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养育成本出炉, 上海100万夺第一:从中产到贫困, 只需一个娃

更新时间:2022-09-12 10:32:52作者:智慧百科

全国养育成本出炉, 上海100万夺第一:从中产到贫困, 只需一个娃


假期刚结束,还没来得及感慨孩子的兴趣班和夏令营烧了多少钱,新学期的培训班和学费账单已经又摆在眼前了。

有娃以后,钱包永远是空的,育儿的开销单是满的,算账的手都是发抖的。


难怪有人吐槽,每个天真无邪的小孩,都长着一张吃钱不眨眼的脸。

养孩子,花钱真不是流水,而是洪水。

养大一个孩子需要多少钱?

前不久,#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 登上热搜,据报告估算,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


上海以102.6w的“傲人”成本勇夺第一,北京则以96.9万紧随其后,与排位靠后的西藏的29.3万元,贵州省的33.3万元,隔着超3倍的差距!

可见,经济条件越好的城市,父母在孩子的养育上越是不遗余力。


家庭收入水平,决定着在养育支出的比重。按收入水平区分,养育成本的差距着天壤之别:

占总人口 20% 的低收入组家庭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11.6 万元; 占总人口 60% 的中等收入组家庭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39.5 万元; 占总人口 20% 的高收入组家庭 0-17 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 120.8 万元。

贫富悬殊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家庭收入,更体现在为下一代的付出中。

但这种付出的差距,也让“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在现实中越来越明显。

养娃那么贵,钱都花哪了?

没结婚的小年轻很难想象,养育一个孩子到底能有多烧钱?

《西虹市首富》中有个深戳父母心的经典情节——新婚夫妇准备将继承的300亿财产全部捐出去,可就在准备签字之际,肚子里的孩子踢了一脚,让他俩想到得留点养娃基金——“不用多,够养活就行。”


结果,不算不要紧,这一算账,养个娃可不简单:从月嫂、尿不湿、奶粉,到钢琴、游泳、轮滑、家教,再到孩子恋爱、结婚、房子、装修、买车……

孩子一生下,尿不湿、奶粉、各种辅食; 孩子长大了,各种特长班都得学; 儿子搞对象要送女孩子小礼物,这钱要留; 结婚得办婚宴吧,万一丈母娘狮子大开口,彩礼又是一大笔钱; 婚房不能离城区太远,装修要绿色环保,还得买个小汽车……


从天亮算到天黑,几十米长的开销清单,让看电影的观众都倒吸了一口气——“原本以为是部纯喜剧,结尾却这么扎心。”


只有养了娃才能深刻体会,孩子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奢侈品。

吃喝拉撒睡,衣食住用行,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金钱的供养。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中显示,在养育孩子的成本中,怀孕、分娩、坐月子,加上三岁前的养育成本只占据了总成本的16%。


虽然奶粉、尿裤、辅食、衣服、玩具、小推车看起来样样都是钱,但跟三岁后的教育成本一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


三岁后,吞金兽才真正开始爆发威力。

各种早教班、兴趣班、补习班,挖空一切心思,抛出口号:“赢在起跑线上!”用赤裸裸的危机感,激发父母的恐惧和焦虑,掏空父母兜里的人民币。

过来人用血泪史总结出来的规律:孩子越大,开销越大;碎钞的速度基本和娃的年龄增长成正比。


为了赶上“鸡娃”这趟列车,父母们前仆后继地砸入重金。赚钱的速度滴滴嗒,花钱的速度却是哗啦啦。辛苦搬砖赚来的工资,一转身就交到老师的手里。

嘴上说着“快乐童年”,心里却不踏实。当看到别人的孩子琴棋书画,乐高编程,游泳舞蹈,样样精通,唐诗宋词,倒背如流,自己的孩子却只会满小区疯跑,哪个家长又真能耐住性子继续谈论诗和远方呢。


于是,“一切为了孩子”,各种兴趣班,补习班,不计成本,倾囊而出。砸下去不一定有声响,但不砸就连水花都没有。所以万千父母依旧心甘情愿,趋之若鹜。

与其说为了“鸡”出成果,不如说为了换个安心。

“一切为了孩子”,一切的背后满是焦虑。


2021年央视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报告中显示,教育培训支出俨然超过了住房支出,成为家庭中最大的开销。


去年暑假,一篇名为《北上广深中产暑期养娃攻略:流水支出 2 到 5 万是标配》的文章就曾火遍朋友圈。


“一年开销至少在20万,语数英一门课的辅导费,一年在一万以上。如果是一对一则更贵,一次是600元,每次2个小时。三门课的补习成本就是5万。 再加上网上的外教口语课,一次120元左右,25分钟一次,周末的SCRATCH编程课,以及羽毛球课,钞票像水一样哗哗往外流。”

难怪有网友调侃:中产到破产之间只有一个暑假!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口号下,穿着最便宜的衣服,给娃报着最贵的班,成了许多中年老母亲无处诉说的心酸。

即便表面是风光无限,月薪三四万的企业高管,却连买条五百块的裙子都不敢下手。只因身后的碎钞机战斗力太猛,一到假期就马力全开,就算“是金子,也总会花光的”。

小孩课表满当当,大人钱包空荡荡——已然成了中国特色。


怪不得有人说:有小孩的中年人可以随便骂,因为他们不敢辞职,背后的小孩永远是他们不停挣钱的鞭策。

养娃不仅费钱,更费爹妈!

养娃很费钱,压力山大下,也劝退了许多年轻人。

来看看把一个孩子抚养到18岁的养育成本,在各国占人均GDP的倍数: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而中国是6.9倍,仅次于韩国7.79倍,位居全球第二。


《报告》指出,倍数越高,意味着养育压力越大,生育率往往越低。

反观养育成本最高的韩国,生育率是全世界最低的,2020年生育率仅有0.84。

而我国近几年的生育率确实逐步滑坡,拉响警报。2021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15,不仅低于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比严重少子老龄化的日本还低不少。如果继续下降的话,就意味着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到来。

而育儿成本夺得“天花板”席位的上海,出生率从自1990年起至2019年,整体处于下降趋势(并非连续下降,部分年份有上下浮动),2020年上海的生育率仅有0.74!


在中国“传宗接代”情节如此浓厚的国家里,如今民众的平均生育意愿(理想子女数)却几乎是世界最低的。

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绝大部分国家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均超过2个,而多次生育意愿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人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均低于2个。

这是难以想象的,颠覆性改变的根源是——养儿太南南南南了。


养育压力对生育率的影响,已然成为各国政府做战略部署时,愈发重视的问题。“双减”政策的推行,也不藏着为了降低养育压力,提高生育率的影子。

因为养娃的压力过大,年轻一代真就不愿意生了。


而造成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中,开销大只是其一;精力有限,没人照顾;学业竞争太大,内卷太累;追求自我人生的价值,不愿意被捆绑;均是原因。

如何破局?还需要整个社会多方的努力和改变。

其实,养娃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还来自于父母的焦虑。

在鸡娃成风的时代氛围下,企图用金钱堆砌出教育堡垒,来缓解不安。却忽视了铺满钞票的养育之路,尽头并非就是登上精英的殿堂。

实际上,天价养娃并不是教育成功的捷径。

物质上的富养,忽略了太多东西,容易穷了孩子的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可是精神上的富养,让孩子性格阳光,心态平和,拥有坚毅勇敢的韧劲,富足丰盈的内心,才是培养一个“成功”孩子,赠与他们“安稳”人生的最重要筹码。

如果说养娃最必不可缺的成本,一定是陪伴。

那才是无法用数字估量的无价之爱。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 蓝橡树出国留学,ID:GoGobalx。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本文标签: 养娃  生育率  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