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8-23 14:40:41作者:佚名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22日,《解放军报》报道了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驾驶歼-11B型战斗机完成新型体系对抗的消息。而让外界关注的是,在报道中出现的5架歼-11B战斗机,并不是在约10年前大规模装备的普通型号,而是从2022年春季正式亮相,雷达罩颜色变成与歼-16接近的改进型号,也就是外界口中的“歼-11BG”。考虑到空军和海航陆基部队中装备的歼-11B数量非常可观,近期一次性出现的5架“歼-11BG”也展示了国内对其改进的决心,歼-11B这款在诞生时受到很大限制的国产战斗机,势必将会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高调亮相的“歼-11BG”战斗机群
空军从1992年开始装备从俄罗斯购得了苏-27SK战斗机,由于对其性能非常满意,因此在与俄方协商后,在国内建造了苏-27SK组装生产线(由俄方提供核心设备),最终下线的成品被称为歼-11A。原本歼-11A计划生产200架,但中间由于变故只下线了100架出头,国内在歼-11A的生产线基础上,通过将俄方提供的核心零部件换成国产对应型号,推出了新的全国产型号,这就是歼-11B。大致在2008年前后,歼-11B正式进入空军服役,由于其换装了国产涡扇-10发动机,雷达和航电设备也全部由国内提供,因此生产不再受到外界掣肘,一直生产到2015年前后,总计有超过300架歼-11B系列进入海军和空军中服役。
▲歼-11B是在歼-11A基础上诞生的
在歼-11B开始服役时,正是美制F-15、F-16后期型号,以及俄制苏-30多用途战斗机,在国际上大肆销售的阶段。因此,当外界发展歼-11B受研发进度影响,实际上并不具备多用途能力,只是一款第三代早期技术水平的专用空优战斗机时,感到比较沮丧。认为这是对这款重型战斗机平台性能的很大浪费,特别是当在歼-11B基础上,融入苏联海军苏-33舰载机技术,发展出来的歼-15舰载机服役,并展示出不俗的多用途性能后,这种惋惜就变得更加明显。而事实上,中航工业也很快意识到了歼-11B的平台改进,并对其进行多用途改进。
▲歼-15其实是一款多用途战斗机
大致在2019年,网络上传出国内开始对歼-11B的雷达和航电进行升级,衍生出搭载相控阵雷达和先进作战系统,跨入三代半技术门槛并且转变成多用途战斗机的消息,这与近期出现的“歼-11BG”改进项目比较相似。而从技术上来说,“歼-11BG”其实可以认为是歼-16和歼-11D的综合体。其中,已经大规模量产,并具备典型三代机技术水平的歼-16,为“歼-11BG”提供了与机身尺寸契合的大直径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一整套升级装备。而当时与歼-16齐名,不幸半途夭折的歼-11D,则为“歼-11BG”提供了直接技术方案,毕竟在设计时歼-11D就是一款以对空作战为主的三代半多用途战斗机,与“歼-11BG”的作战定位重合度很高。
▲歼-16为“歼-11BG”提供了硬件装备
就目前来说,海空军装备的歼-11B系列都出现了改进的迹象,不过很有意思的是,目前改进的都是单座型歼-11B,并未发现双座教练型歼-11BS进行改进的情况,很真实地反应了海空军对歼-11B的态度。事实上,战斗机的改进并不是简单的升级装备就能完成,在改进之前首先要评估的,是战斗机是否具备改进潜力。举个例子,日本空中自卫队目前装备了约200架F-15J重型战斗机,其中只有约一半完成了“增量2.0”升级项目,而在美国波音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F-15J超级截击机”新升级项目中,预计只有不到60架进行升级。说得直白一点,在和平阶段大型升级必须要考虑经济性,如果战斗机使用寿命有限或者在服役期间受到损伤不适合升级,那么换装高价值设备是划不来的。
▲日本空中自卫队装备的F-15J战斗机
国内在歼-11B之前成规模装备的苏-27SK如今大部分已经退役,组装生产的歼-11A和原装引进的苏-30MKK,剩余使用寿命也不是很多,但国内对这三者都没有换装雷达、航电设备的大型升级项目,原因就在于不具备升级价值。而歼-11B作为所有零部件都由国内生产的型号,升级技术障碍不高,又有歼-11D和歼-16在不同领域辅助,在升级后跨入三代半技术门槛并不困难。只不过,由于国产歼-20隐身战斗机已经成规模服役,其目前专注空战的特性,使得国内空中力量的空战水平已经步入世界顶峰。
▲不幸半途夭折的歼-11D
相比之下,反而是类似歼-16这种,作战定位集中在对海/对地攻击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数量仍然不多。因此,外界曾认为首先升级的应该是作为歼-16起源的双座型歼-11BS,以作为歼-16的补充,但从结果来看,海空军仍然对以空战为主的“歼-11BG”更加重视。从这一点来说,在歼-16不以空战为核心作战领域,歼-10C作战半径有限的情况下,国内对于换装雷达、航电设备,能够整合空警-500预警机,并挂载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的“歼-11BG”,依然有非常旺盛的需求。而得益于歼-11B系列超过300架的可观生产数量,性能不俗的“歼-11BG”最终估计能有超过100架服役。
▲海军装备的“歼-11BHG”战斗机
国内曾计划在歼-11B基础上推出三代半技术标准的歼-11D,与从歼-11BS基础上发展的歼-16形成配合,最终却由于引进苏-35SK、国产歼-20顺利服役等因素未能实现。不过,歼-11D项目在结束前已经完成了多轮试飞,相关技术方案也经过验证,最终在“歼-11BG”身上完成重生,实现了与歼-16并肩作战的最初设想。国内当初在歼-11D身上投入的发展资源,还是起到了该有的作用,而从歼-11B开始的一系列国产“侧卫”改进型号,也证明了当时花费不菲代价完成苏-27国产化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