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积分入学什么时候开始申请
2023-01-31
更新时间:2022-09-28 23:38:48作者:智慧百科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数额暴涨的能源账单、难解供应链问题正让欧洲经济苦不堪言,然而他们在大洋彼岸的盟友美国,似乎正从这场混乱的危机中“获益”。
“美国正受益于欧洲企业迁移”“美国经济是欧洲能源危机的最大赢家”“美国是如何破坏欧洲的”。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华尔街日报》、德国《商报》等西方媒体均注意到了这一现象。
受天然气价格飙升的打击,欧洲一些生产钢铁、化肥等制造业企业正将业务转移到美国,因为美国能源价格相对稳定,对劳工权利及生产安全和环境要求也低得多,一些州还对欧洲企业出台了针对性优惠政策,这些都意味着欧洲企业利润将会增加。
显然,这对欧洲来说并非好事。一些经济学家已发出警告称,欧洲或将步入一个“去工业化”的新时代,欧洲制造业可能留下“永久的伤痕”。
美国“挖墙脚”,“欧洲一些行业将永久搬迁”
“竞争环境越来越有利于美国。”《华尔街日报》21日发文称,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和难解的供应链问题正在威胁欧洲企业,而美国公布了大量激励制造业和绿色能源的政策。相对稳定的价格和优惠正迫使欧洲企业迁往美国,“欧美竞争的天平正向美国倾斜”。
《华尔街日报》报道:高企的天然气价格正让欧洲制造业流向美国
《华尔街日报》列举近段时间一些企业的外迁和在美扩张情况: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已宣布削减德国和比利时工厂产量; 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的氨和氮产品制造商OCI NV本月宣布,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扩建一家氨气工厂; 丹麦珠宝公司Pandora A/S和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今年同样宣布在美国扩张业务; 卢森堡钢铁巨头安塞乐米塔尔钢铁集团(ArcelorMittal SA)本月削减了两家德国工厂的产量,但同时透露有意扩建位于得州的工厂; 上周,电动车企业特斯拉宣称考虑到拜登政府8月出台的税收抵免政策,公司决定暂停在德国生产汽车电池的计划。
OCI公司CEO埃尔-霍什透露,在美国得州的新工厂中,公司将会捕捉生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而美国公布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为碳排放的储存提供了信用额度,因此这份法案对该公司而言颇具吸引力。
“这一点再加上俄罗斯发生的事情,我们认为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再需要(在欧洲)消费和生产天然气了。”霍什说。
注意到这一现象的不止《华尔街日报》。美国能源新闻网站Oil Price在25日发表题为“欧洲面临能源密集型产业外流”的报道。同日,《爱尔兰考察者报》(Irish Examiner)发表头条文章——“欧洲工业在飙升的能源价格重压下不堪重负”,报道提到了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德国大众发出的警告:如果能源价格不降下来,他们可能会将生产转移到德国和东欧以外的地区。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工厂(德媒图)
随着俄罗斯与西方对抗加剧,欧洲能源市场持续动荡,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27日跳涨约两成,再度重返200欧元/兆瓦时大关。在一些经济界人士看来,尽管欧洲试图把能源需求转向加拿大、美国以及卡塔尔等国,但短期内这些国家很难替代俄罗斯成为欧洲主要能源供应商。这意味着至少到2024年,欧洲可能都会面临天然气价格高企的问题。
居高不下的能源账单已让欧洲企业背负沉重的负担。欧洲耐高温材料生产商RHI Magnesita NV公司CEO斯特凡·博加斯(Stefan Borgas)坦言:“我认为我们只能够熬过两个冬天,如果欧洲大陆找不到更便宜的天然气或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企业们就会开始另寻他处。”
德国《商报》在25日的报道中提到,目前德国许多工业部门现在正在减产,以节省天然气和电力。这主要影响能源密集型行业:钢铁行业减产约5%,化工行业减产8%,化肥行业甚至关闭了德国70%的产能。德国卫生纸制造商Hakle本月因能源成本上升而申请破产,几家德国中型铸造厂今年同样不得不申请破产。德国钢铁和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的负责人克里斯蒂安·维特迈尔坦言:“我们面前是一片深渊”。
另一方面报道注意到,就在德国陷入能源危机时,美国加大了“吸引”德国企业的力度。美国的很多州纷纷向德企伸出橄榄枝,为他们提供廉价的能源、税收减免等各种形式的援助。
德国《商报》报道截图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州长凯文·斯提特(Kevin Stitt)在接受采访时称,相比欧洲,美国能源价格已处于低位;佐治亚州经济部长帕特·威尔逊(Pat Wilson)也表示:“我们能源成本低,电网价格也很稳定”......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德国公司正在筹划如何迁往美国。来自弗吉尼亚州、佐治亚州和俄克拉荷马州等重要州的数据显示,欧洲企业对他们的兴趣正在增加。
“如果没有美国现在较低能源价格或激励措施,欧洲制造商将难以保持竞争力。”挪威化肥巨头雅拉国际公司(Yara International ASA)CEO霍尔塞瑟(Svein Tore Holsether)预测,“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一些行业将永久搬迁。”
“欧洲或迎‘去工业化’新时代,留下永久伤痕”
“这可能会给欧洲制造业留下永久的伤痕。”《华尔街日报》写道。而在一篇题为“美国是如何破坏欧洲的”文章中,欧洲《现代外交》期刊(modern diplomacy)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文章直言不讳地指出,随着资金大量流入美国,欧洲将陷入越来越落后的窘境。
受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的影响,欧洲经济界情绪明显继续走低。根据IHS Markit的最新数据,欧元区8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录得49.2,低于荣枯线,创18个月新低。
拿欧元区主要经济体德国为例,路透社26日援引德国IFO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报告显示,9月份德国的IFO商业环境指数环比下降4.3至84.3点,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值,也低于此前专家预测的87点。
欧洲《现代外交》期刊:美国是如何破坏欧洲的
IFO研究所所长克莱蒙·福斯特(Clemens Fuest)警告说,“德国经济正进入衰退”。他指出,接受调查的德国企业对经济现状和预期发展的评估都相当悲观,尤其对未来6个月的发展忧心忡忡。制造业、服务业、贸易和建筑业等所有被调查行业的经营环境都“阴云密布”,零售业景气信心指数落至历史最低。
《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些经济学家的话警告称,在当前的形势下,欧洲可能迎来一个“去工业化”的新时代。
《现代外交》期刊则指出,在当前环境下,除了向欧洲人销售产品外,一家公司在欧洲做任何事情的理由越来越少了。一直为欧洲提供最低成本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俄罗斯,正被制裁扼杀在欧洲市场之外。
“即使钱的主人不能移动,钱也是可以移动的。随着欧洲的财富外逃——主要是流向美国,欧洲将变得越来越落后。”
文章写道:“正是现在的欧洲和美国领导人导致了欧洲的衰落,如果没有他们,这一切就不可能发生,是他们带领欧洲经济走向衰退,而美国经济借此繁荣起来。”
在9月2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近期,欧洲多国因制裁俄罗斯而面临能源短缺,不得不远涉重洋高价购买美国天然气。有欧洲媒体评论称,美国正在伪装成“救世主”的样子,通过向欧洲国家出售天然气攫取巨额利润。
赵立坚表示注意到有报道称,目前欧美市场天然气价格之差已达到创纪录的10倍之多。美国“商业内幕网”披露的数据显示,美国公司每一艘驶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船可赚取超过1亿美元的暴利。很显然,在美国军火商、粮食商纷纷借乌克兰危机大发战争财之际,美国能源商也没有掉队,割起了自己盟友国家的韭菜。
赵立坚强调,美国作为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如今却成了隔岸观火、坐收渔利的最大赢家,这值得世人思考和警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