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霸家长经验分享!让孩子爱上学习的秘密在这里!

更新时间:2022-08-16 10:32:23作者:佚名

北大学霸家长经验分享!让孩子爱上学习的秘密在这里!


暑假正当其时,

相信不少家长在思考:

假期应如何陪伴孩子?

怎样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如何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专业?

相信读完下面这位

北大学霸家长的

教育经验分享,

你一定会收获满满哦~


姓 名:戴莹妊

执笔家长:戴秋飕

录取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

毕业中学: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

获奖情况:

“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学霸档案

引言

女儿今年参加高考,发挥比较正常,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录取。欣喜之余,女儿在过去十多年的学习场景犹如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在我的眼前闪过……

女儿之所以能在最后的高考中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最关键的是拥有良好的心态。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女儿成长道路上遇到的每一位老师,他们对孩子的生活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爱,对学习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谈不上多么地有经验,只是想把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说出来,目的在于与大家一起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书香氤氤,润泽生命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共识:一定要让孩子进行大量的阅读,因为阅读真的很重要!

孩子有阅读的习惯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能开发孩子的智慧,激发孩子的潜能,增强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为孩子的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座。

毫不夸张地说,阅读是孩子开启“状元”之门的第一把金钥匙。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家的孩子就是不爱读书,别说课本了,就是看一会课外读物都能走神,该如何让他读书呢?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家长没有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怎么能要求孩子爱上阅读呢?

从小到大,女儿的语文成绩一直挺优异的,而且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迷”。身边的同事、朋友都很羡慕女儿有这么优秀的阅读习惯,其实这一习惯的养成和我有意识地引导是分不开的。


(一)"蹭读"的快乐时光

女儿小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她对阅读的兴趣。她最早接触到的一本书是有着精美插画的《唐诗三百首》,她非常喜欢。于是,她开始对书产生了好感。女儿再大一些,她开始识字后就更爱看书了。我家中有两个大书柜,都放满了书,她开始翻阅最底下那些薄薄的小册子,是《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之类的故事书,她喜不自禁。

当女儿把家里所有适合她的书都读完以后,我就想出一个妙法——出去“蹭书”看。于是,每天晚饭后,我和妻子就把女儿“扔”在书店,然后我们便悠哉悠哉地去散步,转了一大圈后再回书店找她。

女儿来到书店,穿梭在书架之间,徜徉在书海之中,闻着书卷香,寻找她的挚爱,她乐此不疲,沉醉其中。在这段时间里,亲切的杨红樱,幽默的伍美珍,忧伤的郁雨君等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都带着各自的著作,走进了她的心房。女儿对书,不再仅仅是好感,还夹杂着渴望和喜悦。

(二)"陪读"的脉脉亲情

在知识经济时代,家长培养孩子热爱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陪读”也应有更高层次意义上的价值,即家长通过自己以身作则和努力学习来影响孩子,与孩子共成长,和孩子共同创设一个追求知识的家庭学习氛围,这样的陪读,才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我们平时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一定要做到。这一点对家长来说并不容易,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如果家长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剧或足球比赛,一边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可能反过来问:“你为什么不学习呢?”

于是,每天晚上我们全家都有一段“充电”时间:女儿在她的小书桌上专心学习;妻子静静地坐在女儿旁边或是翻看报纸杂志,或是进行业务学习;而我则看看书,写写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安静而温馨,这成了我家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导读"的讲究艺术

鲁迅先生曾说过: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这个道理大人明白,可孩子不清楚。

有段时间女儿沉浸在小说的世界里,却不喜欢其他类型的读物,这样偏颇的阅读取向,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她的阅读“营养”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强扭的瓜不甜,我要想办法让女儿对不爱看的书逐渐产生兴趣,让孩子走进广阔的读书天地。

为了敞亮她的阅读视角,我有意识地引导她阅读其他类型的读物,如人物传记、科普读物和历史文化等。

有一段时间,女儿喜欢看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节目,她对里面的一些科学小实验非常感兴趣,常常纠缠着我问个究竟。我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借此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网上和图书馆查找资料来获取知识, 解决疑问。慢慢地,她逐渐对科普类读物产生了兴致,家里的那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也成了她书桌上的“常客”。

(四)"共读"的美好生活

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喜欢看些什么样的书呢?如果家长不及时跟孩子交流,就根本无从了解。

有一段时间,女儿迷上了《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的书,她跟我说:“爸爸,你知道我看了几遍吗?我已经看了五遍啦! 你要是看了,就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了。”

女儿把书塞到我手里,硬要我看,我不感兴趣地说:“儿童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写给儿童看的,我……”

她盯着我说:“爸爸,你不是经常叫我要读各种类型的书吗?多看看儿童文学,保持一颗童心也很重要哦!”

女儿的话让我茅塞顿开,为了做她的榜样,我认认真真地看起来。第二天,我和女儿滔滔不绝地就这本书交流起来。交流当中,我抓住教育的契机:“你瞧,爸爸一开始也不感兴趣,但真正读进去了才发现其中的妙处,居然一口气看完了。你的建议非常好,以后你多向爸爸推荐好书。但你也要多看看爸爸推荐的书,多看几页,也许你就会喜欢上了。快来试一试吧!”

就这样,在女儿的“逼迫”下,我也读了不少儿童文学的书,这对我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也起到了较大的帮助。而女儿在我的影响下,也读了不少历史和科普类的书。

互相推荐、共同阅读、多多交流,成为我和女儿“共读” 的模式。我们是父女,也是书友。

现在,阅读是女儿每天的必修课,她一看见好的书就挪不动脚步。女儿的表达能力强,语文成绩突出,在高考中,她的语文发挥十分出色。

科学“陪读”,讲究艺术

其实,很多成绩好的孩子,他们的家长都不会在孩子的学习上操太多心,因为他们会把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当作一件大事对待。我认为,在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家长就应该纠正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

在培养孩子的作业习惯上,很多家长都做错了。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一般只是口头上说着孩子:“你抓紧时间看书、做作业吧!”,说完自己就看电视或做家务了,一点时间和精力都舍不得花在孩子身上。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只不过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也不一样。如果要培养孩子的作业习惯,那么家长都需要尽量陪在孩子身边,或读书或看报,让孩子感受家庭中浓浓的书香氛围。渐渐地,孩子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很少需要家长督促。


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也曾走过弯路。

我自小在农村长大,很渴望自己的父母能关心我的学习,在我做作业的时候能陪在身边并做些指导。如今,女儿在城区学校就读,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有一项就是要求家长检查并签字。于是,口算计时、单词背诵、课文朗读……不知不觉中,在检查女儿作业的同时,我乐呵呵地充当起了“陪读”的角色。

一段时间下来,我意识到这种做法的局限性。一方面,“陪读”有利于敦促孩子按时、保质地完成作业,遇到疑难问题,我可以在旁边给予辅导,及时掌握孩子学习的动态,主动取得与学校老师的联系和配合工作。但另一方面,“陪读”耗费家长的时间和精力是惊人的,更主要的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从表面上看,女儿在我的全程“陪读”之下写作业更认真了,正确率也高了,但实际上她对我的“陪读”的依赖性变强了,独立完成作业的概念减弱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女儿一遇到问题立即让我解决,久而久之,她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较好的提高。

看来,家长“陪读”也要注重科学,讲究艺术。于是,我改变了策略和方法,我不再越俎代庖。我郑重其事地告诉女儿,独立完成作业是她成长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爸爸妈妈只能在她的生命中充当“拐杖”的角色,路在她的脚下,需要她自己一步一步走下去。一开始,我还是帮她检查作业,但不同的是我不再指出来出错的地方,而是让她自己检查。这样一来,她就得每道题都要重新检查、重新验算,相当于把题重做了一遍。慢慢地,她认识到认真细心地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与其做错重新订正,不如一下子就做正确。慢慢地,女儿做作业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习惯逐步形成,作业的正确率逐步提高。在正式考试中,女儿会做的题目基本上能够做对。

“陪读”不是代替,更不是越俎代庖,而是科学、艺术地关注。讲究“陪读”的艺术,做高明的家长,这样的“陪读”才是值得我们做的。

尊重信任,静待花开

(一)学会欣赏孩子

著名家教专家周弘老师有一本书叫《赏识你的孩子》给我的启发很大,他说:“孩子应该在鼓励中长大,家长要毫不吝啬地夸奖你的孩子。”有一次,我偶尔翻阅女儿的日记,令我震惊的是看到下面一段文字:“今天,老师让我们表演课本剧,并要求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还要请爸爸妈妈打分并写好意见。我来到爸爸的办公室,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爸爸正在忙着什么,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清我的话。等我表演结束让他打分的时候,他居然只给我打了85分,而且还对我说,准备不够充分,表演不够熟练,85分已经是手下留情”……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有一丝难过,我精心准备的表演居然获得了爸爸如此的‘好评’。第二天我到学校一看,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都给孩子打了高分,甚至有的同学被打了99分,可事实上他们的表演远远比不上我的精彩与娴熟。此时我真的好伤心,为什么爸爸就如此‘小气’,连一句小小的赞美都不给我呢?!"

看着女儿的日记,我百感交集。说实话,当时我的初衷是为女儿好。因为女儿平时在学校得到的表扬与鼓励比较多,久而久之,容易使其产生“骄”“娇”二气,我给她打85分是想让她清楚地认识自己,给她泼泼凉水,但没想到会伤害她。

当女儿还是孩童的时候,每当她有了一点进步,长了一个小本领,我和妻子常常会欣喜并充满鼓励地夸奖她“真棒”“真能干”,哪怕她说得并不清楚,做得并不到位,我们也会忽略过去,期待着她的更多的进步。可是,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她听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就越来越少。也许我和妻子都是教师的缘故,对女儿的教育比较严格。当女儿慢慢长大,我们不是关注着她的进步,或是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去夸奖和鼓励她,而是一味地严格要求,甚至放大她身上的“错误”,甚至对她横加指责。

拿着女儿“沉重”的日记,我很痛心,我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简单的评价,居然带给女儿如此的伤害!作为一名教师,学过那么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却唯独没有在自己女儿身上正确使用!

虽然这是件小事,但却让我警醒,促使我反思,也改变了我的教育理念,从此我对孩子的教育逐步步入科学、民主的轨道上来。


(二)学会理解孩子

说实话,现在的孩子真不容易,我们家长更要理解他们。平时我对孩子的管教既不过分严厉,也不过分溺爱,我们的关系就像是朋友一样,无话不谈。我建议家长们多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多表扬,多鼓励他们,而少批评、少指责他们

每个人都有惰性,孩子贪玩是天性,我们大人也一样,一天工作下来我们也想休息休息,和朋友们打打牌、聊聊天。因此,对于孩子的贪玩,我们不能一味指责,而是要鼓励他快些把手头的功课做完了再去玩。

(三)学会尊重孩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作为家长来说,更要讲究教育艺术。其中,最核心的我认为是要真正尊重孩子。女儿在入学南菁高级中学参加高一夏令营时,参加分班考试后被分到了理科竞赛班。当她看到理科竞赛班高手如林时,她对自己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觉得自己的语文和英语是强项,虽然数学成绩还可以,但是数感不是特别好,况且文科中的历史和政治又是自己喜欢的科目。于是,在夏令营的第一天晚上,女儿就打电话回来要求转到文强班,虽然我和她妈妈纠结了整整一夜,但第二天还是冒雨赶到南菁高级中学为女儿请求转班。因为我觉得尊重孩子的意愿最重要,女儿既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她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只有自己喜欢学、爱学,才能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直到现在,女儿都骄傲地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此外,这次填高考志愿,我们和女儿的分歧还是比较大的。女儿想读外语类的专业,而班主任则建议她读法学或经济学专业,而我和她妈妈则希望她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擅长的领域深入下去。于是,我们没有专制,没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她头上,本着尊重的原则,我们仔细地跟她分析清楚各个专业的优劣,但告诉她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她手里,最后全家形成共识,愉快地做出了决定。

结语

最后我想引用《读者》上看到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有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赞赏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一个孩子在充满接受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这个世界。

作为家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们的陪伴和老师的科学指导下,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她们终将会成为我们的骄傲!


——以上内容摘自《我的北大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有删减)

《我的北大梦》


图书简介

本书是由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从北大新生的大量应征稿件中精选的佳作汇聚而成。书中各篇优秀征文,从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培养等角度全面介绍学习方法,既有提高学习效率的整体方法介绍,也有分别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科的经验和方法,可供中小学生们对照个人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高效地学习的目的,非常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了解本书详情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

梦想北大丛书的小伙伴

可点击下方链接

了解本系列更多图书

也可扫码了解丛书详情

本文标签: 班主任  家庭教育  老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