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9-01 21:23:19作者:未知
(原标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数字普惠金融改变了传统信贷模式)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首个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已经圆满收官。”9月1日,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科创中国”第五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上表示,2022年6月底,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1.77万亿元,同比增速22.6%,比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高出11.69个百分点。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有力地支持了小微市场主体的恢复发展和就业稳定。其中,运用数字技术解决普惠金融领域的痛点和难点,取得了显著进展,探索了丰富经验,逐步形成了新业态、新模式,在促进普惠金融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肖钢从四大方面解读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的贡献。
首先,数字普惠金融改变了传统信贷模式。通过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精准洞察和识别客户及生产经营情况,把握小微市场主体的真实需求,减少金融机构与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摆脱了单纯依靠抵质押物和担保来发放贷款的模式,很好地适应了小微市场主体资金需求具有的“小、频、急”等特点。
其次,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了产品服务模式。运用数字技术打造多样化普惠金融产品体系,拓展了应用场景,在融资、保险、基金、票据、保函、供应链等方面,为小微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此外,运用数字技术还有利于丰富普惠金融的参与主体,让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一起发力,让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和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共同展业,让持牌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共赢,同时较好地发挥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打造服务普惠金融发展的信息平台,实现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互认。
第三,数字普惠金融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通过线上化办理,突破了空间、时间限制,节省了办理时间与成本,优化了业务流程,实现了小微经营主体融资的标准化、精细化,更加有效地进行“精准滴灌”。
第四,数字普惠金融降低了金融风险。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建立客户风险画像,提升金融机构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有效计算违约概率,同时,及时预警、动态监控风险,较好地抑制了恶意逃废债情况,改善了整体信用环境,提高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效率与质量。
“目前我国市场经营主体已经超过1.6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达到了1亿户。”肖钢表示,为了进一步落实“六稳六保”保持在合理区间,需要从业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市场主体的帮扶力度,充分运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实现小微贷款增量、扩面、降本。
基于此,肖钢表示,从业主体需要继续强化科技赋能,促进普惠金融下沉,拓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领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依托供应链创新融资模式,拓展多种应用场景。不仅要着力缓解小微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要帮助他们规范财务管理,对接客户培训人才,拓宽普惠金融的业务范围。”肖钢表示,要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明晰业务发展战略依法合规加强同科技平台公司的合作,探索建立中小银行科技联盟和研发中心,为助推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公共性服务。同时,支持小微主体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把数据变成资产,实现银企精准对接,增强普惠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