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利用虚假集采政策做空长春高新牟利 融券空头暴增10倍,投资者惨亏呼吁严查

更新时间:2022-09-06 08:12:31作者:未知

有人利用虚假集采政策做空长春高新牟利 融券空头暴增10倍,投资者惨亏呼吁严查

每经记者:蒲付强 金喆 陈星 每经编辑:陈俊杰

曾经千亿市值的医药蓝筹股,因为自媒体刊发的一则虚假集采政策连续大跌,近12个交易日市值蒸发196亿元,就在投资者损失惨重时,却有人在利用这场假新闻引发的惨案大肆赚钱,融券空头金额比平时陡增10倍,这算是A股市场崭新的盈利模式?还是彻头彻尾资本驱动的骗局?

这只医药蓝筹股就是主营生长激素的长春高新(SZ000661,股价175.91元,市值711.9亿元),众多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呼吁监管介入严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并记录了虚假政策的整个发酵过程,并将持续关注该事件的后续进展。

一则虚假政策传闻引发百亿损失

8月18日,长春高新股价跳空1.78元低开,并持续低迷,13:40开始抛盘大量增加,14:00加速跳水,14:27封死跌停,最终以202.10元的跌停价收盘,全天成交24.27亿元,当日市值蒸发超90亿元。

长春高新突然大跌,源于当日一则市场传闻:浙江省将集采生长激素。

此前,广东省集采生长激素,长春高新股价出现大跌,若浙江也加入集采,则大有蔓延之势,由此成为压垮长春高新股价的重磅利空。

在雪球等投资者论坛上,众多网友热议该传闻,特别是一张截图广为流传,这张截图被称作是浙江省第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品种列表,而长春高新的当家产品生长激素赫然在列。在原文中,这张表格的消息来源标注为“据业内消息”。

就在网友热议该传闻后,利空消息不断发酵,长春高新的抛盘迅速增多,公司股价大跌,引发了这场百亿资金亏损的惨案。

千亿医药蓝筹股跌停的信息在各路平台瞬间同步推送,被跌懵的投资者开始找源头,更多的投资者看到集采利空的消息。

为核实该传闻真伪,《每日经济新闻》记者8月18日第一时间找到发布浙江省第三批药品集采消息的政府部门——浙江省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办公室,工作人员明确否认了该传闻。其答复记者:关于第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目前只出了一份文件,就是征求意见稿,并未发过集采生长激素的截图文件,不清楚该截图文件的出处。

8月18日15:52,每日经济新闻迅速澄清了该虚假传闻,但论坛上的讨论却并未停息,投资者如同惊弓之鸟,被巨量的抛盘吓坏了,恐慌情绪仍在蔓延。8月19日上午,长春高新股价盘中再次跌停,收盘时仍跌4.21%,并放出了48亿元的罕见巨额成交量。此后长春高新股价连续阴跌,从8月18日至9月4日,长春高新股价重挫21%,市值蒸发196亿元。

长春高新大跌之后,浙江省发布了《关于报送浙江省公立医疗机构第一批接续和第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范围相关采购数据的通知》,明确此次集采共涉及22个品种,生长激素并未出现在此次集采名单中。

一则虚假的集采传闻导致如此惨案,源头究竟在哪里?造谣者是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开始追查该传闻的始作俑者。

记者调查发现,网上流传最广的截图出自“药闻康策”微信公众号,8月18日11:23出现在雪球论坛,发帖人是“股坛一手哥”。

“药闻康策”公众号的文章已被删除,而雪球等投资者平台上的截图依然存在,在财联社、第一财经等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中,援引截图也显示为出自“药闻康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找到了被“药闻康策”删除的文章。

这个“药闻康策”是何方神圣?微信公众号备注信息显示为福建的个人注册,已发布183篇原创内容。

“药闻康策”在扩散和传播虚假集采政策上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真正的源头还另有其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该传闻更早出现在8月17日17:27,发布者为“华招医药网”的微信公众号。

“华招医药网”已没有该文章,但记者仍然找到了微信截图。微信公众号备注信息显示“华招医药网”为江苏华招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共发布了28篇原创内容。记者查询华招医药网官网发现,这是江苏华招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虚假集采政策文章不断发酵产生巨大影响,仅雪球平台上,关于长春高新浙江集采的发帖就已经超过1000条,针对这些帖子的评论更是数量众多,有的一篇帖子仅评论就超过100条。

空头趁火打劫 融券数据突然暴增

从集采传闻算起,长春高新半月内股价重挫21%,市值蒸发196亿元,投资者损失惨重,但就在这危急时刻,却有人趁火打劫,火中取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8月18日长春高新的融券卖出金额突然比平常放大超过10倍,从平常每天的1万多股猛增到16.11万股,达到有数据可查(2013年1月至今)的第二高,当日的融券卖出量是前一日的12倍,按8月18日均价212.5元计算,融券卖出金额为3423万元。

这波做空者赚了多少?从融券偿还量可以看出端倪。

8月19日偿还量4.63万股,22日偿还量9.19万股,23日偿还量2.22万股,24日偿还量4.26万股,均较平日放大数倍。由此可见,8月18日的融券做空者在随后的几天中陆续买回长春高新,偿还给券商,从这几天长春高新的股价看,基本位于180~190元区间,按185元的中位数估算,短短几天时间,空头的获利空间约为13%。

A股的做空机制主要有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股指期货针对指数,融资融券针对个股,但普通个股很难从券商融到足够多的券,所以此前鲜有大规模利用融资融券做空个股获益的案例,此次针对长春高新的融券做空可谓典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近十年的证券市场历史,上一次影响较大的融券做空事件发生在2012年的白酒塑化剂风波时期,彼时11份酒企检测报告在雪球平台上流传,报告显示4家企业的9款产品塑化剂含量超标。与此同时,4家公司中的3家上市企业在报告发布前一天遭融券做空,融券余量创历史新高。报告发布后,酿酒食品板块大幅下跌。

记者了解到,在港股市场,空头利用信息差做空是常规打法。通常做法是先在某个时间点大幅卖空企业股票,并同期配合释放利空消息累积情绪。但是,因为假消息的发布者常常无源可溯,这种举证的难度不小。

投资股市,依靠信息优势获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是编造虚假政策,并在市场上广泛传播操纵股价,从而通过融券做空牟利,这就涉嫌违法犯罪了。

那么,集采政策是否必然导致长春高新股价重挫?两者之间是否有强因果关系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二者之间的确有强关联,长春高新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集采大受影响。今年1月19日,广东医保局牵头的11省联盟集采发布采购文件,将重组人生长激素纳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范围。政策出来后,长春高新从1月19日开始,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股价从250元/股狂泻到约184元/股,市值蒸发超260亿元。

值得一提到是,当时也出现融券量猛增,1月24日,长春高新打开跌停,当日融券卖出39.67万股(历史第一大量)。

对比两次融券做空长春高新的案例,有两大区别,首先是1月份的做空出现在正式的集采文件已经公布,股价连续跌停之后,而8月的做空出现在集采传闻扩散当天,股价刚开始大跌;另一个区别是1月份的集采政策是真实的,而8月份的集采政策是虚假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长春高新股吧,很多投资者都在声讨近期高成交量及多项数据异动,正是基于集采政策和长春高新股价的强因果关系,猜测有人在背后故意传播假政策来配合做空股价。

新盈利模式还是新资本骗局?

目前,长春高新的股价仍未止跌,市场对这一轮“暴击”心有余悸。从股价下跌程度来看,已经造成20%以上的亏损。发布和传播虚假政策的自媒体能否“一删文章了之”?众多投资者认为,如果真的是集采引发股价下跌,自己这样的投资亏损也就“认了”,但如果是假消息,就应该有人为此负责。

投资者的进一步疑问是:发布虚假政策的自媒体是否参与了融券做空?这是否一场资本驱动的做空骗局?投资者纷纷呼吁监管介入,严查背后的利益链条,让编造虚假政策的始作俑者承担法律责任。

9月2日,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厉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自媒体发布虚假信息导致上市公司股价下跌,可能面临“双罚”,即行政处罚和投资者索赔诉讼。

厉健律师指出,根据《证券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各种传播媒介传播证券市场信息必须真实、客观,禁止误导。传播媒介及其从事证券市场信息报道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与其工作职责发生利益冲突的证券买卖。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他进一步表示,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相关规定,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不同额度罚款。传播媒介及其从事证券市场信息报道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相关规定,从事与其工作职责发生利益冲突的证券买卖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买卖证券等值以下的罚款。

但厉健同时提到,在司法实践中,受损投资者索赔诉讼难度较大,即便胜诉也可能面临执行难。此外,发布虚假信息的自媒体是否还涉嫌其他证券违法行为也值得特别关注。

9月2日,中央网信办为深入清理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按照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3个月的“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

“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提到,要加大溯源追责力度,包括督促网站平台加强技术手段建设,提升溯源能力,对首发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平台账号,视问题性质进行处置处罚,强化源头遏制;制定完善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处置处罚细则,根据严重程度、是否首发、转发次数等维度,视情采取警告、禁言、永久封禁等措施。

对利用虚假政策融券做空长春高新牟利的后续进展,每日经济新闻将持续报道,敬请关注。

本文标签: 长春高新  融券  股价  个股  融资融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