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华为软件副总裁谢炎加入理想汽车,推动自研芯片落地

更新时间:2022-08-30 10:56:34作者:佚名

前华为软件副总裁谢炎加入理想汽车,推动自研芯片落地

(原标题:36氪独家 | 前华为软件副总裁谢炎加入理想汽车,推动自研芯片落地)

理想汽车芯片研发提速

关键人才,从来都是企业竞争决胜的重要筹码。蔚来、理想汽车等头部造车公司过去一年的版图扩张,无不伴随着核心人才引进。而这一进程,还在继续。

36氪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理想汽车已经为前瞻技术研发业务招募了一位新的负责人——前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副总裁、终端OS部部长——谢炎。目前谢炎已入职理想汽车,出任系统研发部负责人,职级位列M11,仅次于理想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想的M12。

谢炎负责的系统研发部主要是一些底层的智能化技术研发,包括理想汽车自研的操作系统、算力平台等。值得注意的是,消息人士透露,理想汽车的算力平台业务还包括了自研智能驾驶芯片项目,而这个自研芯片项目已经有数十人的团队规模,且有明确的量产时间表。

谢炎的到来显然在积极推动理想汽车的操作系统和自研芯片落地,消息人士说,“目前谢炎已经快速投入在业务上,和各个研发条线开会,听取需求。”

对于上述信息,理想汽车向36氪表示:不予置评。

谢炎这个名字,对于汽车科技行业并不陌生。互联网汽车的拓荒者斑马网络基于阿里巴巴的AliOS(前身阿里YunOS)打造而成,而谢炎正是阿里AliOS的核心骨干,其曾历任AliOS总经理、首席架构师等管理职务。

在媒体报道中,2016年,斑马网络在荣威RX5上交付时,所使用的是AliOS汽车版在原有的AliOS上进行了深度定制,几乎到了重写的程度。而斑马网络版的RX5发布不久,就成为月销过万的爆款车型,有消息称,当时马云想要一辆也得等。

经历一系列变迁,2019年,AliOS和斑马网络迎来整合,AliOS作为技术资产注入斑马网络,一批AliOS人员也在此过程中离开,谢炎是其中一员。

作为国产操作系统的核心人才,离开阿里后,谢炎低调加入到华为操作系统鸿蒙业务,出任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副总裁、终端OS部部长、分布式智慧OS首席架构师,向“鸿蒙之父”、华为终端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汇报。

但是在2022初,随着王成录转战华为关联公司深开鸿,谢炎也出走华为,将造车设为职业生涯的下一站。谢炎之所以选择理想汽车,一个背景或许是,理想汽车的产品副总裁范皓宇正是谢炎在阿里AliOS时期的战友。

谢炎对于理想汽车,显然意义不凡。在新造车阵营中,理想汽车向来是以小博大、靠少量资源崛起的标杆,而在2020年,理想汽车通过IPO、快速撬动百亿计资金后,李想则打算快速甩掉“抠厂”的标签,投入重金、招募人才、聚拢资源,参与行业的主赛道角逐。

前伟世通首席架构师王凯的加入,出任理想汽车CTO,成为这家公司在研发投入上加码的明确信号。加入之初,王凯的负责业务范围包括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算力平台等智能化研发业务。但是入职不到两年,王凯即仓促离职。关于理想汽车在核心技术上的投入,行业开始持观望态度。

谢炎的到来表明,理想汽车并未搁置在底层技术上的研发步伐。当下的新能源车企,无一不在电池荒、芯片荒等供应链黑天鹅事件中焦头烂额,但主赛道玩家也都没忽略,新能源车未来的核心较量是智能化。而底层技术,尤其是芯片、操作系统等,则被视为关键要塞。

小米几乎在宣布造车之际,重组了自研芯片团队,而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头部造车公司,也都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暗中角逐。

36氪此前曾独家报道,今天的新能源车一哥比亚迪,也在暗渡陈仓,招募BSP,筹备自身的智能驾驶芯片研发团队。

新造车阵营中,蔚来的自研芯片团队设在智能硬件副总裁白剑麾下,已经从华为、阿里达摩院、英伟达等招募大量人员,且已有明确的流片计划;操作系统由北美的数字业务副总裁王启研负责研发。

小鹏汽车也在中美两地设立团队,推动芯片自研项目,其曾与国际芯片公司Marvell洽谈IP合作事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北美公司COO Benny Katibian已在近期离职,Benny曾担任高通公司工程副总裁,其在小鹏北美负责的业务之一就是自研芯片。

对于理想汽车是否自研芯片,掌舵人李想从未否认过可能性,其曾多次表示“研发芯片的前提是先理解算法”。显然,自研智能驾驶系统上线一年多的理想汽车,已经在算法领域建立了自己的认知和体系。

多位行业人士向36氪分析,车企自研芯片有多重考虑,一是降低成本,控制BOM(物料成本),其次,可以提高芯片的利用效率,目前包括英伟达Orin芯片在内,提供的大都是行业通用方案,可利用的有效算力往往只有一半。此外,自研芯片也可以将自研算法和芯片设计深度结合,特斯拉能快速推进和迭代智能驾驶系统FSD,正是得益于自研的FSD芯片量产上车。

当然,技术投入的步伐始终伴随质疑,同样有不少行业声音认为,已经有大量第三方芯片公司出现,车企的自研芯片则会面临难以上量、从而无法摊薄成本的难题。但技术投入和市场规模始终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因果困境,如果苹果和特斯拉已经在软硬件整合上趟出一条路,那么后来者的选择就不言自明。

本文标签: 芯片  汽车  华为  英伟达  智能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