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全是鱼!长寿湖出现大量“浮鱼”,为何长江鱼群却不能捞?

更新时间:2022-09-04 17:00:42作者:未知

水面全是鱼!长寿湖出现大量“浮鱼”,为何长江鱼群却不能捞?

长寿湖是长江流域有名的明珠湖泊,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湖区水资源丰富,岛屿星罗棋布,每年可产500万公斤鲜鱼,是远近闻名的“巴蜀鱼乡”。



资料图

9月伊始,长寿湖的野生鱼引发了社会关注:自9月1日起,长寿湖局部水域出现了“浮鱼”现象,大量鱼群在水面翻起肚皮、奄奄一息。当地村民前往新滩湾水域捞鱼,有人用抄网捞,还有人直接下水捉,场面好不热闹!

大量野生鱼浮出水面,原因可能是什么?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重庆长寿区新滩湾水域不断有人群聚集,捕捞的渔获有鲶鱼、鳊鱼、鲤鱼、鲢鳙,规格多在5斤以上,有些大鱼的体长超过了1米,重几十斤。



资料图

据刘先生介绍,9月1日现场下水捕鱼的人很多,有些鲶鱼估计重50~60斤,最大的差不多有70斤,“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大的鱼了”!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鱼几乎全是自然生长的鱼种,以捕食生物饵料为生,是名副其实的生态鱼。

因为长寿湖从2001~2003年就开始全面拆除网箱,90年代盛行的人工养鱼模式一去不复返,生态和水质逐渐好转。在20多年的生态恢复期间,当地定期轮捕轮放,借助“以鱼保水”的理念净化水质,既丰富了鱼种的多样性,又减轻了富营养化污染。



资料图

可能有人会问了,长寿湖出现大量“浮鱼”,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直接原因和“断崖式”降温有关。重庆市8月28日的最高气温还高达40℃,29日就下降到32.6℃,30日减少到25.1℃,两天大降15℃。气温骤降会导致浅水水域出现垂直对流现象,结果就是水底的有机物被带到水体上层,氧化分解并消耗大量的氧气,水体因此缺氧,鱼类开始浮头。



资料图

8月29日~9月2日全国气温距平图:川渝一带明显降温幅度最大

其次,“浮鱼”的出现还和湖区鱼类储量增多、水位下降有关,两者共同作用导致鱼类密度增高,耗氧量增加。鱼类是水环境中的主要消费者,生理活动也需要消耗氧气,如今长江流域“夏秋连旱”,江河湖泊蓄水量下降,鱼类更容易出现缺氧现象。



资料图

从鱼的品种来看,浮于水面的鱼类大多都不耐低氧,比如:鲢鳙在1~2mg/L的溶氧密度下就出现浮头,低于0.4mg/L时窒息死亡;大口鲇在溶氧低于2mg/L时开始浮头,低于1mg/L时就会死亡。



鲢、鳙及其呼气器官示意图

据当地渔政部门介绍,“浮鱼”现象开始于8月31日晚上,一些静水和浅滩水域最先出现翻塘现象,而长寿湖的主体水域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由此可见,浮头现象也和水域环境有关,因为水位的深浅、水量的多少都会影响到溶氧的高低。

“西南明珠”长寿湖:为何有这么多鱼?

鱼类的状态是江河湖泊“生命力”的表现,长江禁渔也主要是从“保护鱼”的角度来保护生态系统。一般而言,鱼类完整性指数越高、数量越多,就代表河湖的生态越健全,否则就可能陷入“无鱼可捕”、“生态衰退”的困境。



长江流域

从这一角度来看,鱼类堪比长江流域的“生态种子”!那么,长寿湖为啥有这么多鱼呢?是否意味着生态环境优越、水质优良呢?

首先要说明一点,鱼多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在自然因素方面,长寿湖有着非凡的先天禀赋。湖区水域面积达65平方公里,蓄水量10亿m³,为鱼类提供了广阔的生长空间。湖区分布着200多个形态各异的岛屿,湖湾不计其数,有利于鱼类的栖息繁殖。正因如此,我国在上个世纪就将长寿湖定位了渔业基地,出产的鱼虾闻名全国。



资料图

人为因素则更加重要。长寿湖建成于1954年,是由狮子滩大坝拦蓄出的人工湖,因此也叫狮子滩水库。湖区的渔业生产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为提高鱼产量,当地引入了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种,自繁自育,常年投放人工鱼苗。



资料图

到了90年代,氮磷污染加剧,水质开始变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绿藻和蓝藻的密度不断提高。国内专家曾对长寿湖进行过营养测定,其鱼产力高达30公斤/亩,远超太湖的7.5公斤/亩。因此,鱼多并不一定意味着水质优良,更可能和水质肥化有关。

新世纪以来,长寿湖的水质保护受到高度重视,渔业模式转向生态渔业,当地加大了鲢鱼、鳙鱼等净水鱼的放流量。实际上,长寿湖的“净水期”也是鲢鳙的“增殖期”,人工放流为生态保护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资料图

例如:2021年春季,当地一次性放流了110万鱼苗,共计8个品种,改善水质的同时又维护了生态;2022年6月,长寿区投放岩原鲤(2.86万尾)、鲢鱼(28.6万尾)、鳙鱼(28.6万尾)等5个品种共计77万尾鱼。

为何长寿湖的鱼可以捕捞,长江的鱼群却不能捞?

今年春季到秋季,长江流域频繁出现禁渔的名场面: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但是大家可要注意:长江干流和鄱阳湖的鱼都只能看,不能捞!



资料图

7月以来,长江遭遇历史罕见的干旱,鄱阳湖、洞庭湖水位急剧下降,主湖区经常能看到鱼群跳跃。而浅滩则出现了大量的“鱼坑”,很多鱼群因高温、缺水而被晒成鱼干,但即便如此,当地也没有放开捕捞,而是选择遵循自然规律。



资料图

这是因为长江干流和鄱、洞二湖都是十年禁渔的重点水域,“一江两湖七河”严禁任何形式的生产性捕捞。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长寿湖也位于长江流域,为何湖里的鱼却能任人捕捞呢?

这是因为长寿湖不属于重点的禁捕水域,《重庆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名录》也未将其列入其中。在资源管理上,长寿湖并不受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直接影响。



资料图

这一差异很可能和水体的性质有关。长寿湖是半封闭湖泊,渔业定位接近于“人工鱼塘”,自然属性和三峡水库大相径庭(后者水体交换率大,人为干扰低)。自建成以来,长寿湖就被人为划分成旅游、渔业、灌溉、发电等多功能水体,生态环境长期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并不属于纯天然水域。



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长寿湖的捕捞现象并不是个例,“生态捕捞”正在成为长江渔业的新趋势。

今年1月,湖北省对鲁湖、保安湖等5个湖库率先组织了生态捕捞,网眼尺寸不低于8cm,起捕规格2公斤以上,而且保护品种不得起捕。通过科学捕捞,鱼类的储量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总体上更有利于改善生态。



资料图

例如:据专家评估,鲁湖最大的鱼类承载量约为350万斤,而试捕前的存量却高达700万斤,如果不组织捕捞,生态难免会趋于崩溃。而在长江保护区范围内,库容较小、承载量有限的湖泊还有很多,合理捕捞比“只放不捕”更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



资料图

日前,专家团队已到洪湖、太白湖等湖泊考察,对鱼类的实际存量进行研判,初步形成了生态捕捞的推进方案。预计未来,长江流域内除重点水域以外,其他湖库也很有可能走上生态捕捞的道路。

总结

长寿湖出现的“浮鱼”是一种少见的自然现象,这也从侧面体现了长寿湖渔业资源的丰富性。对于这些“浮鱼”,目前尚未出现明确的禁捕规范,人为捕捞无可厚非,但要注意安全、适度。

和长江不同,封闭性的湖泊容量有限,生物承载量较低,容易因过度繁殖而出现“鱼满为患”的现象。结果就是鱼种结构单一化,多样性降低,此时,科学的生态捕捞既能避免酷渔滥捕,又维持了生态平衡,还产生了经济效益,可谓是一举多得!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标签: 长江  鄱阳湖  湖区  鱼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