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牌照加速“上新”!万亿规模券商拟加码入局与外资角力,谁是赢家?

更新时间:2023-01-29 20:59:26作者:智慧百科

公募基金牌照加速“上新”!万亿规模券商拟加码入局与外资角力,谁是赢家?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金子莘

公募基金正在加速扩容。仅2023年1月,就有2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获批。

1月13日晚,证监会官网消息显示,施罗德基金已获准设立。1月19日,证监会官网显示,批复核准通过上投摩根基金变更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申请,摩根资管将100%持股上投摩根基金。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贝莱德基金、泰达宏利基金、路博迈基金、富达基金、施罗德基金及上投摩根基金6家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

与外资齐头并进的是,不少国内头部券商正积极申请公募牌照。2023年1月,已有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资管”)和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资管”)2家头部券商递交公募基金牌照申请。目前,两份申请材料均被证监会接收。

头部券商的快速反应与证监会的“一参一控一牌”政策密不可分。2022年5月,证监会颁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则,适度放宽同一主体持有公募牌照的数量限制,业内称为“一参一控一牌”,即同一主体在参股一家基金、控股一家基金的基础上,还可以再申请一块公募牌照。

自此,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内外资同台竞技的新格局将全面展开。这既是公募基金行业的新机遇,也将是业内机构的新挑战。

外资涌入的二十年

2002年6月开始,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证监会相继发布《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并于2002年7月1日正式执行。至此,外资开始进入国内金融市场,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大门开始敞开。

此后,机构开放逐步加快。2005年,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东持股比例上限提升至49%,并于2018年4月放宽至51%,规定三年后不再设限。截至2019年末,我国合资基金公司达44家,占全部公募基金公司的35%。2020年4月1日,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提前取消,国际资管巨头新设独资公司的大幕缓缓拉开。

2020年8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核准设立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批复》,核准设立贝莱德基金;2020年9月10日,贝莱德基金正式成立,首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诞生。2021年,富达基金及路博迈基金先后成立,分别由富达国际和路博迈集团100%控股。2023年1月13日,证监会核准设立施罗德投资集团设立施罗德基金。

除新申请成立公募基金公司这一路径之外,部分合资公募也逐步尝试通过股权转让完成独资进程。2022年11月18日,宏利金融旗下宏利投资管理从天津泰达国际手中收购了泰达宏利基金51%股权,成为泰达宏利基金的全资控股股东。日前刚成为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的上投摩根基金也属于此类范畴。


图源:图虫创意

Wind数据显示,新设立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中,目前仅有贝莱德基金已发行公募基金产品。截至2022年末,贝莱德基金资产规模为53.98亿元,全部为非货币基金,旗下有四只基金产品(A、C类份额合并计算),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C类份额合并规模为44.05亿元,规模占比超贝莱德基金总规模的80%;目前还有一只债券基金将于2023年2月集中认购。

其规模最大也是成立最早的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于2021年9月7日成立,由单秀丽和唐华管理,两名基金经理均有海外留学背景,分别持有FRM及CFA证书。但自成立以来该基金产品业绩仍未回正,成立以来回报为-15.46%,位于同类产品中下游。

“目前外资持有A股的比例较几年前大幅提升,但与国际市场、成熟市场比较,仍有广阔的提升空间。”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政策日渐宽松,从实际操作层面,基金管理本土化、团队本地化等问题仍待克服。

外资的加入起到了“鲶鱼”作用,倒逼中国金融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化、专业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曾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历程与展望——公募基金对外开放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提及,从资金端来看,加大对外开放,一方面有利于境外资金加速进入中国,为公募基金行业和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理性的大规模增量资金;另一方面,外资的进入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理念和结构,改变当前国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普遍短期化的投资风格,进一步建立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和策略。

头部加码“一参一控一牌

外资不断进击,国内头部券商也毫不示弱、纷纷入局。仅2023年1月,就已有2家头部券商旗下资产管理子公司正积极申请公募牌照。

2023年1月4日,证监会接收招商资管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的资格审批材料,并于1月11日补正。1月19日,证监会又接收了广发资管的公募基金业务申请材料。招商证券(600999.SH;6099.HK)与广发证券(000776.SH;1776.HK)均为券商行业头部企业。截至2022年上半年,两家券商的资产规模分别为6010.76亿元、5810.23亿元,合计资产规模超万亿元。

上述2家券商目前均已持有两张基金牌照。其中,招商证券持有博时基金49%的股份,同时持有招商基金45%的股份;广发证券则持有广发基金54.53%的股权,同时还是易方达基金三个并列大股东之一,持股22.65%。

截至2022年末,易方达基金和广发基金分别以1.52万亿元及1.22万亿元的总规模位列行业第一位与第二位。不仅如此,两家基金公司的非货币基金规模均位于行业前列,易方达基金非货基金规模为9760.42亿元,广发基金非货基金规模为6740.9亿元,分别位列行业第一与第三,持股两家头部公募基金也为广发证券贡献了不菲的利润。

广发证券2022年半年报显示,其子公司广发基金和参股公司易方达基金分别在报告期内录得10.02亿元、17.26亿元净利润;在2022年上半年,证券行业主营业务下滑的行业背景下成为增长点,2022年,广发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127.04亿元,同比减少29.45%;在“一参一控一牌”的大背景下,再度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有差异化布局的考量。

关于对该项业务的布局,广发证券曾在2022年11月7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提及,公司目前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资管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通过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未来,将会同广发资管、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共同打造具有品牌优势的大资管体系,在资产管理业务板块持续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以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丰富多种类资产的策略,进一步扩大资产管理规模,在资产管理领域进一步做大做强。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佣金下滑的大背景下,资产管理将是破局的利器,但后续子公司间的竞争及发展如何平衡和控制,将成为重点关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