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见深度|京东ToB越过山丘

更新时间:2022-10-24 20:07:05作者:智慧百科

智见深度|京东ToB越过山丘

智见深度|京东ToB越过山丘

出品|网易科技数字星球

作者|王慧贤

编辑|丁广胜

从京东金融到京东数科,从京东数科到京东科技,研究这条“抛物线”不仅可以理清京东ToB的整个脉络,更能从中映射出属于互联网企业的三个重要时代。

从互联网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科技,再到互联网科技,互联网公司的轨迹从金融与消费转向科技与企业服务。

京东金融、京东数科、京东科技,三者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革新”和“取代”的关系。2013年到2018年是京东金融的时代;2018年到2021年是京东数科的时代;2021年之后,是京东科技的时代。这三个时代连成一条“抛物线”,在京东数科达到最高点。

即便现在再无京东数科,可其留下的时代印记却足够深,在当时的互联网金融洪流下,京东数科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让第一个吃螃蟹的蚂蚁金服视作有力竞对的一方。

大佬之间的“打打杀杀”,足以轰动且影响着当时及未来的互联网江湖。

回到开头所讲,之所以给“革新”打引号,是因为“革新”一般预示着企业的业务在向好发展、团队分工更加清晰,但上述的“革新”却稍显无奈。

在ToB这条路上,京东改头换面背后的往事有哪些重要节点?走到京东科技时代,京东ToB拼的又是什么?

智见深度|京东ToB越过山丘

一、金融、数科、科技,京东科技三次“改头换面”是为何?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爆发元年,彼时正值P2P行业第一波爆雷潮之际,阿里推出余额宝,其货币基金收益率一度飙到7%!

一时间,互联网+金融成了一种炙手可热的新商业模式,腾讯微信紧锣密鼓推出微支付、新浪推出微博钱包,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始下水做金融,京东金融也是其中之一。

彼时的京东金融借京东商城和京东物流渠道开门做生意,积累了第一批用户。围绕金融,以数字场景为切入口,京东金融实现了两条腿走路,先后上线了企业端的金融产品京保贝、京小贷、企业金采和消费端的京东白条。

京东金融的生意经不难猜,那就是为用户提供基于自营平台的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服务。因此,借助科技与数据优势,提升风险控制和定价水平,成了“一站式在线投融资平台”京东金融所有业务的内核。

当时互联网金融发展之迅猛,一度引起了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有关金融主管部门的关注。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曾公开表示,“发展互联网金融,应注意防范风险,两个底线不能突破。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二是非法集资。”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由于出身、定位和具体业务高度相似经常被业内拿来比较,还有不少声音说二者终有一战。

离钱近的业务,迷人又危险。

2013年P2P行业的首次爆雷并非偶然,野蛮生长之下的隐患逐步浮出水面。2015年下半年,P2P网贷行业爆发了规模巨大的一次倒闭潮, 期间超过1000多家平台倒闭。

2015年7月18日,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树起了“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的里程碑。

去金融化的苗头已经开始扩散,2015年京东金融顺势提出了金融科技的定位,第二年便正式成立了金融科技事业部,试图以去金融化的姿态为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服务。

京东金融的重心虽逐渐转向ToB,但依旧脱离不了金融的影子。“金融是京东金融的基础业务,也是所有新业务的核心能力基础;与此同时,金融业务也是京东金融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和支撑。”2018年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接受采访时称。

可是,眼看互联网金融大势已去,京东没有其他选择,陈生强坦言,未来的京东金融将“不做金融”。这句话很快就在两个月后应验。同年11月,京东金融正式升级为京东数科。

从金融起家,到不再做金融,用“数科”代替“金融”,京东金融可谓是“壮士断臂”,这一决定花了京东金融三年时间。

自此,京东金融时代结束,京东数科时代开启。

所谓数,即数字;所谓科,即科技。京东数科面世不久,就提出了数字科技定位和战略规划,除却金融外,向更广阔的零售、出行、农牧等行业进击,将产业数字化作为重点方向。

当时,按行业和客户类型来拆分的话,京东数科的业务主要分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商户和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政府和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三大板块。京东数科的ToB属性越来越重了。

京东数科的发展速度是凶猛的,在跨入2019年的第一个月份,京东数科就提交了一份比较亮眼的成绩单,即2018年实现全年盈利。

京东数科一路高歌猛进,2020年提出打造“科技(Technology)+产业(Industry)+生态(Ecosystem)”的“联结(TIE)”模式。

同年9月11日,京东数科迎来了重要时刻,向上交所科创板申请IPO,但“生不逢时”。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金融科技领域多项政策相继出台,金融科技公司迎来强监管成市场共识。

自此,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大地震,蚂蚁金服改名蚂蚁科技,京东数科改名为京东科技,曾经的互联网金融弄潮儿,极力扯下自己身上的金融标签。

以此为节点,京东云与AI业务并入京东科技,让金融还给金融,让科技还给科技。

二、数智供应链+混合多云,京东科技赢面大吗?

新整合的京东科技,是一个围绕云计算与AI技术全面ToB、ToG的服务商。

都说云计算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如今,京东云首先成为了京东科技的“基础设施”。对于云计算行业来说,技术沉淀需要时间,客户接受也需要时间,因此厂商的入局时间尤为重要。

与2005年成立的华为云、2009年成立的阿里云、2010成立的腾讯云相比,2016年才上线的京东云的先发优势已然不存在。今年3月,据Canalys发布的《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报告》显示,中国云计算市场份额占比情况为:阿里云37%、华为云18%、腾讯云16%和百度智能云9%。

在近三千亿元的中国云计算市场中,八成的市场份额被阿里云们瓜分着,仅剩下的两成,京东云还需要和金山云等厂商竞争。

云计算是个难攻亦难守的行业,只有找到差异化优势才有突围机会。聚焦到京东云,则以场景和技术为尺,划分出两个战略点:场景主打数智供应链,技术主攻混合多云。

此前,CCFA做过一个零售业的调研,对于传统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一点,25%的管理者说最大的问题是供应链管理,10%的管理者说最大的问题是物流成本上升。

传统供应链有三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这三流互相串联,之间涉及了供应商、核心企业、用户等,整个供应链很长,且节点很多,效率低成为最大痛点。

所以从需求侧来看,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刚需。靠零售和物流起家的京东,强项自然在供应链上。以此为基因,京东云主打招牌就是供应链数智化。

今年7月13日,京东云峰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提到“产业数字化的下一站是数智供应链 ”。

目前来看,京东云面向城市、能源、交通、物流仓储、泛零售和金融等行业,分别配套打造了专属的城市云、能源云、交通物流云、零售云、金融云和智造云。

例如零售云提供全渠道业务中台、企业采购、业务风控、数字门店、精准营销、私域运营、会员数据平台、智能供应链平台、智能导购、AI智能客服等服务;交通物流云覆盖智慧机场、智慧航司、智慧物流、智慧公路、智慧城市交通、智慧铁路、智慧港口等场景。

聚焦于供应链数智化的京东云,似乎已经找到了自身的优势,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打动客户、服务客户问题。

可是放眼到整个市场,做数智供应链的厂商也不少,比如国内有用友,国外有IBM。京东云和这些老牌厂商如何竞技?需要时间给我们答案。

从技术层面,混合多云成为京东云ToB的底气。与阿里云、腾讯云等主打公有云的厂商不同,京东云在去年就发布了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云舰,今年升级为云舰2.0。具体来说,有三个亮点:一是全面兼容各类基础设施。二是以应用为中心,实现平台多云、跨云跨区多活。三是打造数智供应链技术开放生态。

事实上,混合多云是一种比较超前的商业模式,既不是单一的混合云模式,也不是单一的多云模式,而是混合云+多云的融合模式。

根据Gartner的定义,混合云概念相对宽泛,不只包括公有云+私有云,还包括公有云+IDC,整体上是混合架构的都属于混合云。多云是指企业同时拥有两个或多个云计算平台,在部署的时候可能会使用公有云、私有云或两者的某种组合。

考虑到不同业务类型和应用场景的客户,混合云模式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对IT的多元化需求。因此,混合云成为近年云计算的新模式和发展方向,还被列为Gartner 2020年的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之一。

据《Flexera 2021云状态报告》显示,92%的企业采用多云战略,其中82%的企业使用混合云,10%的企业使用多个公有云。报告还显示,企业平均使用2.6个公有云和2.7个私有云。

目前国内提供混合云和多云服务的云厂商并不少见,像华为云、阿里云、亚马逊云等。但现状是虽然很多企业采购了多家云厂商的资源,管理纵深却只停留在资源层面。也就是说,企业的部分业务系统仍与底层云深度绑定,实际上彼此间未能横向拉通。

京东云的云舰2.0新增平台多云、应用多活,混合多云多芯等特性,帮助客户实现更灵活、更稳定、更低成本、自主可控的“真多云”。在京东云开来,真多云是从应用视角出发的多云,实现应用和业务中心可以在多个云之间敏捷调度,将自主权还给客户。

混合云和多云的模式很理想,但对于服务厂商的考验是指数型增长的。诸如跨云网络的打通、跨云数据的一致性、海量数据的访问延迟、多云接口不一致带来的管理复杂度等等问题,云厂商需要找到最优解。

京东云的解题思路是开放和生态。去年7月,京东云发布了行业首个全面开放的PaaS生态“云筑计划”,希望打造出一个云计算领域的“安卓系统”,汇集了京东自研、行业开源、生态伙伴的上百款PaaS组件,实现应用的统一接入、存储及使用,也可以标准化方式使用于各种云环境。

不过,京东云想要做好平台并非易事。想当C位,首先得有足够的实力。可是,从技术沉淀和产品丰富度维度来看,京东云和阿里云、腾讯云相比并无记忆点。

虽然京东云目前已经囊括了弹性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与CDN、容器与中间件、安全、人工智能、开发与运维、大数据等基础技术,看起来与阿里云等别无二致,但每个细分技术的垂直度依然需要深耕。

拿弹性计算来说,京东云主要有三大块:计算、容器服务和边缘计算;而阿里云拆分成了云服务器、弹性编排、高性能计算HPC、容器服务、虚拟主机、Severless、操作系统、工具与服务、无影九大块。

智见深度|京东ToB越过山丘

智见深度|京东ToB越过山丘

(图片依次为京东云、阿里云官网)

国内做生态的云厂商并不在少数,诸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等,但实际情况是,所处于生态中厂商们的链接程度依旧停留在表面。

底层数据的打通、连接,后续标准的制定,抽成等等,这些复杂的问题比起技术似乎更难解决。由此看,国内的云厂商主打的生态,更像是一种噱头。

而把焦点放到京东云身上,只有真正做好链接者,让生态中的各个厂商形成共振,为客户拿出过硬的解决方案的时候,或许就是真正冲出决赛圈的一天。

参考文章:

1. 《P2P爆雷现代启示录》,新全球资产配置

2. 《京东金融“去金融化”摇摆》,界面新闻

3. 《京东云发布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云舰2.0,打造“真多云”》,央广网

来自网易科技ToB内容品牌数字星球《智见深度》,关注数字化产业的新模式、新技术、新场景。《数字星球》以多元形式记录中国数字经济的每一次进步,由四大内容矩阵组成,包括数字人物高端访谈节目《智见》、知识短视频账号《逆向思维》、探访全景纪实节目《未来公司》、数字经济高端社群《网易创新社》等,旨在记录全球数字化进程。