲突。国际秩序演进的未来变得高度不确定性,一系列重组方案或许在动荡之后会逐渐显现。
二是大国博弈关键决斗期。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以激烈的军事行动方式试图打破原有西方霸权秩序,使得大国格局出现冷战结束以来最激烈的动荡。截至5月初,美国领衔的北约与西方各国对俄罗斯进行暴风骤雨式、高达6000多项的制裁,为乌克兰提供约百亿美元的经济与军备援助、卫星信号支持、黑客攻击策应、国际舆论控制甚至指挥系统支援,还召集40国国防部长联合对付俄罗斯。双方较量螺旋式升级,关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生死较量愈演愈烈,俄罗斯被迫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耸升,有预言甚至称“可能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实现“以乌制俄”“以俄压欧”的离岸平衡同时,美国还推行“印太战略”,做强“五眼联盟”、做实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加大对台湾协防承诺,企图在台海挑动一场新战争以实现“以台制华”的目的,进而延缓中国崛起的进程,护持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或许残酷的大国较量后,才有可能再次确立新的大国均衡格局。
三是经济风险喷发前夜期。俄乌冲突像是推倒了一系列多米诺骨牌,导致能源、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飞涨,外部需求下降,金融环境收紧,经济活动放缓,滞胀风险上升,粮荒若隐若现,多国债务、通胀高企至40年来最高水平。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浪潮空前高涨。
“长期停滞”成为国际经济学界最热议的话题之一。越来越多人感叹,全球经济即将进入多国集中爆雷的前夜。当下全球最火的企业家马斯克更是预言全球经济危机会在“2022年夏季、最晚2023年爆发”。
斯里兰卡宣布“国家破产”,民众涌上街头抗议。图自外媒、社交媒体等
经济异常动荡,高度考验各国政府的预期管理能力与风险出清效率。美国大幅加息推出激进货币紧缩政策,意在抑制通胀;中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的政策反向而行,无法形成真正的国际宏观政策协调。
全球化开始深度转向区域一体化,2021年以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欧亚经济联盟的深化,都体现出亚洲内部加强融合的区域意愿。欧洲、北美、非洲、中东、拉美等区域整合之势也很明显。或许在新一轮风险之后,新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将会变得明朗。
四是各国社会民粹高涨期。两年多的新冠疫情造成超2亿人感染、超600万人死亡,其中多数都是老人与穷人,本质上是一场“穷人危机”。美国亿万富翁们的财富却在两年间增长高达62%。贫富分化加剧怂恿民粹主义掀起波澜,西方国家反建制的抗争思潮和运动声势达到多年来的高位。民粹主义者们猛烈攻击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助推阶层和族群对抗,在边境封闭、群体隔离等议题上不断搅动公众情绪,导致西方国家的社会治安水平普遍下降,枪支伤亡事件猛增,恐怖主义极端事件2021年在美国更是翻倍增长。
长期的疫情危机在多国引发强人政治的盛行,并产生与各国民族主义的双重共振。大数据推送导致的“信息茧房”,加剧了网络用户的政治极化与群体同质化,又变向对民粹主义进程推波助澜,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排外主义声势,形成对传统的全球政治、国家治理与跨国教育的长期威胁。人类在呼唤着文明新形态下的大理论、大思想。
五是应对气候变化规则重塑期。2021年可被称为全球“碳中和元年”。在联合国的呼吁下,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或重申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碳净零排放)的目标,以共同应对21世纪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然而全球共识下的兑现路径,减排背后配额矛盾,下届美国政府若特朗普化地退出巴黎协议的重大变数,注资低碳的主体与来源,低碳发展的规则、技术、标准来实现路径等,都将涉及到未来残酷且激烈的国际博弈。
碳中和正在重塑大国博弈,碳排放量化约束下大国运用剩余排放空间的能力和效率引发了经济基础变化,以此为资本参与到大国博弈中去;同时碳中和国际共识带动了上层建筑革命,涵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单边或双边贸易与金融博弈、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碳排放空间约束划分上的双边气候责任博弈、区域范围内的小多边气候地缘政治博弈、国际气候公约与环境谈判的多边博弈等多个层面。气候变化的应对将推进更多国际规则的出现。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一处风力发电项目(2020年5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六是科技革命创新胶着期。基于数据算法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极大提升了社会运行的整体发展效率,却也如“双刃剑”般带来不可测的巨大技术风险,甚至取代粮食匮乏、金融波动、经济危机、军事冲突而成为重塑未来社会运行底层逻辑的新变量,进而促进人们在技术伦理上出现前所未有的争辩与胶着。智能技术拓展人类活动的时空,但同时却出现人类劳动被逐渐取代,人类的世界控制权与主体地位可能丧失的新风险。
技术伦理陷阱要求未来的人类发展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尺度,协调各国政治、经济、金融、贸易等实际利益的国别分歧,更保障人类在世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性和主体性,进而制定人本主义框架下、不轻易僭越技术伦理的门槛和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
由此看,习总书记讲述的“新的动荡变革期”的确是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出现的国际秩序重组酝酿期、大国博弈关键决斗期、经济风险喷发前夜期、各国社会民粹高涨期、应对气变规则重塑期、智能技术创新胶着期的高度浓缩。
“六期共振”,导致了世界新的动荡,也倒逼世界的新变革,使国际秩序、大国博弈、经济风险、各国社会、科技创新、气候应对等六个层面都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如果以乐观心态并富有想象力地评估,笔者预测,经过短期内的重大危机之后,到2035年前后,大概率会出现偏乐观的场景。经过激烈的博弈,国际秩序将推出新的规则。
经过残酷的斗争,中美博弈将实现微妙平衡。经过风险的释放,世界经济将维护平稳增长。经过民意的冲突,各国社会将分出更多主体。经过气变的推进,低碳事业将呈现显著进展。经过规范的约束,智能技术将聚焦人本主义。当然,也不排除悲观主义的小概率事件,以及短期内的重大危机。
对此,我们需要做好未来几年全球有可能剧烈动荡的心理准备以及拥抱变革的雄心壮志,协调并平衡好工作层面的进取与稳健,以长期主义视角看待个人生活的未来,相信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能成为世界新动荡变革期的最终赢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