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9-10 08:40:29作者:未知
当地时间周四(8日),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宣布,对部分等级的大米出口征收20%关税,以确保国内粮食供应。
另据财联社报道,印度政府征收大米出口关税后,印度港口的大米装货工作迅速停止。目前近100万吨大米滞留在印度港口。大米买家不愿意在已约定合同价格的基础上支付20%的关税。
据央视财经9日报道,今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天气和降雨不足导致印度等国稻米种植面积萎缩,很有可能造成收成不及预期。
印度对部分出口大米征收20%关税
据央视新闻,印度财政部9月8日发布公告说,自9月9日起,将对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征收20%出口税,涉及未碾米、去壳糙米、半精米和全精米等品类,并禁止碎米出口。
印度粮食部门官员9月9日表示,印度的大米产量出现下降趋势,使得印度政府可能会限制粮食出口,这也许会引发一些国家的粮价上涨。
资料图 图源:视觉中国
印度粮食部门的官员表示,该国粮食减产主要是因为四个邦遭遇干旱,旱灾面积达到250万公顷,导致粮食减产约700万至800万吨。预计到今年冬季,水稻种植面积可能会进一步减少380万公顷,水稻可能减少1000万至1200万吨。
对于印度来说,今年,印度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北方邦等主要稻米产区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由于部分地区降雨不足,使得播种面积减少5.6%,加上高温导致生产效率下降,有预测认为,今年印度大米产量将会至少降低8%,引发了人们对稻米产量的担忧。
视频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已于今年5月中旬突然宣布禁止小麦出口。该国作为世界第二大产糖国还限制食糖出口,从6月1日起对本国食糖(包括原糖、精制糖和白糖)实施出口总量限制,2021-2022榨季(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出口总量将限制在1000万吨。
印度占全球大米出口量的40%以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印度是世界上第二 大大 米生产国和第一 大大 米出口国,该国大米出口量占大米贸易量的近40%。2020/21财年和2021/22财年,印度大米出口收入分别达88亿美元和96亿美元。此外,根据印度 商务部 的数据,印度本财年第一季度大米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2%,达到26亿美元。
就全球大米供需格局而言,美国农业部8月16日将2022/23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测下调230万吨至5.124亿吨(精加工基准),仍仅次于去年同期的纪录;将2022/23年度全球期末库存预测下调420万吨至1.785亿吨,较上年同期下降逾3%,为连续第三年下降。同时,将2023年全球大米贸易量小幅上调至5470万吨,与上年同期纪录持平。
另据《环球》杂志,世界银行发布的2017年国际比较项目成果报告指出,72%的印度人口负担不起健康饮食,43%的人口无法获得营养充足的饮食。
而通胀进一步加剧这一状况。
在印度国内市场,4月份面粉平均价格升至每公斤32.38卢比(约合2.78元人民币),为2010年以来的最高价格。而食用油价格的涨幅更是达20%-50%。
印度国家转型发展委员会2020年愿景报告中说,“虽然印度在应对由干旱或洪水造成的短暂粮食不安全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它却未能在长期粮食不安全方面做出很大努力,这反映在低能量摄入和高营养不良发生率上。印度约一半的人口长期营养不良,特别是支出能力较弱的儿童、妇女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
或推升全球大米价格
美国农业部8月发布报告称, 预计2022-23年全球大米供应量将减少410万吨,至6.973亿吨,主要是由于孟加拉国和印度减产。
对于全球农作物贸易市场来说,印度对这些品类的大米出口施加关税可能意味着全球“食品保护主义”的不断升级。
视频截图
印度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都是大米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对大米出口的任何限制都有可能提升全球大米价格,在粮食价格飙升的当下诱发供应危机,导致粮食通胀更为严重。全球以大米为主食的数十亿人将受影响。
视频截图
上图显示了CBOT糙米期货价格的历史走势,2019年后半年以来,大米价格已经有很大程度的飙升。让人警惕的是,2008年和2009年期间大米价格的失控,是因为能源成本增加、出口限制带来的恐慌性抢购以及不利的天气情况导致了粮食危机。
视频截图
日本野村控股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苏博文:我觉得粮食的价格会继续上涨,这对低收入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来说更具挑战性,因为粮食支出在这些地方的居民消费中占比是最大的。
在印度宣布大米关税之前,已经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禁止小麦和食糖等产品出口。市场分析师们担心,多种粮食类别价格持续飙升,最终导致供应危机,全球各国,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将会面临更恶劣的粮食短缺。
“竞猜‘掘金牛股’,下载每日经济新闻APP瓜分万元现金奖励”活动正在进行中, 点击此处链接马上参与。
编辑|程鹏 杜恒峰
校对|王月龙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财经、财联社、《环球》杂志、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